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毛澤東研究“心理歷史學派”的批判性透視
發(fā)布時間:2021-06-28 07:50
美國毛澤東研究"心理歷史學派"有革命不朽、文化心理和心理傳記三種主要分析模型。"心理歷史學派"從表面上看追求心理和歷史的互動,是唯物史觀分析框架的有益補充;實際上,其援引的精神分析理論和心理史學從根本上違背了一元論的歷史唯物主義。這要求我們自覺規(guī)避對"心理歷史學派"的外在批判,深入其內在理路有的放矢,同時正視"心理歷史學派"的方法論啟發(fā),使之成為深化毛澤東及其思想研究的有益資源。
【文章來源】: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23(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心理歷史學派”的三種分析模型
二唯物史觀視閾中的心理歷史分析
三對“心理歷史學派”的批判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困境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一種反思性的視角[J]. 李海青. 哲學動態(tài). 2012(03)
[2]略論國外毛澤東研究領域的“心理歷史學派”[J]. 尚慶飛. 學術界. 2008(03)
本文編號:3253927
【文章來源】: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23(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心理歷史學派”的三種分析模型
二唯物史觀視閾中的心理歷史分析
三對“心理歷史學派”的批判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困境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一種反思性的視角[J]. 李海青. 哲學動態(tài). 2012(03)
[2]略論國外毛澤東研究領域的“心理歷史學派”[J]. 尚慶飛. 學術界. 2008(03)
本文編號:32539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253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