《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碩士論文
本文關鍵詞:哈貝馬斯交往理性法律合法性理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沈陽師范大學》 2011年
警察人文素養(yǎng)調查及其培養(yǎng)研究
張波
【摘要】:現階段,中國正處在一個關鍵的社會轉型時期,公安機關作為政府部門的功能,不僅承擔了保衛(wèi)國家安全、打擊犯罪的光榮職務,還肩負著管理和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公共安全服務和其他職責。盡管社會安定需要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借以強化立法,以確保人民的合法權利得以實現,可是與此同時,我們應該也看到,法律不是一個萬能的。單一的法治并不會解決人們面臨的所有問題,部分警察在執(zhí)法過程中往往依靠主觀臆斷,而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約束,這點也是缺乏人文素養(yǎng)的直觀表現。因此,在處理公共事務方面警察是公眾的焦點,同時,公安機關也非常容易被社會的不良風氣所滲透。 在執(zhí)法方面,由于警察的政治立場不堅定而給國家?guī)砹司薮蟮膿p失,或由于執(zhí)法方式方法不當而使得人民的權利造成嚴重侵犯,或由此引發(fā)的對于犯罪嫌疑人缺乏基本的尊重和關懷,而造成侵犯的結果,這些不應該出現的現象卻在當今時有發(fā)生。由此,反映出警察在執(zhí)法過程中的人文素養(yǎng)的缺乏。 隨著我國現代警察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警方一開始管理公民日常的許多活動,甚至還需要管理和維護公民的日常權益。但在警察行使對于公民的保護和管理過程中,必然會對公民自由和個人生活的權利產生不利的影響。例如,如果警方在執(zhí)法和維護法紀的過程中有失當行為或意識淡薄,,它最為可能的后果是使得警察在公民心目中的形象受損,自然會引起不滿情緒,,甚至產生矛盾,這是不利于維護社會治安和警察執(zhí)法工作的順利進行的,也有損于人民警察的光輝形象。 作為新時期的警察要敢于迎接這一挑戰(zhàn),從而確保公民權利得以充分實現,進而達到公安工作的全面發(fā)展,從被動工作到主動的工作,從管理模式向服務性工作轉變,最終實現公共安全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現階段警察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D631.15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連蒲,李雙其;實現“學歷式教育”與“培訓式教育”的有機結合——公安院校刑事偵查專業(yè)教學改革之思路[J];福建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2期
2 林蕾;法治:以人為本——法治的人文關懷之解析[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3 尹春生;;“警察”概念之科學透視[J];公安大學學報;1989年05期
4 汪勇,李健和;巡邏警察的素質與培訓[J];公安大學學報;1995年02期
5 王大偉;中國公安教育的特色與定位——從中西比較的角度考察[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6 熊一新;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7 向黨;論創(chuàng)建人權型人民警察[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8 熊一新,周舜;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概念、屬性及結構模式[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9 余升淮;學會經營:發(fā)展公安院校的新理念[J];公安教育;2002年01期
10 吳躍章;公安?平逃瞬排囵B(yǎng)模式探索[J];公安教育;2002年08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許曉平;[N];人民日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吳丹梅;法治的文化解析[D];黑龍江大學;2003年
2 周泉興;我軍院校初級指揮軍官培養(yǎng)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陽紅光;公安執(zhí)法倫理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姜登峰;法治的人性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2 張革文;論法治的人文基礎[D];武漢大學;2004年
3 金京日;試論人權入憲與我國警察權的改革及完善[D];延邊大學;2004年
4 陳積輝;論行政執(zhí)法的人性化問題[D];湘潭大學;2005年
5 張立榮;法律的人文精神之現代意義解讀[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6 任弼世;我國公安行政執(zhí)法權行使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延邊大學;2005年
7 趙菊敏;和諧法治論[D];武漢大學;2005年
8 劉國華;哈貝馬斯交往理性法律合法性理論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9 侯巍;社會治安防控的人文關懷與和諧社會法治秩序[D];黑龍江大學;2007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何志鵬;;法的和諧價值:可持續(xù)發(fā)展時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1期
2 徐學鹿;梁鵬;;商法風險分配機制芻議[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1期
3 翟繼光;;稅收法律關系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2期
4 強昌文;;法理學教改的基本思路——從素質教育談起[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2期
5 翟繼光;;經濟法責任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3年02期
6 程乃勝;;何謂法理學——讀龐德的《法理學》(第一卷)[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2期
7 陳立峰;王海亮;;經濟全球化對國際經濟法拘束力的影響——從彼德斯曼關于國際經濟法憲政功能的視角思考[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8 趙宗亮;;權利政治初論——方法、觀念與實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9 張訓;;打開刑法之門——評刑法學家陳興良教授的學術情懷[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10 李青松;關于對建立我國刑事強制措施司法審查制度的思考[J];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春;;城市社區(qū)公共服務多元協(xié)作組織研究[A];科學發(fā)展:社會管理與社會和諧——2011學術前沿論叢(下)[C];2011年
2 史建泉;;刑事和解與公訴權淺論[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3 楊鐵軍;;消費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性實現研究——以民法為視角[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4 吳錦宇;;法和經濟學在中國大陸的第一次浪潮[A];邊緣法學論壇[C];2005年
5 廖建求;;淺談法經濟學的學科定位[A];2006年度(第四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6 衣文靜;;判決錯誤對訴訟與守法的激勵機制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7 戴激濤;;預算法:憲法之下的財政基本法——從預算法的修訂說起[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冊)[C];2010年
8 劉忠權;;對城市弱勢群體“話語政治”的一種探討——以Z市某街區(qū)廣場毛澤東話語角為例[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9 馬建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下的刑罰執(zhí)行——論強化服刑人員的思想教育[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10 馬建文;黃淑娥;張未東;;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下的公安警務改革[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旅燕;論我國私有財產權的憲法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張玉堂;邊沁功利主義分析法學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夏菲;論英國警察權的變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李長坤;刑事涉案財物處理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李國慶;解雇權限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趙寧;罪狀解釋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陳玲;背信犯罪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郭延軍;發(fā)展中的美國女性就業(yè)權平等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李冠群;論國際私法系統(tǒng)視野下的最密切聯系原則[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10 梁睿;美國清潔空氣法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邵江婷;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業(yè)生態(tài)補償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杜國宏;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我國農業(yè)投資法律制度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胡小偉;我國農業(yè)遺傳資源保護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姜海;我國高校經濟風險防范與化解機制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5 于大偉;我國轉基因種子市場規(guī)制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6 朱漢明;基于農民權益的植物新品種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7 林冬妹;粵東黃獅村貧困人口生存狀況及改善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8 王凌艷;我國知識產權濫用反壟斷法規(guī)制的思考[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9 王國濤;納稅人權利保護司法論[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10 劉芳;我國經濟性裁員法律適用問題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登峰,崔紅;文化、語言、人格結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2 王登峰,崔紅;編制中國人人格量表(QZPS)的理論構想[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3 唐士其;“市民社會”、現代國家以及中國的國家與社會的關系[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6期
4 張文顯,信春鷹;民主+憲政=理想的政制——比較憲政國際討論會熱點述評[J];比較法研究;1990年01期
5 胡敏中;論人本主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4期
6 周志田;高師院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理論探討[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7 柏維春,王玉華;中西傳統(tǒng)政治文化中法治觀念之比較[J];長白學刊;2000年04期
8 倪世光;西歐中世紀人本思潮的產生及其表現[J];東北師大學報;1994年01期
9 于淑娟,金淑子;日本教育改革中的個性化教育[J];東疆學刊;2000年03期
10 武樹臣;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價值基礎[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4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吳丹梅;法治的文化解析[D];黑龍江大學;2003年
2 蔣傳光;中國古代社會控制模式的歷史考察[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3 陽紅光;公安執(zhí)法倫理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4 陳福勝;法治的人性基礎[D];黑龍江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姜登峰;法治的人性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2 張革文;論法治的人文基礎[D];武漢大學;2004年
3 金京日;試論人權入憲與我國警察權的改革及完善[D];延邊大學;2004年
4 陳積輝;論行政執(zhí)法的人性化問題[D];湘潭大學;2005年
5 張立榮;法律的人文精神之現代意義解讀[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6 任弼世;我國公安行政執(zhí)法權行使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延邊大學;2005年
7 劉國華;哈貝馬斯交往理性法律合法性理論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勇才;眺遠的階梯——《中國文化概論》對提高公安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意義[J];四川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1期
2 班忠玉;;人文素養(yǎng)對藝術類大學生發(fā)展的意義[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3 李玉華;;領導干部的人文素養(yǎng)[J];清江論壇;2008年02期
4 李光明;;淺議客家人文素養(yǎng)與客家廉潔文化建設[J];嘉應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5 楊全紅;;提升黨政領導干部人文素養(yǎng)的路徑[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10年06期
6 何曉園;;大學語文課程的定位與人文素質教育[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7 劉卉;;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J];中共伊犁州委黨校學報;2007年04期
8 楊杰;;歷史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理論界;2008年09期
9 蔡寶清;張宏鳳;;領導干部應注重提高人文素養(yǎng)[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08年06期
10 徐獻紅;;知識經濟背景下的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淺析[J];世紀橋;2009年1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雒曉春;;文學本位、人文素養(yǎng)與語文教育的終極使命[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上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鄭平;;高職生應努力提高人文素養(yǎng)[A];2011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12年
3 白連順;;學校德育應重視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補白”[A];紀念徐特立誕辰13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孫春麗;;醫(yī)院文化建設應以人為本——兼談醫(yī)務人員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A];西南六省、區(qū)、市衛(wèi)生系統(tǒng)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協(xié)作片第十六次年會論文匯編[C];2003年
5 羅松香;孫順求;;實踐《音樂課程標準》,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談談口風琴協(xié)同教學的體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6 羅松香;孫順求;;實踐《音樂課程標準》,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談談口風琴協(xié)同教學的體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7 劉遷;;英語課上滲透人文教育一點體會[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年
8 李敏霞;;立足小課堂 培養(yǎng)健全人——淺談導讀式自主閱讀對小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影響[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王珍;;職業(yè)教育要關注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A];2008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08年
10 周光凡;;大學生戲劇對提高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價值[A];社會進步與人文素養(yǎng)——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陳若葵;[N];中國婦女報;2010年
2 通訊員 王學革 本報記者 高耀彬;[N];中國教育報;2008年
3 蒙木;[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4 北洋社區(qū)學院職專部 閆樹雄;[N];天津教育報;2008年
5 黃保才;[N];臺州日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尹曉華 實習生 唐琳琳;[N];四川日報;2005年
7 本報記者 施嘉奇;[N];文匯報;2008年
8 吳言;[N];中國航天報;2009年
9 濱州市語委辦 高桂芳;[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10 龔丹韻;[N];解放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崔進文;警察行政權的失范及其控制[D];蘇州大學;2012年
2 王建峰;語文文本解讀的自我教育性格[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3 高寶立;高等職業(yè)院校人文教育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4 王守寬;公正與效率視野下的我國刑偵體制改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5 袁坦中;刑事扣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6 郭春甫;基于網絡治理理論的社區(qū)警務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7 楊炯;警務危機與媒體關系之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8 王永杰;從程序異化到事實異化:以冤案為中心[D];復旦大學;2007年
9 鄭媖;高校學生能力素質模型構建及其應用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10 秦元東;論藝術能力及其對兒童藝術教育的啟示[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應麗婭;論語文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賀小麗;理科免費師范生人文素養(yǎng)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陳祥華;藝術設計教學應關注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王慶;人文素養(yǎng)的滲透與中學語文閱讀教學[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5 賈清蘭;中學生民族音樂的研究性學習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6 劉曉燕;高中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胡燕;運用網絡發(fā)展個體人文素養(yǎng)的思考[D];西南大學;2008年
8 張波;警察人文素養(yǎng)調查及其培養(yǎng)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9 劉開顏;工科中等職業(yè)學校人文教育之反思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10 孫麗萍;小學低年級品德與社會學科中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哈貝馬斯交往理性法律合法性理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307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30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