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2年碩士論文
本文關鍵詞:瞿秋白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2012年
瞿秋白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
覃曉濤
【摘要】:瞿秋白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他選擇并最終信仰馬克思主義是個動態(tài)的歷史過程。瞿秋白作為在中國傳播辯證唯物主義的第一人,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突出貢獻。他將唯物史觀和辯證法結合起來,用蘇俄理解的模式將馬克思主義哲學分為四個部分進行傳播,這四個部分分別是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和唯物史觀(歷史唯物主義),在開創(chuàng)了從蘇俄傳播途徑的同時也較之前人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容。此外,瞿秋白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指導思想?yún)⑴c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影響深遠的三次論戰(zhàn),他從唯物史觀的角度看東西文化;用因果律結束人生觀論戰(zhàn);用唯物史觀分析中國社會性質。由于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瞿秋白在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中國革命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的理論偏頗,表現(xiàn)出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但瑕不掩瑜,他的遺著《多余的話》使我們當今的現(xiàn)代人對這位曾經(jīng)的最高領導人有了更加全面真實的認識。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B27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敬涵;瞿秋白辯證法思想研究[D];渤海大學;2013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建寧;瞿秋白的歷史哲學及其現(xiàn)代思考[J];長沙水電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996年01期
2 楊建生;;瞿秋白與李大釗文化觀的比較[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3 楊學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新趨向——近兩年來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前沿熱點問題評述[J];河北學刊;2005年04期
4 秦正為;夏祥鶴;;瞿秋白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03期
5 蔣霞;瞿秋白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的地位和作用[J];廣西社會科學;2005年07期
6 徐啟基;瞿秋白《多余的話》之我見[J];江西社會科學;1997年04期
7 周一平;林祖華;;瞿秋白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兩大特色[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8年04期
8 李尚德,張桂娜;早期瞿秋白與馬克思主義[J];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9 陶德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個前提性問題[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何萍;;中國馬克思主義者論蘇聯(lián)馬克思主義哲學普遍性——論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蘇聯(lián)馬克思主義哲學源流關系[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8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守云;;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保障農民政治利益思想[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2 胡曉;;暖春是怎樣變成嚴冬的:從知識分子問題會議到反右派運動[J];安徽史學;2009年01期
3 劉立振;;“包一頭”:1960年代初黨對工商業(yè)者統(tǒng)戰(zhàn)政策的歷史考察——以江蘇省為例[J];安徽史學;2011年06期
4 駱靜;;馬克思的人之主體性教育觀[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5 付鵬祥;;景觀規(guī)劃設計的哲學性探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10期
6 齊衛(wèi)平;五四時期的文化變革與中國先進文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7 姚宏志;;建國后30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特征和經(jīng)驗[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8 李振印;;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途徑和特征[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9 韓羽;;馬克思辯證法研究新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年09期
10 于桂鳳;;論瞿秋白三農思想的哲學方法論意義[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新編《瞿秋白傳》節(jié)選[A];瞿秋白研究文叢(第5輯)[C];2011年
2 鄭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參政黨建設理論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A];2008學術前沿論壇·科學發(fā)展:社會秩序與價值建構——紀念改革開放30年論文集(上卷)[C];2008年
3 施雪華;鄧集文;;建國60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jīng)驗與教訓[A];馬克思主義中國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學行政學學會理論研討論文集[C];2009年
4 李正華;;毛澤東與人民政協(xié)事業(yè)[A];毛澤東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探索:第六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宋月紅;;毛澤東與新中國國家結構形式問題的解決[A];毛澤東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探索:第六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吳敏先;曹冬梅;;論毛澤東關于社會主義改造的正確抉擇和設想[A];毛澤東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探索:第六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韓洪洪;;論毛澤東對新中國宗教工作的貢獻[A];毛澤東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探索:第六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張壽春;;瞿秋白致力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顯著特點及其重要歷史地位[A];瞿秋白的歷史功績——瞿秋白英勇就義70周年紀念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季甄馥;;瞿秋白的思想發(fā)展歷程及其對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貢獻[A];瞿秋白的歷史功績——瞿秋白英勇就義70周年紀念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魯振祥;;瞿秋白犯“左”傾錯誤時期含有探索貢獻的一面[A];瞿秋白的歷史功績——瞿秋白英勇就義70周年紀念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祁冰;20世紀上半期中國共產黨土地政策的演變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2 徐悅;1949~1954年中國中央行政體制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郭強;論馬克思“社會—國家”理論及其當代價值[D];南開大學;2010年
4 代俊蘭;馬克思人類解放理論及當代價值[D];南開大學;2010年
5 靳書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超越[D];南開大學;2010年
6 杜運輝;張岱年人生哲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陳紅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現(xiàn)路徑[D];南開大學;2010年
8 陳東;國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學;2010年
9 藺淑英;唯物史觀在中國的傳播與創(chuàng)造性運用(1919-1949)[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高連福;孔子與馬克思的人學思想及其會通[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珊珊;馬克思實踐本體論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婷;瞿秋白民生思想探析[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3 魏小換;毛澤東實踐觀釋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孫彪;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教育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0年
5 黎益君;企業(yè)理念探析[D];湘潭大學;2010年
6 高嵐;論瞿秋白在毛澤東思想形成過程中的探索[D];湘潭大學;2010年
7 劉炳輝;大革命失敗至中共六大期間周恩來為黨所作貢獻[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李玉奎;蘇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當代中國的啟示[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張春想;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的論爭研究(1927.7-1937.7)[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10 聶苗;國民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的論爭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秦正為;;瞿秋白的馬克思主義觀[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2007年02期
2 王巍一;;論瞿秋白對黨建理論的開拓、創(chuàng)新與實踐[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6年03期
3 余銳;;瞿秋白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4 謝建芬;論瞿秋白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貢獻[J];東岳論叢;2001年05期
5 龐元正;;科學發(fā)展觀與黨的指導思想與時俱進[J];黨政干部學刊;2012年09期
6 崔永江;;瞿秋白早期馬克思主義觀[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7 張靜如;;關于《新青年》季刊[J];黨史研究與教學;2011年05期
8 顏悅南;;論瞿秋白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11期
9 楊成敏;;論瞿秋白文化思想的時代特點[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10 秦正為;夏祥鶴;;瞿秋白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王麗梅;瞿秋白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貢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童中平;瞿秋白的社會歷史觀[D];湘潭大學;2003年
3 蔣霞;論瞿秋白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4 左樂平;瞿秋白論馬克思主義哲學[D];湘潭大學;2006年
5 侯軍英;瞿秋白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黨校;2007年
6 曾雅娟;瞿秋白文化哲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7 喻陽玉;論瞿秋白對中國革命的開拓性貢獻[D];南昌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建寧;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幾個問題[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2 聶錦芳;重新研究馬克思文本的意旨與界域[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3 謝建芬;論瞿秋白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貢獻[J];東岳論叢;2001年05期
4 梁苗;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新探索——“鄧小平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學術研討會”綜述[J];江漢論壇;2005年03期
5 張一兵,胡大平;從本真性到中國特色:馬克思哲學研究的“解釋學”轉向[J];江海學刊;2003年01期
6 陳學明;如何構建當代中國新哲學——從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xiàn)當代西方哲學的關系看[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03期
7 楊學功;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新形態(tài)[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05期
8 朱凈之,侯滌;唯物辯證的宇宙觀在中國完整闡揚的第一人——瞿秋白[J];江蘇石油化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9 胡大平;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學術創(chuàng)新與方法自覺[J];南京社會科學;2003年04期
10 楊學功;從解釋學視角看馬克思文本研究——兼評解讀馬克思的兩種學術取向[J];學術研究;2003年09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萍;“人生觀論戰(zhàn)”的反思與中國現(xiàn)代化的文化追求[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元曉濤;“人生觀論戰(zhàn)”與新儒家的憲政之道[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相關機構
>中國政法大學
相關作者
>元曉濤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網(wǎng)數(shù)字出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華大學 84-48信箱 知識超市公司
京ICP證0404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wǎng)證(京)字008號
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 新出發(fā)京批字第直0595號
訂購熱線: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務熱線: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線咨詢:
傳真:010-6278036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0475號
本文關鍵詞:瞿秋白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68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56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