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工作的社會工作借鑒
本文關鍵詞:群眾工作的社會工作借鑒
【摘要】:群眾工作和社會工作在指導思想與倫理價值、工作內容、工作目標及社會功能上的一致性,決定了在群眾工作中借鑒社會工作實有必要,積極借鑒社會工作是有效開展黨的群眾工作的可選之途?傮w來看,群眾工作的社會工作借鑒可以包括目標理念借鑒、工作方法借鑒、職業(yè)素養(yǎng)借鑒和評估機制借鑒等方面。
【作者單位】: 西北師范大學西北少數(shù)民族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暨社會工作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西北少數(shù)民族教育發(fā)展與西北民族社會治理研究”(14JJD880007) 西北師范大學青年教師科研能力提升計劃骨干項目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D252;C916
【正文快照】: 群眾工作就是“要為實現(xiàn)黨的基本路線服務”。(1)群眾工作的主體性決定了群眾工作本身具有很強的政治性。在社會發(fā)展的特定時期和階段,群眾工作會凝聚極大的社會群體力量,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輿論尤其是以“官方文化”為主要內容的說服教育對于社會成員的灌輸和引導作用會漸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衣芳;劉秀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創(chuàng)新群眾工作[J];理論前沿;2006年04期
2 程來安;;注重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J];領導科學;2006年07期
3 王敏;;做好群眾工作與構建和諧社會[J];理論學習;2006年06期
4 李景民;;加強和改進當前的群眾工作[J];理論學習;2006年09期
5 洪向華;;和諧社會與群眾工作[J];新東方;2006年12期
6 鄧偉志;;學會做群眾工作[J];紅旗文稿;2007年06期
7 李曉東;;陳云關于加強黨同群眾工作聯(lián)系的思想[J];長白學刊;2007年03期
8 沈謙芳;;中國共產黨群眾工作的歷史經驗及啟示[J];黨史研究與教學;2008年02期
9 程亞平;;探討群眾工作新途徑 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菏澤市黨的群眾工作調查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08年05期
10 鄭向陽;;新時期加強和改進黨的群眾工作的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08年1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克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創(chuàng)新群眾工作[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奚潔人;;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加強群眾工作[A];提高領導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能力理論研討會暨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陳云;陳守聰;;不斷創(chuàng)新思維方法切實做好群眾工作[A];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教育——德育論叢(第二輯)[C];2012年
4 丁燕;;“黨員干部受教育、人民群眾得實惠”——高唐縣開展“1+6”、“3+3”群眾工作情況調研[A];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調研成果集(2012年)[C];2013年
5 胡炳君;;當好群眾的小學生——毛澤東關于群眾工作的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A];毛澤東黨建思想暨黨的群眾路線理論研討會交流論文[C];2014年
6 黃建明;;領導干部必須不斷提升做好群眾工作的水平[A];群眾路線與科學領導[C];2013年
7 李軍;;以創(chuàng)先爭優(yōu)為動力 加強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 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貴陽市以群眾工作總攬社會管理的思考和探索[A];全國創(chuàng)先爭優(yōu)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12年
8 王芳;孫麗楠;;新時期改進和創(chuàng)新群眾工作方式方法路徑探析[A];延安精神與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C];2013年
9 殷慶言;;試論毛澤東關于群眾工作的思想[A];毛澤東黨建思想暨黨的群眾路線理論研討會交流論文[C];2014年
10 陳尤文;;利益關系:群眾工作中的敏感神經[A];群眾路線與科學領導[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韓勁松;全市群眾工作研討會召開[N];濟南日報;2006年
2 薛德功;堅持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N];青島日報;2006年
3 鄧偉志;學會做群眾工作[N];學習時報;2007年
4 中共山東省高密市委書記 吳建民;以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促進科學發(fā)展[N];人民日報;2009年
5 王鍵波;做好群眾工作推進科學發(fā)展[N];汕尾日報;2009年
6 本報評論員;著力提高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N];衡陽日報;2009年
7 記者 朱應儒;全力以赴做細做實做好黨的群眾工作[N];金昌日報;2009年
8 隆安縣委辦公室 農劍鋒;樹立和落實正確的群眾 觀積極探索群眾工作新途徑[N];南寧日報;2009年
9 江油市委書記 易林;加強群眾工作是科學發(fā)展之基[N];綿陽日報;2009年
10 YMG記者;芝罘構建群眾工作新格局[N];煙臺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初春華;黨的群眾工作心理層面的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臧海鑫;黨的群眾工作的歷史經驗與時代價值[D];中共中央黨校;2015年
3 張懷海;新形勢下黨的群眾工作理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6年
4 苗政軍;中國共產黨群眾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5 陳琢;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群眾工作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6 徐寶義;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運用新媒體密切黨群關系初探[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尹青;黨的群眾工作的歷史經驗和現(xiàn)實挑戰(zhàn)[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2 王帥;論災后重建過程中的群眾工作[D];成都理工大學;2010年
3 鄭超華;新時期黨的群眾工作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中共廣東省委黨校;2012年
4 張艷君;黨的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研究[D];中共湖南省委黨校;2012年
5 張清;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群眾工作的創(chuàng)新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6 姜雙雙;毛澤東群眾工作實踐與理論研究[D];中共山東省委黨校;2013年
7 孫軍;新時期黨的群眾工作理論與實踐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3年
8 郝文通;新形勢下黨的群眾工作問題探索[D];山西大學;2014年
9 徐佐君;我國現(xiàn)階段社會建設視域下的群眾工作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2年
10 陶然;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與新時期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研究[D];湖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1722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72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