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的求善功能
本文關鍵詞:邏輯的求善功能
【摘要】:邏輯學具有最本質的求真功能,同時還具有延伸出來的求善功能。提出并強調邏輯的求善功能,有助于提高溝通交際中的人文精神,有助于提高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有助于培養(yǎng)真正的邏輯精神,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間思想方式的溝通;同時對于研究先秦邏輯思想也可以提供一種新的理念支撐。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哲學院;
【關鍵詞】: 邏輯 邏輯真 倫理真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2008年度重大項目(08JJD720044);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10YJA72040002)
【分類號】:B81
【正文快照】: 邏輯學是研究推理有效性或論證有效性的工具性的思維科學。它除有毋庸置疑的、最本質的求真功能外,還具有提高人文精神的求善功能。邏輯學是求真的工具系統(tǒng)是毋庸置疑的。學習和運用邏輯學可以培養(yǎng)我們認識世界的方法,在自覺地運用邏輯的實踐中,體會邏輯的“現(xiàn)實性在它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張曉芒;;法律概念與開放系統(tǒng)[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2 張曉芒;鄭立群;;如何對待中國古代邏輯思想研究[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3 張曉芒;文化交往中的公理問題[J];南開學報;2005年03期
4 張曉芒;;從法律制度建設看邏輯的科學理性和人文理性[J];政法論叢;2009年04期
5 張曉芒;余奎;;法律論證中的邏輯理性[J];政法論叢;2010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張曉芒;;邏輯是一把“斧子”——什么是邏輯學和為什么要學習邏輯學[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2 張曉芒;;司法獨立與邏輯方法論的自治性[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年07期
3 張曉芒;;法律概念與開放系統(tǒng)[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4 王浩斌;王飛南;;實踐理性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創(chuàng)新精神[J];長沙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5 張傳新;;法律中的邏輯分析方法[J];甘肅社會科學;2008年05期
6 張曉芒;文化交往中的公理問題[J];南開學報;2005年03期
7 張曉芒;;比較研究的方法論問題——從中西邏輯的比較研究看[J];理論與現(xiàn)代化;2008年02期
8 別祖云,劉丹;實踐理性的合理化[J];探索;2003年04期
9 張曉芒;;從法律制度建設看邏輯的科學理性和人文理性[J];政法論叢;2009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曉芒;董華;;孔子“正名”思想的邏輯觀評價[J];云南社會科學;2010年02期
2 潘沁;邏輯真探討[J];廣西公安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3 許春亮;;淺談美術課程與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J];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4 蒲明;;淺析美術課程與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J];青年文學家;2009年03期
5 杜秀君;張芳;;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6 胡曉明;論中國懷鄉(xiāng)詩的人文精神[J];文史哲;1990年04期
7 盧英平;立法者·解釋者·游民[J];讀書;1994年08期
8 黃力之;“偶感”之感[J];文藝理論與批評;1995年05期
9 邵建;重建“人文”──人文雜志之一[J];文藝爭鳴;1995年06期
10 肖云儒;被拷問的中國人文精神[J];社科信息文薈;1995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善美;;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弘揚民族人文精神[A];跨世紀園丁工程論叢[C];2000年
2 陳偉軍;;叩響心靈的底音——古典文學教學與人文精神的重建[A];第一屆全國高校中國古代文學科研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3 孫維城;;宋韻:宋詞的人文精神與審美形態(tài)[A];2003年安徽省文學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4 羅陽富;;試論新聞報道與人文精神[A];貴州省寫作學會2004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陳穎川;吳明;劉建軍;吉建秋;;論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現(xiàn)代抉擇與人文精神的復歸[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6 王曉莉;;博物館如何體現(xiàn)人文精神[A];博物館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王恒;;科學普及應體現(xiàn)人文精神[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8 楊俊一;;生存方式的價值沖突與人文精神的反思[A];人學與現(xiàn)代化——全國第五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9 劉子龍;;窺彩色蠟染之一斑——現(xiàn)代蠟扎染研究[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上冊)[C];2002年
10 葉孟理;張沁文;;人文精神在創(chuàng)新教育中的作用[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評論員;重塑人文精神應順應時代發(fā)展[N];開封日報;2005年
2 孫秀忠;關于衡水人文精神的思考和探索[N];衡水日報;2008年
3 衡水學院 王金剛;關于培育衡水人文精神的思考[N];衡水日報;2008年
4 記者 孔穎;我市舉行新時期人文精神研討會[N];衡水日報;2008年
5 原淑琴;淺談人文精神與新科技[N];咸陽日報;2008年
6 黑龍江大學 徐玫;用人文精神引領科學教育[N];光明日報;2008年
7 樊曉勝 市政協(xié)常委、衡水市總工會副主席;大力培育具有鮮明特征的衡水人文精神[N];衡水日報;2008年
8 大同區(qū)教育局 高永福;教育中要全面滲透人文精神[N];大慶日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楊凈茹;讓“新唐山人文精神”之花昂然怒放[N];唐山勞動日報;2008年
10 孫小禮;追求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tǒng)一[N];人民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娜;人文精神的消隱與回歸[D];復旦大學;2010年
2 黃紅生;論虛擬技術的人文價值[D];東北大學;2008年
3 張利;宋代司法文化中的“人文精神”[D];河北大學;2008年
4 張利;宋代司法文化中的“人文精神”[D];河北大學;2008年
5 劉旭東;現(xiàn)代課程的價值取向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0年
6 吳笛;人文精神與生態(tài)意識[D];浙江大學;2004年
7 楊瑛;走向反思建筑設計學——建筑設計知識批判與重建[D];重慶大學;2004年
8 喬延鵬;自由、理性與創(chuàng)新[D];吉林大學;2005年
9 宋承祥;教育結構元視野中的高等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劉子貴;論“兩種文化”矛盾與人文精神的構建[D];吉林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三紅;先秦諸子散文的教學與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2 王慧;九十年代文學中人文精神的內在理路及具體呈現(xiàn)[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顏廷鳳;人文精神與師生關系的重建[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朱琳;歷史教學改革中的人文精神[D];重慶師范大學;2004年
5 牛福;我國人文精神對職業(yè)籃球運動員競技水平影響的理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張英楠;儒家文化在語文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xiàn)[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付永哲;中國人文精神與奧林匹克主義的整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王軍偉;人的理性與法律信仰的生成[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9 唐東陽;論中學物理教育中人文精神的體現(xiàn)[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蕭璐;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中國大陸傳媒與人文精神[D];四川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6625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ljx/662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