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法治論文 >

王道與民主:評陸臺新儒家之爭——兼與劉悅笛先生商榷

發(fā)布時間:2018-06-09 17:14

  本文選題:王道 + 民主 ; 參考:《探索與爭鳴》2016年03期


【摘要】:"港臺新儒家"的繼承者李明輝與"大陸新儒家"的中心人物蔣慶之間的爭論,主要聚焦點在儒學與民主這一百年老問題。李明輝認為,儒學與民主沒有根本性矛盾,儒家也應該接納民主。蔣慶試圖以其"王道政治"否定或超越民主政治,從而表現(xiàn)出原教旨儒學的特色。然而,蔣慶的"王道三重合法性"和"三院制"的設想,卻未必盡合原始儒家的義理,亦難適用于現(xiàn)代社會。實際上,儒家王道政治的核心在于民本理念,民主政治是儒家民本理念的內(nèi)在發(fā)展要求。應當承認儒家王道與西式民主各有其弊,中國民主政治的實踐,應該是儒學與民主相輔相成而非互相拆臺。至于儒學的發(fā)展前途,無論是心性儒學、政治儒學,還是情理儒學,抑或其他任何形式的儒學,恐都難以獨占鰲頭。對儒學的復興與發(fā)展應該秉持一種健康的開放的心態(tài)。
[Abstract]:The dispute between Li Minghui, successor of the New Confucianism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and Jiang Qing, the central figure of the New Confucianism in the mainland, mainly focused on the century-old issue of Confucianism and democracy. Li Minghui believes that there is no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democracy, and that Confucianism should accept democracy. Jiang Qing tried to negate or transcend democratic politics with his "royal politics", thus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undamentalist Confucianism. However, Jiang Qing's ideas of "the triple legitimacy of Wang Dao" and "three courts" may not fully accord with the justice of the primitive Confucianism and can hardly be applied to the modern society. In fact, the core of Confucian monarchical politics lies in the people-oriented concept, and democratic politics is the internal development requirement of the Confucian people-oriented idea. It should be acknowledged that Confucian monarchy and Western-style democracy have their own disadvantages.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democratic politics should be that Confucianism and democracy complement each other rather than break down each other. As for the future of Confucianism, it is difficult to dominate the Confucianism, whether it is mental Confucianism, political Confucianism, rational Confucianism, or any other form of Confucianism. The re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should have a healthy and open mind.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暨中國現(xiàn)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義觀念研究”(14CZX021) 教育部基地重大研究項目“實踐智慧:歷史與理論”(11JJD720004)
【分類號】:B2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永忠;享其實者懷其樹 飲其流者懷其源——論“新儒家”的存在意義與其內(nèi)在理論困難[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2 黃健;現(xiàn)代意義世界重建的烏托邦——全球化進程中的新儒家發(fā)展困境之探討[J];人文雜志;2005年05期

3 張世保;;背景、立場、問題及其命運(上)——評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大陸新儒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4 邁克爾·萊文森;吳萬偉;;貝淡寧著《中國新儒家》簡評[J];原道;2008年00期

5 陳小葵;;論新儒家“古代王權非專制”說之謬[J];今日南國(理論創(chuàng)新版);2008年07期

6 王偉;;新儒家的現(xiàn)代性建構及其價值分析[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8年05期

7 賴功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程中的新儒家[J];江西社會科學;2011年04期

8 周良發(fā);;大陸新儒家研究之管窺[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年02期

9 鄭家棟;儒家與新儒家的命運——“五四”以來文化論戰(zhàn)的哲學思考[J];哲學研究;1989年03期

10 方克立;;第三代新儒家掠影[J];文史哲;198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張穎;馬建昌;;論新儒家在中國現(xiàn)代化追求上的困惑與尷尬[A];中國現(xiàn)代社會心理和社會思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李德仁;;新儒家說易[A];孔學研究(第十五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十五次暨海峽兩岸第八次孔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李德仁;;眾說西南聯(lián)大新儒家[A];孔學研究(第十二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4 王義;;淺析新儒家對經(jīng)濟的態(tài)度——以賀麟為例[A];孔學研究(第十七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十七次學術研討會暨第四屆理事會換屆大會論文集[C];2010年

5 王勇;徐汝莊;;超越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之爭——新儒家朱熹仁愛觀的啟示[A];時代與思潮(7)——20世紀末的文化審視[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早報評論專欄作者 魏英杰;大陸新儒家何以圍搶“喪家狗”[N];東方早報;2007年

2 謝勝君;新儒家思潮[N];中國民族報;2013年

3 評論家,原《人民日報》評論部主任編輯 馬立誠;大陸新儒家的政治訴求[N];經(jīng)濟觀察報;2011年

4 臺灣師范大學教授 林安梧;當代新儒家在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N];社會科學報;2007年

5 張西平;西方漢學界研究新儒家的扛鼎之作[N];中華讀書報;2000年

6 干春松;如果把新儒家看做是“敘事”[N];中華讀書報;2006年

7 陳明;大陸新儒家[N];中華讀書報;2013年

8 記者 王洪波;杜維明表示“新儒家”的說法不準確不嚴謹[N];中華讀書報;2009年

9 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 喻中;法治的信念與知識[N];檢察日報;2011年

10 周桂鈿;“我不是新儒家”[N];北京日報;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劉小慧;大陸新儒家思想評析[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2 潘葉寒;中國當代大陸新儒家思想批判[D];黑龍江大學;2013年

3 袁依;經(jīng)綸共和,還是坎陷良知?[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5年

4 張綿;新儒家核心概念的英語表述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5年

5 易龍;在儒學與自由主義之間[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6 杜林杰;論港臺新儒家對張載《正蒙》的詮釋[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

本文編號:200050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00050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d3e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