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正義觀概念的合法性問題——對當代正義理論研究前提的反省
[Abstract]:It is necessary to reflect on and solve some presupposition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Marx's concept of justice in the current theoretical circle, among which the most basic is the legitimacy of the concept of Marxist concept of justice. Marx rejected the old concept of justice in the sense of world outlook,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equired Marxist theory to make a positive response to the problem of justice. Therefore, we should transcend the equality, justice and proper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category of justice, and extend it to the rationalization of the stat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take "justice in general" as the link between classical Marxism and Western thought.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 the superior concept of various justice theories in the theory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n this basis, the concept of Marx's concept of justice is interpreted as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everyone is the condition of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all people" as the soul, with the standard of productivity, criticism of the right of law, criticism of ideology, revolutionary strategy. The transition planning and so on are the category system of the compound thought dimension.
【作者單位】: 吉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馬克思正義觀的復合結(jié)構(gòu)研究”(項目號:15BZX018)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A8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大志;論程序正義[J];天津社會科學;2000年04期
2 陳石清,葛維晨;試論正義在法律價值中的地位[J];南方冶金學院學報;2001年05期
3 哈耶克,鄧正來;正義:法律與權(quán)利[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1年01期
4 黃 斌;正義辨義[J];探索;2002年03期
5 李彥;公平 正義 平等[J];蘭州鐵道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6 李曉哲,李惠男;淺談?wù)x觀念與法律的互動作用[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7 張小媚;;論正義的基本性質(zhì)[J];學習與實踐;2006年02期
8 李巍;仲崇盛;;論社會正義的基本內(nèi)涵[J];理論與現(xiàn)代化;2006年04期
9 葉萬軍;;略論社會正義的涵義和性質(zhì)[J];吉林工程技術(shù)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8期
10 彭芳;;法與正義[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守昌;;社會正義的多元性[A];“西方政治哲學”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2 王守昌;;讀《作為公平的正義》[A];“西方政治哲學”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3 周遠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義觀的現(xiàn)實選擇[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與轉(zhuǎn)變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10·?2)[C];2011年
4 廖申白;;正義、和平善治與公共理性(提綱)[A];中國倫理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第12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4年
5 劉寶才;馬菊霞;;中國傳統(tǒng)正義觀[A];中國寶雞張載關(guān)學與東亞文明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蒲啟華;;程序正義與社會主義民主[A];“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前沿和熱點問題”學術(shù)研討會暨2007年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王立;;權(quán)力平等:政治正義的首要問題[A];全國“經(jīng)驗主義與實用主義”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龔群;;世界主義與全球正義[A];“西方政治哲學”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9 巫長林;;國家的治理與社會正義——從正義中的天賦分析[A];第六屆珞珈國是論壇論文集[C];2012年
10 霍耐特;馬克;謝靜;;從為承認而斗爭到多元正義構(gòu)想——阿克塞爾·霍耐特訪談錄[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7)[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遼寧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 曲彥;公平正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nèi)在要求[N];大連日報;2013年
2 美國加州圣瑪利學院教授 徐賁;我們?yōu)楹涡枰肮焙汀罢x”[N];華夏時報;2013年
3 唐漢思(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呼之未出的正義[N];中國圖書商報;2002年
4 燕繼榮;“正義”概念辨析[N];學習時報;2004年
5 李義天 中央編譯局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正義之爭與馬克思的道德哲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董修元;在宗教對話中推動“正義”問題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7 李敏 人民法院出版社;正義,從“追問”開始[N];人民法院報;2014年
8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 陳瑞華;程序正義:“看得見的正義”[N];人民法院報;2000年
9 [美]卡琳·羅馬諾 王雪 編譯;阿瑪?shù)賮啞ど?改變思考“正義”的方向[N];社會科學報;2009年
10 浙江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張雪樵;樸素正義與法則正義的辯證統(tǒng)一[N];檢察日報;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紅陽;正義德性論[D];復旦大學;2014年
2 鄭雙;正義詩性與詩性正義—文學與法學的碰撞與共謀[D];浙江大學;2013年
3 蔣志紅;馬克思的正義觀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毛勒堂;經(jīng)濟正義:經(jīng)濟生活世界的意義追問[D];復旦大學;2004年
5 許祥云;從思辨正義到實踐正義[D];吉林大學;2008年
6 鹿云;批判理論的承認正義[D];首都師范大學;2013年
7 殷冬水;民主:社會正義的生命[D];吉林大學;2008年
8 涂良川;論馬克思的正義觀[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朱丹;程序正義與人的存在[D];黑龍江大學;2009年
10 王文東;當代中國發(fā)展語境中的正義共識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陸麗瓊;試論當代中國社會正義的缺失與建構(gòu)[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2 符耀;正義的效率之維及其限度[D];吉首大學;2012年
3 唐之風;論馬克思的正義觀及其當代意義[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4 錢仕英;馬克思的正義觀及其在中國社會轉(zhuǎn)型時期的理論回應[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5 劉元東;休謨的正義觀及其意義[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5年
6 張穎聰;馬克思正義觀研究[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7 柳琪;馬克思正義觀的嬗變及其啟示[D];浙江師范大學;2015年
8 廖敏寶;論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正義的批判[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9 田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義觀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10 張文杰;淺析馬克思的正義觀[D];山西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3117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311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