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社會主義學說及其當代啟示
本文關鍵詞: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社會主義學說及其當代啟示
更多相關文章: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 科學社會主義 當代啟示
【摘要】: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社會主義學說,分布在《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十卷之中。本文以導讀的形式,從中擷取科學社會主義的一些重要論斷、命題,著重闡述了"兩大理論基石"、"兩個必然"、"兩個決不會"、"一個科學預測"等基本原理;并以恩格斯的《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為例,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是無產階級解放事業(yè)的根本要求;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現(xiàn)實需求;馬克思主義歐洲化、中國化、世界化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闡明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當代啟示。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關鍵詞】: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 科學社會主義 當代啟示
【分類號】:A811;D0-0
【正文快照】: 馬克思和恩格斯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一個半世紀來,科學社會主義學說武裝了世界各國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中得到檢驗,得到發(fā)展,取得了輝煌的成果,不斷證明了自身的革命性、科學性、真理性。誠然,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也有低潮。但是,科學社會主義至今仍然是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素琴;;1918年秋——1919年底青年毛澤東世界觀的開始轉變[J];貴州社會科學;1989年04期
2 趙明義;;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工作者的迫切任務[J];山東社會科學;1989年06期
3 趙明義;認真學習和研究扎根中國的科學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評介[J];東岳論叢;1991年01期
4 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對世界社會主義的貢獻[J];資料通訊;1997年Z1期
5 Г.斯米爾諾夫;田歌;;全人類利益和階級利益[J];世界哲學;1989年05期
6 童仁;鄧小平理論是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發(fā)展的新階段[J];黨建研究;2002年09期
7 羽儀;如何理解“特色理論”對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的豐富和發(fā)展?[J];領導之友;1994年01期
8 張世珍,胡楊,楊立成;鄧小平理論是對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的繼承、豐富和發(fā)展[J];甘肅社會科學;1999年S1期
9 ;2、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的“核心”問題[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1983年Z1期
10 蔡松;;科學社會主義面臨的新課題研討會綜述[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信林;;毛澤東有關行政發(fā)展路徑的思想及其當代啟示[A];毛澤東研究總第3輯2008年第1輯[C];2008年
2 劉丹青;;鄧小平對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的重大貢獻[A];繼承豐富發(fā)展毛澤東、鄧小平思想理論研究論文集[C];1994年
3 周自群;;構建和諧社會關鍵是“和”[A];社會轉型中的和諧社會構建——上海市黨校系統(tǒng)“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鄭國;;董必武先生對司法隊伍建設的貢獻及當代啟示[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輯)[C];2009年
5 黃威威;;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tài)技術觀及其當代啟示[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博士卷)[C];2008年
6 呂貴;;深切緬懷陳云同志的豐功偉績(代序)[A];閃爍真理光輝的思想寶藏——上海市黨校系統(tǒng)紀念陳云誕辰10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韓玉霞;;有機知識分子理論及其當代啟示[A];第八屆暨第七屆全國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鄭云德;;李大釗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所作的幾點詮釋[A];李大釗研究論文集[C];1999年
9 陳繼勇;張艷國;;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認識[A];深入學習十六大精神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論文集[C];2004年
10 劉衛(wèi)平;;論鄧小平改革開放思維創(chuàng)新特征及其當代啟示[A];社會主義與中國現(xiàn)代化 政治·法律與社會: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魯濤 《云夢學刊》編輯部;傳統(tǒng)學術思想的當代啟示[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楊業(yè)華;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幾個問題[N];中國教育報;2006年
3 張培英;從生產的角度看藝術[N];河北日報;2004年
4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外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徐覺哉;世界“社會主義”學說多元演進的歷史圖卷[N];北京日報;2007年
5 中國政治學會副會長,山東省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副主任,,山東大學教授 包心鑒;以人為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升華[N];文匯報;2008年
6 袁秉達 中共上海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教授;理論創(chuàng)新的歷史經驗和當代啟示[N];組織人事報;2011年
7 劉悅笛;美學研究的“本土方法”哪去了?[N];文藝報;2005年
8 余源培;堅持惠及廣大群眾的發(fā)展理念[N];寧波日報;2006年
9 田心銘 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fā)展研究中心;恩格斯晚年書信中的歷史唯物主義思想及其當代啟示[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10 閻雨;禪宗管理哲學的當代啟示[N];中華工商時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付暢一;《哲學的貧困》與《貧困的哲學》[D];復旦大學;2006年
2 姚劍文;政權、文化與社會精英[D];蘇州大學;2006年
3 歐健;毛澤東鄧小平社會主義觀比較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0年
4 葉政;中蘇論戰(zhàn)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影響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5 楊冰;回眸與超越——先秦時期原創(chuàng)性教育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徐清;20世紀中國書學疑古考辨之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7 潘祥超;李大釗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郅美麗;宋代蒙學教育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 米小蓉;道家生態(tài)智慧及其當代啟示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3 劉正永;論中國共產黨旅歐支部建設及其當代啟示[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4 馬國棟;承天理政 與時偕行[D];蘭州大學;2006年
5 馬金明;《武經七書》城市心理戰(zhàn)思想的當代啟示[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6 任太余;馬克思現(xiàn)代性思想及當代啟示[D];遼寧大學;2011年
7 周志勇;蔡元培[D];貴州大學;2006年
8 張穎;論王國維的教育理念與治學方法[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9 李占強;晉商義利觀及其當代啟示[D];山西大學;2008年
10 歐陽成;馬克思市民社會理論的歷史演變及其對中國當代社會發(fā)展的啟示[D];中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6972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697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