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意識、時代意識、問題意識:實踐和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導向
本文關鍵詞:主體意識、時代意識、問題意識:實踐和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導向——關于抗戰(zhàn)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的歷史審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12年07期
投稿
主體意識、時代意識、問題意識:實踐和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導向——關于抗戰(zhàn)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的歷史審視
【摘要】:本文在總結抗戰(zhàn)時期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經驗時,認為很關鍵的就是堅持了主體意識、時代意識、問題意識作為基本導向。從主體意識來看,全黨注重在全面、深刻地把握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從時代意識來看,善于把握時代脈搏,善于汲取時代營養(yǎng),不斷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在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宣傳中注重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密切結合起來。從問題意識來看,關注實際、關注民生,從人民群眾的實際出發(fā),使群眾在親身感受中自覺地信仰馬克思主義樸實的觀點和方法。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高校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教學研究會;
【關鍵詞】:
【基金】:
【分類號】:K265;D61
【正文快照】:
在整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上,延安時期具有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個時期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成功地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很關鍵的就是堅持了主體意識、時代意識、問題意識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的基本導向。一、全黨注重在全面、深刻地把握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實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占安;;[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7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華興,張元隆;[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2 徐國利,葉挺松;[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3 葉昌友;[J];安徽史學;2005年06期
4 劉國華;[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999年04期
5 黃德淵;[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6 白友濤,柴靜;[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7 王進芬,馬振江;[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8 沙健孫;[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9 黃植;[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10 蘇黎明;[J];北京黨史;200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玉潔;;[A];北京高校政經、社建教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李曉勇;;[A];紀念毛澤東——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李坤棟;;[A];巴蜀作家與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論文集[C];2006年
4 王守稼;繆振鵬;;[A];郭沫若研究第一輯[C];1985年
5 王聿修;楊炳昆;唐明中;;[A];郭沫若研究第二輯[C];1986年
6 姜紅;;[A];高校信息文獻開發(fā)與利用——全國高校信息資料第6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4年
7 王興國;;[A];毛澤東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探索:第六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李青峰;;[A];從《為人民服務》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朱玖琳;;[A];“孫中山與中華民族崛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徐行;李俐;;[A];“孫中山與中華民族崛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祿春;[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2 張拴平;[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3 楊松賀;[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4 王傳濤;[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5 王建華;[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6 姚植傳;[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7 蔡道通;[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8 向天淵;[D];四川大學;2002年
9 朱修國;[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10 劉淑階;[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瑞;[D];河南大學;2001年
2 胡峰;[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夏曉麗;[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郎茂鋒;[D];浙江大學;2002年
5 羅曉春;[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6 傅志勇;[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7 劉暉;[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8 師春苗;[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9 王志敏;[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10 余華林;[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程程;胡宗俊;;[J];棗莊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2 孫秀民;;[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3 牛晶晶;許春玲;;[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7期
4 葉福林;;[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5 彭蕾;孫波;;[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1年08期
6 楊近平;;[J];廣西社會科學;2011年08期
7 宗道一;;[J];中外文摘;2011年19期
8 譚一笑;;[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9 ;[J];當代中國史研究;2011年04期
10 顏復萍;;[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1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梁星亮;;[A];讓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全國延安精神理論研討會論文選編[C];2006年
2 張遠新;;[A];上海社會科學院第三屆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06年
3 黃延敏;;[A];中國現(xiàn)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張美娥;;[A];讓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全國延安精神理論研討會論文選編[C];2006年
5 陳奎元;;[A];國史研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研究述評:第七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周一平;;[A];中國共產黨與現(xiàn)代中國[C];2001年
7 張志杰;;[A];曹又參與安邊起義——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暨安邊起義六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盛嘉;;[A];北京論壇(2011)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變革與轉型:“變與常:關于社會轉型方式的歷史思考”歷史分論壇論文及摘要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艾丹;[N];延安日報;2011年
2 周云水;[N];中國民族報;2010年
3 記者 房佳;[N];延安日報;2010年
4 張雪梅 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延安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N];各界導報;2010年
5 馬新芳 本報記者 姚志偉;[N];陜西日報;2009年
6 杜濤;[N];中華讀書報;2007年
7 ;[N];人民日報;2007年
8 記者鄭少忠;[N];人民日報;2002年
9 陳鋼 拓繼承;[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3年
10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院長、陜西省陜甘寧革命根據(jù)地史研究會會長 楊尚勤;[N];陜西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軍林;[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2 王艷春;[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3 王明;[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維澤;[D];延安大學;2010年
2 劉艦;[D];延安大學;2011年
3 劉杰;[D];延安大學;2011年
4 趙廣玉;[D];渤海大學;2012年
5 杜毅漫;[D];長安大學;2007年
6 吳文燕;[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7 華小勇;[D];西北大學;2006年
8 王鳳;[D];西北大學;2008年
9 張良杰;[D];蘭州大學;2009年
10 郭永紅;[D];湖南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主體意識、時代意識、問題意識:實踐和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導向——關于抗戰(zhàn)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的歷史審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78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47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