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權裝置的缺陷
本文選題:市場經濟 + 集權管理; 參考:《領導科學》2012年28期
【摘要】:正長期以來,中國在改革與探索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這個模式既不是原來"計劃經濟加集權管理"的延續(xù),也不是發(fā)達國家"市場經濟加民主法治"的一般做法,而是"市場經濟加集權管理"的嫁接模式。在特定歷史階段,它具有極高的經濟發(fā)展和經濟積累價值。但是,由于對管理主體缺乏根本性約束制度,這個模式從一開始就隱含著難以持久健康發(fā)展的風險。主要問題是,逐漸進入軌道的自由配置資源的市場經濟,一直無法擺脫權力"呵護"的影子。中國市場經濟進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證明這種擔心并非多余。比如權力扭曲市場擠壓民企空間的問題。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China has gradually formed its own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course of reform and exploration, which is neither a continuation of the original "planned economy plus centralized power management" nor a general practice of "market economy plus democratic rule of law" in developed countries.It is the grafting mode of market economy and centralized power management.In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stage, it has the extremely hig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economic accumulation value.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a fundamental constraint system on the management body, this model implies from the beginning the risk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develop healthily and sustainably.The main problem is that the market economy, which gradually enters the orbit of fre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has been unable to get rid of the shadow of "care" of power.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prove that this worry is not superfluous.For example, the power distorts the market squeezes the private enterprise space question.
【分類號】:F12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江滌;;高校國有資產與技術創(chuàng)新關系的研究[J];商業(yè)經濟;2008年18期
2 劉桂芳;周萬國;;市場經濟需要良好的競爭秩序[J];江蘇商論;1993年08期
3 張穎;王賀忠;蔡軍立;;深入探討城市土地供給管理[J];科技資訊;2009年27期
4 李景會,劉俊良;河北省市政公用事業(yè)改革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5 姚春聯(lián),劉和平,吳錫春,殷曉玲;市場經濟條件下項目施工管理的新模式[J];石油化工建設;2004年05期
6 馬慶鈺;;市場經濟呼喚政治改革[J];炎黃春秋;2010年11期
7 劉雅麗;;淺談和諧社會與經濟發(fā)展[J];價值工程;2010年13期
8 鄭浩;;市場經濟與財稅改革[J];財經論叢;1993年06期
9 岱燁;;言必信 信必果[J];河北企業(yè);2002年Z2期
10 趙永杰;李俊;;金融危機催生日化企業(yè)發(fā)展模式轉變[J];日用化學品科學;2009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仇志凱;;市場經濟對編輯思維的困擾和抉擇[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第三集)[C];1994年
2 詹恒發(fā);;冶金設備維護檢修管理模式的實證研究[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3年
3 朱雅玲;;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是農民增收的最佳選擇[A];海峽兩岸農業(yè)學術研討論文集[C];2010年
4 陳清;;圖書館“以人為本”管理模式初探[A];福建省圖書館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簡素梅;呂紅光;;北金堤植樹綠化管理模式改革[A];山東水利學會第九屆優(yōu)秀學術論文集[C];2004年
6 倪晉兵;陳洪崗;高天云;;抽水蓄能電廠技術監(jiān)督工作的探索與實踐[A];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建設文集(2010)[C];2010年
7 李彝修;;林桂鏜廳長讓我得到市場經濟的啟迪[A];林桂鏜誕辰八十周年紀念文集[C];2005年
8 顧翠紅;魏清泉;;適應市場經濟的城市開發(fā)規(guī)劃控制思維的創(chuàng)新[A];規(guī)劃50年——2006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9 王培玉;;在市場經濟形勢下行業(yè)院所的標準化工作[A];云南省機械工程學會第七屆學術年會暨十三省區(qū)市機械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鄭軍;;科學研究的小禁區(qū)[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5:高科技的未來——正面與負面影響[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一粟;如何既不“越位”也不“缺位”[N];中國綠色時報;2007年
2 朱同心;建設良好信用體系 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發(fā)展[N];甘肅日報;2003年
3 李文;實現(xiàn)公平正義必須推行民主法治[N];中國改革報;2007年
4 秦暉;和諧社會:難得的全民共識[N];南方周末;2006年
5 記者 劉金橋;探索奶業(yè)長遠發(fā)展新路徑 實施精細化指導促農增收[N];衡水日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李濤 (材料提供:黃波);累累碩果報春知[N];焦作日報;2006年
7 陳巨明 孔祥先;強化項目管理 推進企業(yè)健康發(fā)展[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3年
8 王巧英 馮華 蘭海青;民企維權為企業(yè)健康發(fā)展提供保障[N];中國貿易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張珂 譚璐;打造誠信品牌 倡導文明新風[N];陜西科技報;2006年
10 王曉欣;整頓開發(fā)區(qū)有利于市場經濟健康發(fā)展[N];金融時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保民;市場經濟與勞動者主權有機統(tǒng)一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2 張雄;市場經濟中的非理性世界[D];復旦大學;1995年
3 劉儒;市場與政府相互替代的不同模式及其特點的比較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4 歐陽向英;論政治哲學中的道德預設[D];北京師范大學;2003年
5 陳建;論仲裁員在市場經濟中的定位[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
6 徐正祥;市場的自由與自主[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7 劉代云;市場經濟下城市設計的空間配置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8 陳俊宏;江澤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9 李世新;工程倫理學及其若干主要問題的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陳尚榮;市場經濟對當代中國文學藝術的影響[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姜國芬;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浦東新區(qū)排水管理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2 王再力;市場經濟條件下高速公路運營管理體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3 張靜;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文精神的建構[D];鄭州大學;2006年
4 賀彬俠;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法制和道德的關系[D];西北大學;2005年
5 曹麗娜;南山集團人本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6 王琴;試論政治理念文明的當代價值[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7 羅志陽;科學發(fā)展觀與公立醫(yī)院健康發(fā)展[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8 陳軍;中國現(xiàn)代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瓶頸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9 何菊蓮;運用“鯰魚效應”構建高校教師管理模式[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10 馬勇;關于建構中國市民社會的哲學思考[D];山東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7641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764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