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從馬克思異化理論看西方馬克思主義對當代資本主義的批判

發(fā)布時間:2016-07-15 09:06

  本文關(guān)鍵詞:馬克思主義對當代資本主義的批判,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河南大學》 2010年

從馬克思異化理論看西方馬克思主義對當代資本主義的批判

王林林  

【摘要】: 異化問題一直是哲學界研究的熱點問題,歷史上有很多哲學家從不同角度對異化進行過深入的研究,但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去研究這一問題的則是馬克思的異化理論。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也在他的異化理論上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本文主要分析了西方馬克思主義以馬克思的異化理論為基礎(chǔ)展開了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論述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西方馬克思主義在理論視角和理論觀點等方面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但他們批判資本主義的價值取向卻仍未改變,他們的理論深刻的揭示了20世紀人的生存困境和異化境遇,表明了西方馬克思主義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合理性的否定態(tài)度。 本文認為,20世紀的異化現(xiàn)象與19世紀的相比較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不同,現(xiàn)代人所面臨的問題已經(jīng)不只是具體的異化勞動對人的異己控制而引發(fā)的政治和經(jīng)濟困境,現(xiàn)代人所面臨的問題已經(jīng)轉(zhuǎn)變?yōu)榭茖W技術(shù)、工具理性、消費意識、大眾文化等對人的異己控制所引發(fā)的現(xiàn)代人的生存困境。深入地分析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理論有助于我們更加理性客觀的看待西方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之間的關(guān)系,西方馬克思主義在對當代資本主義進行體驗和觀察的基礎(chǔ)上來研究資本主義的新發(fā)展和新問題,他們提出的一些觀點很值得我們?nèi)ヌ接懞退伎。馬克思主義是個開放的體系,是結(jié)在社會實踐基礎(chǔ)上的碩果,西方馬克思主義根據(jù)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發(fā)展大膽地吸收人類創(chuàng)造的文化成果來“補充”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這一做法有其積極的一面,當然,我們也應該清楚,馬克思主義有它的理論性質(zhì),西方馬克思主義對它的補充在很多方面與它的理論性質(zhì)相背離,和它的理論觀點也有沖擊。 總之,西方馬克思主義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展示了他們對人類命運和前途的現(xiàn)實關(guān)懷,我們有必要從理論和現(xiàn)實相結(jié)合的角度對這些理論進行分析,指出其新意和局限所在,為我們今天的社會發(fā)展、人類命運提供借鑒,這也正是我們今天研究它的原因所在。 除了引言和致謝之外,本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介紹馬克思的異化理論及其發(fā)展過程。首先介紹了馬克思在《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的異化勞動理論。其次介紹了從《神圣家族》一直到《資本論》,隨著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研究的深入,以及歷史唯物主義的發(fā)展,馬克思異化理論視角的轉(zhuǎn)換。再次介紹了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有外部轉(zhuǎn)向內(nèi)部。最后闡明馬克思異化理論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第二部分:闡述了西方馬克思主義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依據(jù)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想發(fā)展的脈絡,分別論述了他們對資本主義異化問題、技術(shù)理性、意識形態(tài)、大眾文化等進行的研究和批判,進而凸顯出他們對資本主義合理性的否定。 第三部分: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思想進行評析。首先論述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其次從科學性和價值性的平衡點出發(fā)探討西方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最后探討了西馬對資本主義的批判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關(guān)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B089.1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引言11-12
  • 一、馬克思的異化理論12-20
  • (一) 馬克思的實踐精神12-13
  • (二) 馬克思的異化理論的發(fā)展過程13-20
  • 1、《1844 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的異化勞動理論13-16
  • 2、成熟時期的馬克思異化理論16-17
  • 3、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是由外部轉(zhuǎn)向內(nèi)部17-18
  • 4、馬克思異化理論的歷史地位及作用18-20
  • 二、西方馬克思主義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20-46
  • (一) 什么是西方馬克思主義20-25
  • 1、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概念20-21
  • 2、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及其流派21-23
  • 3、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定位與批判指向23-25
  • (二) 西方馬克思主義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異化問題的理論研究25-37
  • 1、盧卡奇的物化理論25-27
  • 2、列菲弗爾的“全面異化”論27-28
  • 3、馬爾庫塞的“單向度”理論28-32
  • 4、弗洛姆的人性異化論32-35
  • 5、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消費異化論35-37
  • (三)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技術(shù)理性批判37-41
  • 1、霍克海默和阿多諾的技術(shù)理性批判理論38-40
  • 2、馬爾庫塞的技術(shù)理性批判40-41
  • 3、西方馬克思主義對技術(shù)理性異化原因的分析41
  • (四) 西方馬克思主義對意識形態(tài)的批判41-43
  • 1、意識形態(tài)是一種虛假的意識42
  • 2、意識形態(tài)對人的操縱和控制42-43
  • 3、西方馬克思主義對意識形態(tài)異化原因的分析43
  • (五) 西方馬克思主義對大眾文化的批判43-46
  • 1、大眾文化的商品化44
  • 2、大眾文化的標準化44
  • 3、大眾文化的欺騙性44-45
  • 4、大眾文化的操控性和統(tǒng)治性45-46
  • 三、如何認識西方馬克思主義對當代資本主義的批判46-50
  • (一)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46-47
  • 1、西方馬克思主義對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影響46
  • 2、西方馬克思主義開創(chuàng)了20 世紀資本主義文化批評新方向46-47
  • (二) 如何認識西方馬克思主義對當代資本主義的分析和批判47-48
  • 1、西方馬克思主義批判理論與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理論之比較47
  • 2、對馬克思主義批判精神的繼承47-48
  • 3、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和價值性之間群找平衡點48
  • (三) 西方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對我們的現(xiàn)實意義48-50
  • 1、深刻的認識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重大意義48-49
  • 2、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指導工作49
  • 3、在新時期如何去發(fā)展馬克思主義49-50
  • 參考文獻50-54
  • 致謝54-55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55
  •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佳;夏從亞;;馬克思主義價值理論的二維視界[J];理論月刊;2013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佳靈;論馬克思異化勞動學說及其當代意義[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2年

    2 霍學敏;從“商品物化”到“個體異化”[D];吉林大學;2013年

    3 趙凡淞;西方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淺析[D];吉林大學;2013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力,陳志鑫;盧卡奇“物化”理論述評[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2 吳寧;;列斐伏爾論現(xiàn)代社會的異化[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3 郭麗雙;馬克思主義者對異化問題的根源探究[J];哈爾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2年09期

    4 衣俊卿;;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范式轉(zhuǎn)換及其啟示[J];江蘇社會科學;2006年02期

    5 吳振達;;馬爾庫塞的異化理論及其當代價值[J];學理論;2008年18期

    6 郝麗;青年盧卡奇物化觀述評[J];理論學刊;2000年02期

    7 王曉華;異化與存在——從勞動異化的角度看人的存在問題[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8 仰海峰,任曉明;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的邏輯建構(gòu)[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9 牛紅梅;重讀《歷史與階級意識》一書中盧卡奇的物化異化觀[J];前沿;2005年11期

    10 陳振明;工具理性批判——從韋伯、盧卡奇到法蘭克福學派[J];求是學刊;1996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岳漢景;趙軍;;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等的遠航——政治學視角下的比較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2 李銀兵;;淺析馬克思自由觀的科學含義、基本特點和基本內(nèi)容[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3 白立強;;唯物史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4 蔡文君;杜學元;;從羌族民俗文化透視羌族女性社會地位的變遷[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3期

    5 趙秀花;;鄧小平的發(fā)展思想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6 白立強;;以人為本的時代意蘊[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4期

    7 何麗;劉管平;巫叢;;海外對華城市史研究綜述[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1年02期

    8 于忠龍;陳乃新;;論競爭法只調(diào)整競爭關(guān)系[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1期

    9 孫晉;;產(chǎn)融結(jié)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論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10 謝青松;;《物權(quán)法》的倫理審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顏杰峰;;黨內(nèi)民主建設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李懷濤;;科學發(fā)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基本問題研究[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4 陳明凡;;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共和國的靈魂[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5 喬旋;;淺析馬克思、恩格斯的國家形象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6 趙春明;;改革: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與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7 王濤;皮明建;高鵬;;農(nóng)用地價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學通報2009年卷(下冊)[C];2009年

    8 張雙利;;內(nèi)在的超越——盧卡奇論辯證法與革命之間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9)[C];2011年

    9 李楊;;具體性的追尋——讀馬爾庫塞《歷史唯物主義現(xiàn)象學論稿》[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9)[C];2011年

    10 馬爾庫塞;李楊;;歷史唯物主義現(xiàn)象學論稿[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9)[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夏菲;論英國警察權(quán)的變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秦曼;海洋漁業(yè)資源資產(chǎn)的產(chǎn)權(quán)效率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余正琨;論科學發(fā)展觀對三大規(guī)律認識的豐富與發(fā)展[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jīng)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7 溫美平;中國共產(chǎn)黨金融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楊玲;文化交往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9 劉宇輝;高等教育視角下的人力資本投資與經(jīng)濟增長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10 周旋;“公私財物”之內(nèi)涵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余曉玲;以農(nóng)地為依托構(gòu)建農(nóng)村養(yǎng)老保障制度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徐本禹;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qū)農(nóng)村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任士春;巢湖市城鎮(zhèn)化進程中農(nóng)村中小學體育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4 王曉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李靜;大學生大愛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6 郭云英;統(tǒng)籌城鄉(xiāng)視域中的農(nóng)村城鎮(zhèn)化問題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7 蘇煥菊;我國農(nóng)村養(yǎng)老保險法律制度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8 于婷;煤炭企業(yè)跨區(qū)域擴張風險指標體系及其評價模型構(gòu)建[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9 宋浩;民族性與比較科學哲學[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10 李紅娟;日偽統(tǒng)治時期東北稅收制度探析(1931-1945年)[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曉明;;《精神現(xiàn)象學》的勞動主題與馬克思的哲學奠基[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2 宋德孝;;人之異化的病理特征及藥方——弗洛姆之異化理論探析[J];創(chuàng)新;2009年03期

    3 蔡濱;;對盧卡奇物化理論及其當代意義的若干思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4 王若水;異化──這個譯名[J];讀書;2000年07期

    5 王德峰;論異化勞動學說對于歷史唯物主義的奠基意義[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5期

    6 王英杰;;民本傳統(tǒng)與以人為本[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7 楊耕;歷史唯物主義:一個再思考[J];河北學刊;2003年06期

    8 劉放桐;;“馬克思哲學進步到現(xiàn)代西方哲學”是一個偽命題[J];河北學刊;2011年02期

    9 林媛紅;論馬克思、恩格斯的人本思想[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吳曉明;馬克思經(jīng)濟哲學之要義及其當代意義[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士部;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的歷史邏輯[D];揚州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瑞芳;馬克思主義關(guān)于人的發(fā)展理論與現(xiàn)代人格塑造[D];遼寧師范大學;2002年

    2 郭麗雙;馬克思及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對異化問題的根源探究[D];黑龍江大學;2003年

    3 李浩波;以人為本及其現(xiàn)代價值[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黃剛;馬克思異化理論探究[D];西安科技大學;2006年

    5 張宏偉;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人的全面發(fā)展[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6 李春紅;馬克思的“以人為本”思想與西方人本主義思潮[D];吉林大學;2007年

    7 常欣;論“以人為本”與人的全面發(fā)展[D];吉林大學;2007年

    8 杜彬武;“以人為本”的哲學闡釋[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9 姜言言;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本質(zhì)[D];黑龍江大學;2007年

    10 劉建立;試論“以人為本”的哲學觀[D];黑龍江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仰海峰;批判與重建:馬克思哲學變革的理論主題[J];開放時代;1997年01期

    2 衣俊卿;馬克思主義哲學演化的內(nèi)在機制研究[J];哲學研究;2005年08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鵬升;試比較西方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本質(zhì)[J];六盤水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3年03期

    2 金光俊;孫純良;;評“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文化革命”論[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3年03期

    3 嚴亞明;淺論西方馬克思主義對當代社會的批判[J];孝感學院學報;1998年01期

    4 陳江波;對我國“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一些認識[J];肇慶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5 楊春風;20世紀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回顧與反思[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6 陳學明;;論研究“西方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意義[J];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2004年00期

    7 陳學明;評"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5年01期

    8 特里·伊格爾頓;袁新;;理論的興衰:20世紀80年代以前文化理論的發(fā)展[J];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05年00期

    9 羅富尊;;祛除獨裁的陰影——西方馬克思主義對法西斯主義的批判模式解讀[J];蘭州學刊;2007年04期

    10 姜建強;“西方馬克思主義”歸屬問題之我見[J];寧夏社會科學;1987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大志;;朝向21世紀的西方馬克思主義[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一輯)[C];2000年

    2 張峰;;21世紀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趨勢[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一輯)[C];2000年

    3 向楠;;西方馬克思主義發(fā)展淺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提高政府執(zhí)行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09·理論?C];2009年

    4 張一兵;;西方馬克思主義、后(現(xiàn)代)馬克思思潮和晚期馬克思主義[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一輯)[C];2000年

    5 張翼星;;20年來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一輯)[C];2000年

    6 姚大志;;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一輯)[C];2000年

    7 陳學明;;我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新認識[A];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第三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8年

    8 仰海峰;;改革開放以來國內(nèi)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A];科學發(fā)展: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復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論文集(上卷)[C];2009年

    9 紀如曼;;始終“親密”著,卻從未“聯(lián)姻”——薩特存在主義與馬克思主義關(guān)系述評[A];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第三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8年

    10 章仁彪;;“全球—本土化”: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與當代性——“全球化”語境下的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A];當代視野下的馬克思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06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陳學明;[N];北京日報;2010年

    2 穆土;[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3 羅騫;[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4 仰海峰;[N];學習時報;2009年

    5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 陳先達;[N];北京日報;2007年

    6 復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 陳學明;[N];人民日報;2010年

    7 李其慶;[N];浙江日報;2005年

    8 ;[N];遼寧日報;2006年

    9 王鳳才;[N];學習時報;2004年

    10 仰海峰;[N];學習時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關(guān)健;西方馬克思主義異化理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2 邱曉林;從立場到方法: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藝意識形態(tài)理論及批評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3 羅富尊;在自由和平等之間[D];復旦大學;2007年

    4 劉懷玉;現(xiàn)代日常生活批判道路的開拓與探索[D];南京大學;2003年

    5 杜明業(yè);詹姆遜的文學形式理論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6 張國鈞;“烏托邦”還是“科學”[D];吉林大學;2007年

    7 侯斌英;空間問題與文化批評[D];四川大學;2007年

    8 李輝;西方馬克思主義消費文化理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孫云龍;“生活”的發(fā)現(xiàn)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形成[D];復旦大學;2009年

    10 溫恕;文學生產(chǎn)論:從布萊希特到伊格爾頓[D];四川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熊兵;關(guān)于異化問題分析[D];蘇州大學;2007年

    2 梁海礁;西方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3 史海軍;論西方馬克思主義及其當代價值[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4 郭麗雙;馬克思及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對異化問題的根源探究[D];黑龍江大學;2003年

    5 王秀芬;哲學的總體性關(guān)懷[D];黑龍江大學;2005年

    6 孫琳瓊;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審美關(guān)懷[D];黑龍江大學;2006年

    7 孫石群;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對資本主義主導的當今全球化之批判性反思[D];武漢大學;2005年

    8 耿鵬濤;西方馬克思主義現(xiàn)代性視域下的和諧社會解讀[D];蘭州大學;2009年

    9 徐秋紅;對先鋒思潮的透徹觀照[D];河北師范大學;2004年

    10 張鑫;西方馬克思主義視野下的黑格爾哲學[D];黑龍江大學;2006年


      本文關(guān)鍵詞:馬克思主義對當代資本主義的批判,,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7148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7148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3265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