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視野下意識形態(tài)領導權的多視角闡釋
本文關鍵詞:馬克思主義視野下意識形態(tài)領導權的多視角闡釋
更多相關文章: 馬克思主義 意識形態(tài)領導權 階級 能動性
【摘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領導權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一個重大命題,它關系到國家政權的確立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或理論家針對不同時期、不同國家或地域的實際情況,對此問題進行過持續(xù)深入的探索,不斷豐富發(fā)展著對這一理論的認識。他們基于階級的主體性與實踐品格,探討了意識形態(tài)領導權的階級歸屬與形成機理;基于國家的本質和文化基礎,探討了實現(xiàn)意識形態(tài)領導權的實踐方式與策略方法;基于社會結構基本要素的辯證互動,探討了意識形態(tài)領導權能動性的實踐基礎與限度。這就構成了透視意識形態(tài)領導權的三大視角。
【作者單位】: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社會轉型時期主流意識形態(tài)建構的方法論研究”(14YJA710012) 浙江省哲社規(guī)劃重大資助項目子課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領導權研究”(14MKSZ01ZD-1YB)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64;A81
【正文快照】: 自葛蘭西《獄中札記》面世后,意識形態(tài)領導權思想引起了世人的深切關注。受此啟發(fā),不同生活背景、政治立場和利益訴求的人們,循著不同的理論淵源和推演方法,對此進行了不同的解釋和闡發(fā),由此形成了意識形態(tài)領導權理論的種種分化和流派。然而,學術界公認,對政治哲學意義上的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胡瀟;;馬克思恩格斯關于意識形態(tài)的多視角解釋[J];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04期
2 韓毓海;;“漫長的革命”——毛澤東與文化領導權問題(下)[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8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曄;王濤;;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推進高校主流意識形態(tài)建設[J];教育研究;2016年12期
2 李彬;李海波;;新中國與新文化[J];當代傳播;2016年05期
3 武余芹;賀慶功;張麗;;民營企業(yè)中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探索[J];蚌埠學院學報;2016年03期
4 胡棟材;;西方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理論研究的多重開展與范式追求——近三十年來國內相關研究的批判性考察[J];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2016年01期
5 孟獻麗;;阿普爾課程意識形態(tài)論及其對我國高校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啟示[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6年03期
6 宋吉玲;;改革開放“非意識形態(tài)化”誤讀與正解[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6年05期
7 張志丹;;中國夢:當代中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重構的新飛躍[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6年01期
8 鄭智航;;鄉(xiāng)村司法與國家治理——以鄉(xiāng)村微觀權力的整合為線索[J];法學研究;2016年01期
9 張慧強;;《我們夫婦之間》批判:歷史主體形象保衛(wèi)戰(zhàn)——以批評家馮雪峰為中心[J];新文學評論;2015年04期
10 唐曉燕;;批判、建構與超越:《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意識形態(tài)理論的三重邏輯[J];社會主義研究;2015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曉殷;還是要堅持“百家爭鳴”——老藝術家王昆女士訪談[J];藝術評論;2004年10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宏玉,趙明地;論期刊編輯的實踐活動與編輯主體性發(fā)揮[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2 張乃良;知識分子主體性的消解及重建[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龍柏林;主體性黃昏:特指還是泛指?[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4 宣勇;;國家戰(zhàn)略與中國大學的主體性重建[J];理論前沿;2009年09期
5 ;從人的主體性內涵看踐行科學發(fā)展觀的真實意義[J];公安研究;2010年11期
6 熊則坤;;改革與人的主體性[J];公安大學學報;1989年05期
7 陳創(chuàng)生;;人的本質與人的主體性和自主性[J];理論學習月刊;1989年05期
8 沈明明;;認識中的主體性和主觀性的本質及其聯(lián)系[J];理論學習月刊;1989年12期
9 安巍;評“只要能使國家富強,走什么道路無所謂”——談論國家富強道路不可離開階級主體性[J];紅河學院學報;1990年03期
10 蓋伊·桑蒂瓦涅斯;余瑞先;;作為第三種環(huán)境的主體性[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1991年2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謝維楚;;試論科學發(fā)展觀關于人的主體性的思想[A];新中國人學理路——第十一屆全國人學研討會文集[C];2009年
2 段建海;;共產黨人主體性的科學定位[A];“三個代表”與理論創(chuàng)新[C];2003年
3 鄒安樂;;論主體性發(fā)揮的立體性思維[A];《思維科學與21世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劉建勛;;論犯罪機遇的主體性及其控制對策[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5 張明元;;改革開放30年我國社會個體主體及其主體性的變化[A];創(chuàng)新思想·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08年
6 湯榮根;;尊重主體性 讓表達之樹常青[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八——追尋的旋律[C];2003年
7 姚站軍;;科學發(fā)展觀中的人的主體性意義張揚論綱[A];中國倫理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第12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4年
8 陳穎;;發(fā)展學生主體性,找到寫作的意義[A];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寫作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王占馥;;辭章的主體性和規(guī)律性[A];文學語言理論與實踐叢書——辭章學論文集(下)[C];2002年
10 王守才;;初中生主體性參與教學策略,為人才培養(yǎng)保駕護航[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都明;課程改革應正視教師的主體性[N];閩南日報;2007年
2 廖申白 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德性的主體性與普遍性[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山東省嘉祥縣嘉祥鎮(zhèn)五老洼小學 紀翠芳;發(fā)揮學生主體性[N];中國教師報;2014年
4 王惠東(作者單位:江蘇錫山市華莊高級中學);學生主體性管理模式初探[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馬中柱;高揚黨的主體性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N];廣州日報;2003年
6 謝安民 作者單位:樂清市委黨校;以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構建和諧主體性[N];溫州日報;2007年
7 何蘭生;發(fā)展農村到底以誰為主[N];農民日報;2004年
8 本報記者 陳明 付奇 本報實習生 馬青青 楊梅;創(chuàng)新主體性,并非就是單打獨斗[N];新華日報;2012年
9 張曙光 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揚棄只從主體性出發(fā)看待價值的思維[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10 早報記者 袁達;金正恩批平壤機場設計未突出主體性民族性,,要求停工修改[N];東方早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蔣蕊鞠;論譯者的主體性[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宋兵超;主體性困境的消解[D];蘇州大學;2015年
3 邱小丹;同傳譯員發(fā)揮主體性的策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4 孟杰;材料與綜合繪畫在實踐中的運用[D];山西大學;2015年
5 劉亞夢;消費社會中主體性的消解與建構—德里羅小說《地下世界》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6 付文麗;規(guī)訓與反抗-《野草在歌唱》的?率浇庾x[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7 周們藝;論繪畫語言的主體性—感受與過濾[D];吉林藝術學院;2015年
8 趙雨思;《面具之外:種族、性別與主體性》(第4章)翻譯實踐報告[D];河南師范大學;2014年
9 李楠楠;《面具之外:種族、性別與主體性》(第2章)翻譯實踐報告[D];河南師范大學;2014年
10 張晨;敘事視角下《恩惠》中的主體性構建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1882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88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