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尊嚴觀的理論特質
發(fā)布時間:2017-10-27 13:09
本文關鍵詞:馬克思尊嚴觀的理論特質
【摘要】:對尊嚴的追求構成了人類社會最為本質的價值旨歸和現實圖景。在尊嚴觀的理論譜系中,馬克思的尊嚴觀以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確立了認識尊嚴的科學平臺與方法論原則,將"現實的個人"作為其尊嚴觀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確證了何謂尊嚴和誰之尊嚴這兩個內容實質,勾畫了對現存生活世界的批判與改造的尊嚴實現路徑及發(fā)展趨勢,從而實現了其對傳統尊嚴觀的歷史性超越及轉向,開啟了人類尊嚴觀念發(fā)展的新路向。
【作者單位】: 肇慶學院政法學院;
【關鍵詞】: 馬克思 尊嚴觀 唯物史觀
【基金】: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學科共建項目(GD2014XMK08)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MYZX201627)
【分類號】:A81
【正文快照】: 對“尊嚴”的探究和追問,構成了人類文明的永恒價值追求。始自古希臘對“尊嚴”的追問,在長時間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西方尊嚴觀敘事的宏大理論譜系和不同的價值路徑。古希臘智者從承認和肯定人存在的價值與意義角度出發(fā)來認識人的尊嚴,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
本文編號:11036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03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