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實踐概念的形成與嬗變
發(fā)布時間:2022-01-11 20:01
“實踐”是馬克思哲學的核心范疇之一,是理解馬克思思想的窗口和鎖鑰。自亞里士多德第一次提煉出“實踐”范疇,并圍繞實踐概念形成較為系統(tǒng)的實踐理論之后,整個西方哲學史乃至現(xiàn)代西方哲學中的實踐思想都是對其實踐哲學所進行的不同方面的闡釋和發(fā)展。正是在對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實踐概念的“信仰”和“清算”過程中,馬克思“實踐”概念才敞開了應有的“令人震撼的空間感”。從其代表作《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神圣家族》和《資本論》等來考察馬克思的“實踐”概念,依據(jù)思想發(fā)展的歷史邏輯,我們能夠清晰地獲得馬克思“實踐”概念生成與嬗變的理論軌跡:對人的現(xiàn)實主體性的思考促使馬克思關注異化勞動,創(chuàng)立了異化勞動理論;異化勞動又是遵循怎樣的法則被揚棄、走向否定之否定?對這些由異化勞動理論不能解決的問題的研究,使馬克思在《提綱》中徹底確立了實踐的觀點;而馬克思之從事實際活動的人,只有從勞動及其社會關系中才能獲得其感性現(xiàn)實性,而現(xiàn)實的社會關系只能是從具體的社會物質生產(chǎn)中派生出來的,因此,當馬克思著手科學地展開他剛剛發(fā)現(xiàn)的新歷史觀時,即用物質生產(chǎn)概念代替了實踐概念;在馬克思歷史...
【文章來源】:西北師范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馬克思實踐概念的思想來源考略
㈠ 實踐概念在西方哲學中的緣起
㈡ 馬克思與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實踐思想的指正分界
1、康德之“道德實踐”
2、“絕對精神”:黑格爾之“實踐”主體
3、費爾巴哈之“感性直觀”
二、馬克思實踐概念的形成與嬗變
㈠ 早期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
1、經(jīng)濟學研究之開端:《巴黎筆記》
2、異化勞動理論的提出:《1844 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
㈡ 從異化勞動走向實踐觀點
1、實踐觀點確立的起點——《神圣家族》
2、實踐概念的確立——《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
①“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②“人的本質也是實踐”
③“改變意識”只能訴諸“改變世界”
㈢ 實踐概念向物質生產(chǎn)概念的邏輯轉向
1、“第一個歷史活動”是“生產(chǎn)物質生活本身”
2、現(xiàn)實的個人“取決于他們進行生產(chǎn)的物質條件”
㈣ 物質生產(chǎn)概念的科學概述及具體化
三、馬克思實踐概念之辯證
㈠ 實踐:對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批判超越
㈡ 實踐:“定在中的自由,必然中的選擇”
㈢ 實踐:人的本源性存在方式
㈣ 實踐:使“現(xiàn)存世界的合理化”、“每個人自由全面發(fā)展”
四、馬克思實踐概念的思想維度及其意義
㈠ 馬克思實踐概念的生存論向度
㈡ 馬克思實踐概念與當代西方哲學的相通之旨趣
㈢ 馬克思哲學生存論轉向之當代意義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研究成果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當前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發(fā)展態(tài)勢[J]. 于洪衛(wèi),胡驕鍵. 社會科學家. 2009(03)
[2]論《神圣家族》中的唯物史觀萌芽[J]. 鄭冬芳.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6)
[3]試析黑格爾的實踐觀[J]. 王靜. 學術論壇. 2008(10)
[4]回歸和彰顯“實踐”的原初理論語境——讀《尼各馬可倫理學》[J]. 王虎學. 唯實. 2008(Z1)
[5]簡論馬克思的實踐范疇[J]. 王仕民. 哲學研究. 2008(07)
[6]簡析馬克思生活世界視域中的實踐概念[J]. 柳祥美,張長明. 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8(02)
[7]從三個文本的關系透視馬克思哲學思想的形成——《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關系新解[J]. 張敏. 湖北社會科學. 2008(03)
[8]對《神圣家族》理論重要性的當代性解讀[J]. 卜祥記. 上海行政學院學報. 2007(02)
[9]實踐范疇在當代中國的深化和發(fā)展[J]. 余在海,張傳開.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06)
[10]馬克思哲學的實踐生存論內(nèi)蘊[J]. 干成俊. 哲學動態(tài). 2006(09)
本文編號:3583375
【文章來源】:西北師范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馬克思實踐概念的思想來源考略
㈠ 實踐概念在西方哲學中的緣起
㈡ 馬克思與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實踐思想的指正分界
1、康德之“道德實踐”
2、“絕對精神”:黑格爾之“實踐”主體
3、費爾巴哈之“感性直觀”
二、馬克思實踐概念的形成與嬗變
㈠ 早期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
1、經(jīng)濟學研究之開端:《巴黎筆記》
2、異化勞動理論的提出:《1844 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
㈡ 從異化勞動走向實踐觀點
1、實踐觀點確立的起點——《神圣家族》
2、實踐概念的確立——《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
①“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②“人的本質也是實踐”
③“改變意識”只能訴諸“改變世界”
㈢ 實踐概念向物質生產(chǎn)概念的邏輯轉向
1、“第一個歷史活動”是“生產(chǎn)物質生活本身”
2、現(xiàn)實的個人“取決于他們進行生產(chǎn)的物質條件”
㈣ 物質生產(chǎn)概念的科學概述及具體化
三、馬克思實踐概念之辯證
㈠ 實踐:對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批判超越
㈡ 實踐:“定在中的自由,必然中的選擇”
㈢ 實踐:人的本源性存在方式
㈣ 實踐:使“現(xiàn)存世界的合理化”、“每個人自由全面發(fā)展”
四、馬克思實踐概念的思想維度及其意義
㈠ 馬克思實踐概念的生存論向度
㈡ 馬克思實踐概念與當代西方哲學的相通之旨趣
㈢ 馬克思哲學生存論轉向之當代意義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研究成果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當前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發(fā)展態(tài)勢[J]. 于洪衛(wèi),胡驕鍵. 社會科學家. 2009(03)
[2]論《神圣家族》中的唯物史觀萌芽[J]. 鄭冬芳.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6)
[3]試析黑格爾的實踐觀[J]. 王靜. 學術論壇. 2008(10)
[4]回歸和彰顯“實踐”的原初理論語境——讀《尼各馬可倫理學》[J]. 王虎學. 唯實. 2008(Z1)
[5]簡論馬克思的實踐范疇[J]. 王仕民. 哲學研究. 2008(07)
[6]簡析馬克思生活世界視域中的實踐概念[J]. 柳祥美,張長明. 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8(02)
[7]從三個文本的關系透視馬克思哲學思想的形成——《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關系新解[J]. 張敏. 湖北社會科學. 2008(03)
[8]對《神圣家族》理論重要性的當代性解讀[J]. 卜祥記. 上海行政學院學報. 2007(02)
[9]實踐范疇在當代中國的深化和發(fā)展[J]. 余在海,張傳開.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06)
[10]馬克思哲學的實踐生存論內(nèi)蘊[J]. 干成俊. 哲學動態(tài). 2006(09)
本文編號:35833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583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