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手稿》中的共產主義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02 00:05
在人類思想史上,幾代思想家對社會的理想境界和發(fā)展未來充滿好奇并密切地關注,由此作出自己所想的描繪,但是由于缺少完整的、系統(tǒng)的、科學的理論支撐,這些思想大多只能停留在空想階段。馬克思生活的時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西歐已有了相當的發(fā)展,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產業(yè)革命相繼完成。青年時期的馬克思面對人類社會的巨大變革,面對科技革命的不斷進步帶來生產力飛速發(fā)展的同時,卻是廣大勞動人民深重的社會苦難這一社會現實。他開始密切關注社會現實,不斷的吸取前人的優(yōu)秀思想成果,創(chuàng)立了自己關于未來理想社會的學說,為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爭取了自身解放工人運動提供了思想武器。馬克思不僅批判的吸收了黑格爾歷史觀、費爾巴哈唯物論、赫斯哲學共產主義等思想,更是批判的吸收了英國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和空想社會主義等理論和學說。在其早期著作《巴黎手稿》中對未來共產主義做了初步闡釋,在批判地繼承前人思想的基礎上,以共產主義的哲學視角、理論基礎為中線,深刻探析了共產主義思想提出的內在理論邏輯基礎。通過“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幾個維度對異化勞動理論進行批判,闡述了共產主義思想的四個基本規(guī)定,即:(1)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
【文章來源】:河北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馬克思早期共產主義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及其理論淵源
1.1 馬克思早期共產主義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
1.1.1 英、法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1.1.2 德國的社會現狀
1.2 馬克思共產主義思想形成的理論淵源
1.2.1 古希臘時期的理想國
1.2.2 中世紀最初的共產主義
1.2.3 近代德國哲學共產主義
1.2.4 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
1.2.5 空想社會主義
第二章 《手稿》中共產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
2.1 《手稿》中共產主義思想的哲學視角
2.1.1 存在論的哲學革命
2.1.2 科學的感性基礎
2.1.3 形而上學矛盾的瓦解
2.1.4 感性意識的生成
2.2 《手稿》中共產主義思想的理論基礎
2.2.1 異化勞動理論
2.2.2 私有財產理論
2.3 《手稿》中共產主義思想的基本規(guī)定
2.3.1 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
2.3.2 人與社會和諧發(fā)展
2.3.3 人與人和諧相處
2.3.4 人的全面發(fā)展
第三章 《手稿》中共產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及其意義
3.1 《手稿》中共產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
3.1.1 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上的地位
3.1.2 在馬克思共產主義思想史上的地位
3.2 《手稿》中共產主義思想的當代意義
3.2.1 為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提供了理論支撐
3.2.2 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理論基礎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377908
【文章來源】:河北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馬克思早期共產主義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及其理論淵源
1.1 馬克思早期共產主義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
1.1.1 英、法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1.1.2 德國的社會現狀
1.2 馬克思共產主義思想形成的理論淵源
1.2.1 古希臘時期的理想國
1.2.2 中世紀最初的共產主義
1.2.3 近代德國哲學共產主義
1.2.4 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
1.2.5 空想社會主義
第二章 《手稿》中共產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
2.1 《手稿》中共產主義思想的哲學視角
2.1.1 存在論的哲學革命
2.1.2 科學的感性基礎
2.1.3 形而上學矛盾的瓦解
2.1.4 感性意識的生成
2.2 《手稿》中共產主義思想的理論基礎
2.2.1 異化勞動理論
2.2.2 私有財產理論
2.3 《手稿》中共產主義思想的基本規(guī)定
2.3.1 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
2.3.2 人與社會和諧發(fā)展
2.3.3 人與人和諧相處
2.3.4 人的全面發(fā)展
第三章 《手稿》中共產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及其意義
3.1 《手稿》中共產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
3.1.1 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上的地位
3.1.2 在馬克思共產主義思想史上的地位
3.2 《手稿》中共產主義思想的當代意義
3.2.1 為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提供了理論支撐
3.2.2 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理論基礎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3779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37790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