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詩詞中的“紅旗情結”
本文關鍵詞:毛澤東詩詞中的“紅旗情結”
更多相關文章: 毛澤東詩詞 歷史進程 民族命運 政治色彩 紅軍戰(zhàn)士 秋收暴動 中共中央機關 詩人氣質(zhì) 農(nóng)奴戟 迎風招展
【摘要】:正毛澤東詩詞,形象地再現(xiàn)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畫卷,蘊涵了毛澤東思想的產(chǎn)生、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也反映了毛澤東本人的畢生經(jīng)歷及思想感情。作為政治家、革命家的毛澤東,深刻地影響并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和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他的詩人氣質(zhì)也滲透到這種歷史進程和民族命運的塑造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歷史作用。毛澤東詩詞中的"紅旗情結"正是一個極好的例證。紅旗,最能體現(xiàn)中國革命和政治色彩的形象。從1927年9月9
【關鍵詞】: 毛澤東詩詞;歷史進程;民族命運;政治色彩;紅軍戰(zhàn)士;秋收暴動;中共中央機關;詩人氣質(zhì);農(nóng)奴戟;迎風招展;
【分類號】:A841.4
【正文快照】: 毛澤東詩詞,形象地再現(xiàn)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畫卷,蘊涵了毛澤東思想的產(chǎn)生、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也反映了毛澤東本人的畢生經(jīng)歷及思想感情。作為政治家、革命家的毛澤東,深刻地影響并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和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他的詩人氣質(zhì)也滲透到這種歷史進程和民族命運的塑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進峰;偉大的人格 偉大的詩作——毛澤東人格剖析和毛澤東詩詞內(nèi)容解析[J];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2 許全興;毛澤東詩詞里有意志——鑒賞毛澤東詩詞新視角[J];湖湘論壇;2003年06期
3 彭山;書家毛澤東紀事[J];福建黨史月刊;2003年08期
4 張育仁;;毛澤東一生的詩化哲學大夢[J];公民導刊;2003年12期
5 吳美潮,周彥瑜;毛澤東《七律·答友人》之“友人”考[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4年03期
6 陳曉錦,林芝雅;暢達有勢的毛澤東語言[J];求索;2004年11期
7 高式熊;高式熊書毛澤東詩詞[J];民主;2004年04期
8 彭樹福;論毛澤東詩詞的崇高美[J];南方論刊;2005年08期
9 張占軍;;運籌帷幄獨領風騷 指點江山笑談世界——評《毛澤東詩詞解析》[J];黨史博采(理論版);2005年07期
10 龔國基;毛澤東詩詞研究的重要新成果——《毛澤東詩詞全編鑒賞》評介[J];黨的文獻;2005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蔡清富;;毛澤東詩詞研究述評[A];毛澤東研究述評[C];1992年
2 宗光成;;毛澤東詩詞的美學基本形態(tài)——崇高[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3 鄭建輝;;筆下乾坤自有意 千秋華章總關情——對毛澤東詩詞情景意蘊之遐思斷想[A];紀念毛澤東——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彭善民;;毛澤東,一代詩詞藝術巨匠[A];紀念毛澤東——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5 趙晉;;毛澤東詩詞展露胸中笑意[A];紀念毛澤東——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6 朱加榮;;論毛澤東詩詞的藝術境界[A];毛澤東思想永放光芒——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論文集[C];2003年
7 周海春;;從毛澤東長征組詩的幾個特點看詩人的思想力和人格魅力[A];河北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07年
8 蔡厚示;;形象思維的光輝典范——讀毛澤東詩詞札記[A];毛澤東百周年紀念——全國毛澤東生平和思想研討會論文集(中)[C];1993年
9 秦進才;于老平;;毛澤東與中國姓名文化初探[A];毛澤東與中國歷史文化[C];1993年
10 姚有志;程亞文;;論毛澤東的戰(zhàn)略思維品格[A];毛澤東與當代中國-全國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東升;第三屆毛澤東詩詞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N];光明日報;2007年
2 田夫;毛澤東詩詞的傳世價值和中華文化的恒久魅力[N];文藝報;2006年
3 陶國斌;毛澤東詩詞與井岡山精神[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4 丁毅;毛澤東詩詞研究者的創(chuàng)新之路[N];文藝報;2008年
5 和政中學 楊志;也談毛澤東詩詞[N];甘肅日報;2010年
6 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艾文禮;中國夢與毛澤東[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7 楊建民;毛澤東詩詞英譯本誕生經(jīng)過[N];團結報;2010年
8 米舒;專家學者探討毛澤東詩詞的史詩性[N];文藝報;2006年
9 趙玲;大胸襟 大氣魄 大境界[N];云南政協(xié)報;2010年
10 記者 張德智;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第九屆年會在銀川召開[N];華興時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德彥;毛澤東詩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0年
2 佟金澤;從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理論角度解讀毛澤東詩詞的語言特點[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3 劉學芝;毛澤東詩詞所蘊涵的哲學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4 陳曲;毛澤東詩詞中的愛國情懷和革命精神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2年
5 楊碩妍;毛澤東寫作理論述論[D];長春理工大學;2009年
6 王君;毛澤東的“古為今用”思想論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吳敏琦;毛澤東與現(xiàn)代中華民族精神的建構[D];湘潭大學;2005年
8 劉曉梅;毛澤東詩詞哲學隱喻探微[D];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
9 楊璦榕;毛澤東婦女思想探索[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10 鄺丞才;毛澤東講話稿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5184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518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