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科學性與確定性
本文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學術視野中的信仰概念,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中共中央黨! 2014年
中國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科學性與確定性
單朔夢
【摘要】: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總開關”。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顯著標志,體現(xiàn)了共產黨人的目標追求。 理想信念是以人的認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的綜合作用為基礎,對超越現(xiàn)實的美好未來的堅信和崇拜,并且自覺地約束規(guī)范行為、整合構建路徑,以期實現(xiàn)美好愿景。 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發(fā)端于救國救民、富國強民的強烈愿望,在中國國難當頭、傳統(tǒng)文化衰微之際,在器物與制度的革新屢屢受挫之時,為中國人帶去思想的變革。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黨內尤其注重理想信念建設與教育,為黨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道路指引正確方向,為全體共產黨人的思想和精神的充實奠定堅實基礎。 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人也面臨著理想信念動搖、喪失的危機。中國有信念倫理的傳統(tǒng),為維護道德的純潔崇高死而不改其志,信念倫理的過度膨脹、個人崇拜的惡意助推,中國共產黨人經歷了十年“信仰的狂歡”,美夢驚醒、崇拜不再之后,便是理想信念的空場。作為中國走馬克思主義道路的“導師”——蘇聯(lián),其解體事實,加之社會主義運動低潮的事實,讓中國共產黨人對共產主義的未來也倍感迷茫。中國轉型社會下,市場經濟的不健全,一切向“錢”看,錢取代理想、取代道德成為衡量一切的準則,也吞噬著人們的理想信念。 中國共產黨人要通過知行統(tǒng)一的邏輯來整合思想、規(guī)范行為,通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來提升認知,通過道德教育來培養(yǎng)情感,通過黨性鍛煉來砥礪意志,通過實干來踐行理想,以知、情、信、意、行的統(tǒng)一來實現(xiàn)共產黨人理想信念建設的知行統(tǒng)一。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中共中央黨校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261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蔡霞;試論社會轉型時期的“信仰危機”[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2年02期
2 張明倉;論意志在人的活動中的作用[J];東岳論叢;2001年02期
3 劉建軍;;馬克思主義學術視野中的信仰概念[J];教學與研究;2007年08期
4 馮天策;吳瑞敏;;論人類信仰活動中的情感因素[J];理論學刊;2006年12期
5 辛向陽;;現(xiàn)代化進程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問題與挑戰(zhàn)[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年04期
6 張踐明;;“知識—信念—行為”關系之研究[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7 鄭敬高;政治信仰的變革與信仰危機[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8 吳寧;;批判經濟理性、重建生態(tài)理性——高茲的現(xiàn)代性方案述評[J];哲學動態(tài);2007年07期
9 馮天策;論信仰的幾個基本問題[J];中州學刊;2001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大剛,劉峰,劉衛(wèi)儒;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三個有利于”標準的辯證關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1期
2 張富良;論鄧小平的獨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2期
3 鄭文瑜;對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豐富和發(fā)展鄧小平理論的幾點認識[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4 余松;試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阿壩師專教育改革和創(chuàng)新[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3期
5 王玉瓊;《共產黨宣言》的真實價值[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4期
6 李海紅;論新形勢下腐敗現(xiàn)象及其防治對策[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7 李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征淺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4期
8 于學強;;論鄧小平對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9 李尚志;王恒;;鄧小平主權思想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3期
10 趙國友;;從陳獨秀的經濟思想透視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創(chuàng)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炳林;;思想爭鳴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王春璽;;堅持走獨立自主的中國道路——以中國與拉美改革道路的選擇為視角[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李懷濤;;科學發(fā)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4 楊生平;;新中國60年我國意識形態(tài)理論回顧與反思[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5 朱志敏;;新中國走向世界的歷程和經驗[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6 李曦輝;;科學發(fā)展觀、微觀經濟理論與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7 謝瑛;;從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發(fā)展中談民生[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高燕;;馬克思主義的人本思想及其在中國的運用與發(fā)展[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肖小明;;論民生問題背景下責任政府的構建[A];提高領導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能力理論研討會暨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黃建明;;在社會階層構成變化中提高黨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諧能力的路徑探析[A];提高領導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能力理論研討會暨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吳瑛;中國話語權生產機制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黃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家主權原則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4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胡雪梅;科學人才觀的理論內涵與實踐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7 盧迎春;論當代中國大眾傳媒的政治功能[D];蘇州大學;2010年
8 張廣才;大河家鎮(zhèn)周家村家庭經濟調查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9 呂曉萍;我國以工促農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董傳嶺;建國60年華北農村社會生活變遷[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玲;武漢部屬高校民主黨派成員參政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林冬妹;粵東黃獅村貧困人口生存狀況及改善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董紅剛;社會轉型期我國體育公共產品的整合與開發(fā)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4 孫德茹;和諧社會視閾下的公民道德建設[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5 李小海;大學生公民意識現(xiàn)狀及其與大學生個體因素的聯(lián)系[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6 姚士偉;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國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視閾中的民生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8 徐白雪;馬克思主義哲學意識形態(tài)的大眾化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曉晶;中國特色多黨合作制度理論與實踐發(fā)展探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10 秦曉宇;論科學發(fā)展觀對鄧小平發(fā)展理論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踐明;;博弈論與交互認識論[J];哲學動態(tài);2009年04期
2 黃慧珍;論信仰的本質及其歷史形態(tài)[J];哲學研究;2000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郝德新;理想信念教育應注意幾個結合[J];滁州師專學報;2004年01期
2 楊維;劉蒼勁;;現(xiàn)代社會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基本特征[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年09期
3 朱喜坤;;論理想信念教育的概念與地位[J];理論學刊;2006年12期
4 曹彥群;;堅定理想信念是黨員作風建設的重中之重[J];軍隊政工理論研究;2007年04期
5 熊琳;;透過網絡時代看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08期
6 朱艷;;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J];法制與社會;2008年06期
7 鄭培君;;堅定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靈魂[J];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2009年04期
8 吳潛濤;;正確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學含義[J];教學與研究;2011年04期
9 許方麗;;堅定理想信念 永葆黨的純潔性[J];理論與當代;2012年09期
10 趙豪清;劉學鋒;;堅定理想信念 永葆黨的先進性純潔性[J];當代社科視野;2012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康欽;;以堅定的理想信念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新時期黨的理想信念教育思路探索[A];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暨賀州市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劉云光;;理想信念價值性原則及教育的有效性[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學術文庫》(上)[C];2011年
3 代興玲;;利用語文學科優(yōu)勢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A];中國少數(shù)民族教育學會第一次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徐玲;;大學理想信念教育模式探究——來自“邪教受惑者”的案例剖析[A];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 防范抵御邪教 促進社會和諧——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黃華松;;新形勢下加強和創(chuàng)新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A];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暨賀州市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政堂;新時期共產黨員理想信念建設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如冰;當前高校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問題研究[D];長春師范學院;2010年
2 柴紅偉;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黃嘉慧;引導90后大學生樹立理想信念的原則與方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4 李曉;新世紀堅定共產黨員理想信念對策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9年
5 程飛;普通高中與普通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銜接問題研究[D];海南大學;2010年
6 劉云華;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7 譚龍華;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8 范非;論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青年理想信念教育[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彭繼華;論創(chuàng)業(yè)教育—我國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新領域[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10 孔留杰;毛澤東鄧小平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比較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學術視野中的信仰概念,,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271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27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