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邏輯視角下的“因三相”理論
本文關鍵詞:現代邏輯視角下的“因三相”理論
【摘要】:因三相表述的不是一類概念之間的關系,而是兩類不同概念之間的關系。因之第二相表達的是宗同品和因同品兩個集合間的交叉和包含關系;因之第三相表達的是宗異品和因異品兩個集合之間的包含關系;因之第二相和第三相共同作用,才能保證因法包含于宗法之中。因三相是關于兩類概念之間關系的非常精煉的表述,缺一不可。
【作者單位】: 內蒙古科技大學校長辦公室;
【關鍵詞】: 因三相 因明 邏輯
【分類號】:B81-09
【正文快照】: “因三相”是陳那新因明(印度佛教邏輯)三支作法關于因的三條規(guī)則。準確把握其本來意義,是正確把握陳那因明體系和邏輯性質的關鍵。但是,自陳那因三相理論誕生以來,后學者對因三相的理解存在很多差異。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因明研究的擴展和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加入到了因明研究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姚南強;再論“因三相”——對鄭偉宏《“因三相”正本清源》的幾點質疑[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2 黃志強;因三相二題[J];廣西師院學報;1994年03期
3 沈劍英;;因明三論[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6年01期
4 林鴻偉;“因三相”、“九句因”及諸“過”與因明的實質[J];學術研究;2002年08期
5 阿旺旦增;關于九句因和因三相的邏輯問題探討[J];西藏大學學報(漢文版);1998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剛曉;;關于陳那論師的正量[J];法音;2009年11期
2 鄭偉宏;再論“因三相”正本清源——兼答姚南強先生[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3 倪梁康;;從現象學角度看佛教因明中的遮詮問題[J];邏輯學研究;2008年01期
4 楊金萍;肖平;;印度因明學在日本的傳播與發(fā)展[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7年05期
5 黃志強;“因明研究”指誤[J];廣西師院學報;2000年03期
6 姚南強;;關于因明“指誤”的幾點商榷[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7 王克喜;;簡論佛教邏輯論式的性質[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8 張曉翔;;論新因明的宗過[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9 剛曉;藕益因明的得失例舉[J];中國文化研究;2003年04期
10 王克喜;;略論佛教邏輯論式的性質[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張曉翔;;試論新因明的宗過[A];2007年全國現代邏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王克喜;;略論佛教邏輯論式的性質[A];第一次南開邏輯學專業(yè)學人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張曉翔;漢傳因明的傳承與發(fā)展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湯銘鈞;陳那、法稱因明的推理理論[D];復旦大學;2010年
3 魏春春;船山詩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穎;從因、喻二支的變化看古因明向新因明的嬗變[D];燕山大學;2010年
2 石文甲;從形式邏輯角度看法稱的《正理滴論》[D];燕山大學;2010年
3 蘇友濤;從《正理門論》看陳那的因明體系[D];燕山大學;2010年
4 鋼特木爾;《十善福白史冊》的邏輯思維與佛教哲學思想[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5 羅希;現量論音樂審美問題研究[D];西安音樂學院;2007年
6 張敏;古代漢傳因明史述略論[D];燕山大學;2009年
7 孫婷;佛教量論因明的發(fā)展歷史[D];貴州大學;2009年
8 袁宏禹;王恩洋唯識學思想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7年
9 劉純;由因明譜系看其思想演變[D];燕山大學;2010年
10 侯濤;漢傳因明的因三相問題研究[D];燕山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周文英;;印度邏輯史略(二)[J];江西師院學報;1981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興志;“當然邏輯”試探[J];江漢論壇;1983年08期
2 張雙喜;談因果邏輯范疇——兼與褚可邑同志商榷[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01期
3 麥考萊;豐華文;;邏輯的對象(續(xù)二)[J];思維與智慧;1988年03期
4 鄭文輝;論語言的邏輯解析[J];廣東社會科學;1992年03期
5 秦豪;毛澤東對我國邏輯學研究和普及的重要貢獻[J];唯實;1992年02期
6 胡澤洪;二十世紀現代邏輯的發(fā)展趨勢及其對我們的啟示[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4年03期
7 孫偉平;論邏輯思維的功能與局限性[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1994年04期
8 王習勝;強化運用操作 提高教學效果[J];思維與智慧;1994年06期
9 朝克;論邏輯的客觀層次與主觀層次[J];內蒙古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3期
10 李先q;語言邏輯與新世紀的邏輯教學[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路;;邏輯與形而上學[A];“西文知識論”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戴寧東;;直言三段論規(guī)則證明[A];邏輯教學·知識創(chuàng)新·素質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3 耿琳;;邏輯自考試題質疑[A];邏輯教學·知識創(chuàng)新·素質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4 王雨田;;邏輯要現代化還是要唯演繹主義化?——略評唯演繹主義[A];邏輯教學·知識創(chuàng)新·素質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5 沈劍英;;能立三論[A];因明新探——首屆因明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3年
6 黃順基;;知識創(chuàng)新不能沒有邏輯[A];邏輯教學·知識創(chuàng)新·素質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7 蘇越;;論邏輯在知識創(chuàng)新中的作用[A];邏輯教學·知識創(chuàng)新·素質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8 阿旺丹增;;陳那新因明的論式支分探究[A];“中國名辯學與方法論研討會、道家與西方研討會、馮友蘭哲學思想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精選[C];1998年
9 周云之;;“因”的三相可以缺一嗎?[A];因明新探——首屆因明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3年
10 沈劍英;;關于《“因”的三相可以缺一嗎?》[A];因明新探——首屆因明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健平;不能缺少人文邏輯[N];浙江日報;2004年
2 記者楊陽;專家呼吁共同搶救因明[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王小寧;因明絕學,亟待搶救[N];人民政協報;2010年
4 陳愛華;略論邏輯的真、善、美[N];光明日報;2004年
5 劉偉;因明學的因三相論和它的邏輯意義[N];甘孜日報(漢文);2006年
6 潘國霖;呼喚全社會關注邏輯、語言[N];中國教育報;2003年
7 中山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 熊明輝;邏輯與認知[N];社會科學報;2002年
8 沈躍春;現代邏輯學及其發(fā)展趨勢[N];人民日報;2004年
9 ;搞哲學的人應當有較高的邏輯修養(yǎng)[N];光明日報;2000年
10 馬雷;傳統邏輯研究要有創(chuàng)新思想[N];光明日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李春勇;20世紀中國的邏輯爭辯與邏輯觀[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2 杜國平;“真”的歷程[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余俊偉;弗協調邏輯應用于道義邏輯的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馬亮;論卡爾納普的意義理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華程;言說的邏輯與沉默之域[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2 宋賽花;梁啟超的邏輯——方法論思想述評[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3 王居俠;邏輯語義視域中的真理[D];山西大學;2008年
4 張莉敏;悖論與數理邏輯的發(fā)展探析[D];河南大學;2003年
5 侯占香;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說與語言的淵源關系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6 寧莉娜;邏輯方法:在哲學的視野內[D];黑龍江大學;2001年
7 夏夢;金岳霖邏輯與邏輯系統思想述評[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8 賀壽南;互動中的理性人的歸納推理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賈國恒;盧卡西維茨多值邏輯及其與一些邏輯的比較[D];河南大學;2003年
10 張峻;金岳霖邏輯哲學思想探析[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8660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ljx/866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