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中學生名譽權保障研究
本文關鍵詞:高校管理中學生名譽權保障研究
【摘要】:學生名譽作為學生品行、思想、道德、生活、作用、才干等方面所獲得的社會評價,高校在管理中要予以重視與保護。通過司法案例的解讀,探究高校管理中學生名譽權的概念以及名譽侵權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主要特征和成因。在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時代背景下,管理法治化要求高校從管理理念上堅持"民主法治、以人為本",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的法律意識,同時建立正當程序規(guī)則以及完善相關實體機制等來實現(xiàn)教學教育秩序和學生利益的平衡。
【作者單位】: 揚州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高校管理 學生名譽 保障途徑
【分類號】:G647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兩個案例引發(fā)的思考案例1:王某于2004年報名參加了青島市某技術學校的?茖W制,大二上學期,她與同班同學孫某建立戀愛關系。2007年3月,王某與孫某在校外租房居住,沒有回學校住宿而且沒有向學校請假(根據(jù)該校規(guī)定不在宿舍住宿必須請假,否則開除),在學校管理人員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友根;;裁判文書公開與當事人隱私權保護[J];法學;2010年05期
2 王作權;;大學的社會服務職能及其合法性分析[J];高教探索;2007年02期
3 張金輝;;高校自主管理權與大學生權利的沖突和平衡[J];河北法學;2011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梅芳;論名譽權的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3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余延滿;冉克平;郭鳴;;企業(yè)法人目的范圍外行為新探——兼評《合同法》第50條之規(guī)定[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2 劉光華;;論跨國競爭關系的多元化法律調(diào)控機制——關于中國溫州煙具協(xié)會應對歐盟CR法案和歐盟打火機反傾銷案的經(jīng)驗實證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1期
3 顏良偉;陳慰星;;侵權責任成立要件新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4 尤佳;;論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隱私權的保護——以對人肉搜索行為的民法規(guī)制為視角[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5 劉曉軍;商標淡化的若干問題研究[J];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6 章禮強;汪文珍;;市民社會、(市)民法及其構建論略[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7 張昕;未成年學生之間校園傷害案件責任探究[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8 趙文婧;;侵權行為中精神撫慰金的評算[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9 徐自力,錢進;殊途同歸——析知識產(chǎn)權侵權的歸責原則之爭[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10 陽平;;論商標的創(chuàng)造性[J];中華商標;2006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雷麗莉;;從范曾名譽權案看名譽侵權的構成[A];中國傳媒大學第五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楊立新;王軼;王竹;王天凡;趙可;;中國民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崔雪麗;;隱私權與相關權利的沖突及其解決[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4 曹海榮;;論讀者隱私權的保護[A];全國高校社科信息資料研究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13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5 喬琳;時光;;生態(tài)文明下生產(chǎn)者環(huán)境責任的完善[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高建明;;國家精神損害賠償量化模式研究[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7 姚兵兵;;銷售商在專利侵權中賠償責任的確定——過錯侵權理論的運用[A];專利法研究(2003)[C];2003年
8 姚茂國;;論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在國家賠償中的立法必要[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2輯)[C];2009年
9 喬雄兵;;國際民事訴訟中的懲罰性損害賠償制度比較研究[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私法卷)[C];2006年
10 孟紅;;民法意義上的所有權與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guī)定之關系淺析——以盜竊行為為例[A];財產(chǎn)權與行政法保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強;TRIPS協(xié)議與商業(yè)秘密民事救濟制度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鄔先江;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3 陳琦;海上人身損害賠償制度論[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4 魏樹發(fā);論我國成年監(jiān)護制度改革[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鄭啟福;中國合會法律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黃河;農(nóng)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流轉法制保障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0年
7 侯德斌;農(nóng)民集體成員權利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周瓊;論中國精神損害賠償?shù)氖聦嵓跋嚓P基礎[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張慧子;新媒體時代公民隱私的侵害與保護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10 潘華志;權利沖突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喬淑惠;隱私權憲法保護問題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2 楊鋒;人格權請求權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張t,
本文編號:10178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017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