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關于人的社會性本質理論的內在張力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2-21 14:39
國內理論界對馬克思關于人的社會性本質論斷的詮釋存在著三個方面的非自洽性:從人與人的相互依賴性去解釋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不可避免地把人的本質再度歸結為馬克思所反對的"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把人的社會性本質歸結為許多個人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的普遍性,必然導致對馬克思所理解的費爾巴哈偉大功績的誤解;把人的本質理解為抽象的共同點,不能合理解釋《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個體是社會存在物"與《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相關論述的異同。造成時下流行詮釋方案非自洽性的根源是未能洞悉馬克思賦予人、社會及其關系的內在理論張力,從而把它們理解為單向度的封閉概念。只有再度開啟馬克思有關人的社會性本質的雙向度、開放性和歷史性的規(guī)定性,我們才能為馬克思關于人的社會性本質論斷提供一個合理的詮釋方案。
【文章來源】: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41(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流行詮釋方案的非自洽性
二、流行詮釋方案非自洽性的根源
三、一種基于內在張力的解釋方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近年來國內有機馬克思主義研究述評[J]. 王雨辰,孫珮云. 云夢學刊. 2017(06)
[2]青年恩格斯的經(jīng)濟哲學思想探析:以《國民經(jīng)濟學批判大綱》為個案[J]. 周露平. 云夢學刊. 2017(02)
[3]“市民社會”與“人類社會”的劃界及其意義[J]. 卜祥記,趙得生. 江西社會科學. 2017(01)
本文編號:3637466
【文章來源】: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41(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流行詮釋方案的非自洽性
二、流行詮釋方案非自洽性的根源
三、一種基于內在張力的解釋方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近年來國內有機馬克思主義研究述評[J]. 王雨辰,孫珮云. 云夢學刊. 2017(06)
[2]青年恩格斯的經(jīng)濟哲學思想探析:以《國民經(jīng)濟學批判大綱》為個案[J]. 周露平. 云夢學刊. 2017(02)
[3]“市民社會”與“人類社會”的劃界及其意義[J]. 卜祥記,趙得生. 江西社會科學. 2017(01)
本文編號:36374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637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