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哲學的現實性和徹底性轉向——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新探
本文關鍵詞:馬克思哲學的現實性和徹底性轉向——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新探
【摘要】:《〈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是后期海德格爾極為關注并提出許多質疑之作,國內外學者對其中一些論斷也存在普遍的誤讀。其實,馬克思在其中表述了德國哲學在宗教批判結束之后,黑格爾哲學也僅僅達到"對宗教的批判變成對法的批判,對神學的批判變成對政治的批判",其所代表的德國哲學表現出了不徹底性和非現實性。在此基礎上,馬克思提出了通過實踐以"達到人的高度的革命",由此展示出馬克思哲學的現實性和徹底性轉向,并在現實性中實現哲學和無產階級的人類回歸。
【作者單位】: 華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
【關鍵詞】: 馬克思 現實性 徹底性 人 轉向
【基金】:福建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技術社會的責任價值研究”(2012B158)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A811.6;B0-0
【正文快照】: 海德格爾在晚期曾非常關注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以下簡稱《導言》)的幾句話:“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情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薄皩ψ诮痰呐凶詈髿w結為人是人的最高本質這樣一個學說”,他認為“全部馬克思主義都是以這個論題為依據”,只能把“馬克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F.費迪耶,丁耘;晚期海德格爾的三天討論班紀要[J];哲學譯叢;2001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華;客觀真實是訴訟證明的終極目標——訴訟證明標準之理性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4期
2 顧承衛(wèi);楊小明;;為功利主義辯[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飛南;;試論政治倫理化的底線、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會的制度生態(tài)訴求[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體間性哲學視角下的德育觀[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5 周云水;;從《禮儀問答寫卷》看吐蕃倫理文化與儒家倫理的關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6 王浩斌;;試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實踐正義觀及其理論構建[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4期
7 王海斌;;論馬克思實踐觀的主體向度[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8 趙天寶;;大學生新生入學教育芻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9 邵艷軍;;試論生態(tài)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生態(tài)思想的內在聯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1期
10 韓軼;;西方國家的刑罰目的觀及其對我國刑罰目的界定的啟示——兼論懲罰犯罪應界定為我國刑罰目的[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玉鎖;;《管子》的成人命題:既仁且智,是謂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1年年會暨全國第六屆管子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1年
2 劉長軍;;財產理論與建構和諧社會[A];科學發(fā)展:社會管理與社會和諧——2011學術前沿論叢(下)[C];2011年
3 陸心宇;;我在這里——近代經濟學和哲學文本空間中的自我[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9)[C];2011年
4 陶達;;馬克思全面自由發(fā)展理論視閾下“幸福指數”體系的構建[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王熙恩;;科學批評主體觀的缺失與重建[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陳緒新;;“被迫現代性”與當代中國倫理精神重構——我們需要一種積極倫理學[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7 劉仁貴;;再論倫理與道德的關系[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8 劉詩貴;肖鳳儀;;社會公眾推進消費文明的實踐探討[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9 杜早華;;論當代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道德危機——從自律與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10 田海平;;憲政倫理的問題意識與政治擔當[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尹偉琴;民國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王娟;理論旅行:吸收與變異[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張東平;近代中國監(jiān)獄的感化教育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李俊義;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國際法律地位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陳琦;海上人身損害賠償制度論[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6 劉衛(wèi)先;后代人權利論批判[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8 任雪萍;企業(yè)管理價值生態(tài)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9 翟艷芳;全球教育的理念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10 楊玲;文化交往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邵江婷;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業(yè)生態(tài)補償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張占民;論科學發(fā)展觀指導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周珊珊;馬克思實踐本體論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胡警月;馬克思與阿爾都塞意識形態(tài)比較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于海霞;主體間性視域下高校德育主體間矛盾的消解[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范園園;我國行政程序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7 張超;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8 李玉玉;論檢察機關在行政公益訴訟中的原告資格[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9 陳邈;突發(fā)事件中緊急權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10 周晶;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生態(tài)文明思想探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瑋;喜劇美學理論中一個經典命題的探討[J];社會科學;1983年06期
2 呂國忱;實踐三要素及其轉向[J];社會科學輯刊;2004年01期
3 侯鐵橋;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總和的再理解[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4 龐海坡;;論從認識主體到實踐主體——主體的社會性凸現的必然結果[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5 張愛波,王霞;應深刻認識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J];山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6 武錫申;論馬克思人的全面發(fā)展思想[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7 李文閣;馬克思的思維方式[J];教學與研究;2002年08期
8 韓慶祥,亢安毅;馬克思人的全面發(fā)展思想及其當代意義[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2年04期
9 仲紅衛(wèi);論馬克思《手稿》中“人”的概念[J];韶關學院學報;2003年07期
10 盧斌,曉顏;馬克思哲學的價值內涵[J];社會主義研究;200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時曉麗;;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思想[A];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劉英杰;;從三個“悖論”看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演變及重新界定[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3 周林東;;解讀“自然辯證法”[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二輯)[C];2001年
4 姚定一;;一個后現代哲學語境中的神話——評“馬克思顛覆了形而上學”[A];全國“形而上學與反形而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5 劉本炬;;論馬克思哲學批判創(chuàng)新的主體精神境界[A];“三個代表”與理論創(chuàng)新[C];2003年
6 楊X;;論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公式和恩格斯的兩種生產學說[A];民族學研究第七輯——中國民族學會第三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4年
7 王勤;;馬克思的實踐觀及其人學研究方法[A];人學與現代化——全國第二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8 潘天強;;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邏輯依據[A];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9 黃贊梅;;實踐本體論與實踐美學——馬克思的哲學變革與美學轉型[A];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10 羅郁聰;;唯物史觀與現代社會形態(tài)“趨同”發(fā)展論綱[A];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暨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仰海峰;馬克思的“哲學”理念[N];學習時報;2009年
2 俞吾金;馬克思仍然是我們的同時代人[N];文匯報;2000年
3 韓立新 清華大學哲學系;從馬克思的物象化理論剖析性交易[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孫偉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立足時代 自覺創(chuàng)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新形態(tài)[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5 丁匡一;“時代精神”與馬克思的哲學觀[N];吉林日報;2006年
6 仰海峰;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邏輯[N];學習時報;2009年
7 聶錦芳;馬克思不是“哲學終結論者”[N];光明日報;2004年
8 盧周來 學者;世界的歷史的眼光[N];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9 胡為雄;馬克思關于“上層建筑”的論述(下)[N];學習時報;2009年
10 莫雷 南開大學哲學系;政治哲學發(fā)展與唯物史觀創(chuàng)新[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日明;近代法哲學與馬克思的社會存在理論[D];復旦大學;2003年
2 張盾;現代性問題圖景中的馬克思哲學革命[D];吉林大學;2004年
3 王福生;從思辨到革命——馬克思對黑格爾辯證法的顛倒[D];吉林大學;2004年
4 蔡成效;人與世界關系的實踐基礎之沉思[D];武漢大學;2004年
5 曹萬成;海德格爾前期此在觀與馬克思人學思想比較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6 周宏;理解與批判[D];南京大學;2002年
7 張宏;從“唯一者”到“現實的個人”[D];吉林大學;2012年
8 張有奎;馬克思生存論視域中的現代性批判[D];復旦大學;2004年
9 楊兆山;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時代價值——科技革命視野中人的解放問題探索[D];清華大學;2004年
10 常江;馬克思的歷史觀批判[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海燕;馬克思的實踐自由觀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王志軍;從馬克思早期對宗教的批判看哲學的根本變革[D];黑龍江大學;2001年
3 王s,
本文編號:11346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34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