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參與視野中的當代美國教師教育目的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 民主參與 教師教育目的 審議 協(xié)商與交涉 行動 美國 出處:《比較教育研究》2016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民主參與是民主社會的標志性特征,公民參與民主社會治理的三種基本途徑是審議、協(xié)商與交涉行動。審議要求通過公平、公正、公開的討論程序開展觀點交鋒,從中遴選出最優(yōu)化的解決方案;協(xié)商與交涉要求在保持既定利益與權(quán)力格局下采取有效談判策略,努力達成一份有利于公民自己的社會問題解決方案;行動主義者則試圖借助外圍行動的暴力來重構(gòu)權(quán)力利益格局,實實在在地改變現(xiàn)存社會結(jié)構(gòu)。當代美國教師教育應該培養(yǎng)師生的民主社會愿景,提升師生的民主素養(yǎng),努力造就大量民主型教師。
[Abstract]:The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is the icon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democratic society. The three basic ways for citize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democratic society are deliberation, consultation and negotiation. Open discussion procedures to engage in an exchange of views, from which to select the optimal solution; Consultation and negotiation require that effective negotiation strategies be adopted in order to reach a solution to the social problems in the interest and power of the citizens themselves. The activists try to reconstruct the pattern of power interests with the help of the violence of peripheral actions, and change the existing social structure.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teacher education should cultivate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vision of a democratic society. Improve the democratic literac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strive to create a large number of democratic teachers.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基金】:2015年度陜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三位一體’協(xié)同育人的卓越教師培養(yǎng)體系建設(shè)”(課題批準號:15BZ18)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G659.712
【正文快照】: 在民主社會,教師教育事業(yè)的任務之一是引導師生以平等身份參與公民社會,找到個體與社會間的平衡點。有效的民主參與不僅要求公民有智慧,還要講藝術(shù),教給師生參與公民社會建構(gòu)的實踐藝術(shù),無疑是最有意義的一個教師教育目的了。羅伯森(Emily Robertson)指出,公民參與公民社會決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李潔;;博弈于質(zhì)量與公平之間的美國高等教育——專訪美國教師教育學院協(xié)會主席莎倫·羅賓森教授[J];中國教師;2013年23期
2 熊楊敬;郭勇;;淺析美國教師資格證書制度[J];教師教育論壇;2014年03期
3 洪明;;當代美國教師教育思想的主要流派[J];國外社會科學;2009年06期
4 傅樹京;美國PDS發(fā)展導則述評[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3年05期
5 段發(fā)明;PDS學校:美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新組織——一種組織社會學視野[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3年11期
6 T.伊萬諾娃 ,郭鳴;美國科技干部的培養(yǎng)與使用[J];國外社會科學;1987年12期
7 楊獻碧;王少勇;;“移動的或巡回的”師范學校——美國教師學校探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8 ;[J];;年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張麗;19世紀美國教師教育發(fā)展研究[D];河南大學;2014年
2 曹穎;21世紀美國教師教育改革研究[D];河南大學;2013年
3 王清媛;20世紀上半葉美國教師教育思想發(fā)展研究[D];河南大學;2014年
4 郭巧言;20世紀下半葉美國教師教育改革研究[D];河南大學;2013年
5 王坤;觀察與反思:20世紀下半葉美國教師教育思想研究[D];河南大學;2013年
6 史曉明;美國教師教育大學化研究[D];南昌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4839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483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