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哲學論》5.54-5.5423的再解讀
本文關鍵詞:《邏輯哲學論》5.54-5.5423的再解讀
更多相關文章: 真值函項 命題態(tài)度 判斷理論 邏輯圖像論
【摘要】:在傳統(tǒng)的思路中,維特根斯坦《邏輯哲學論》中5.54-5.5423的段落的有兩種解釋方式,一種是安斯康姆為代表的"本質"解釋,另一種是以肯尼為代表的"無意義"解釋,這兩種解釋方式都各有其長處及弊端,并沒有融貫地解決帶有命題態(tài)度詞的句子的解釋問題。這里將指出討論這部分碼段所要考慮到的一些基本的問題,并嘗試用一種更完善的解釋方式解讀這部分段落。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哲學院;哥本哈根大學媒介、認知與交流學院;
【關鍵詞】: 真值函項 命題態(tài)度 判斷理論 邏輯圖像論
【基金】:“南開大學博士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基金” “國家留學基金”資助
【分類號】:B81-05
【正文快照】: 《邏輯哲學論》5.54-5.5423碼段一直以來爭議頗多。J.O.Urmson將這一部分內容描述為“幾乎不可進入的晦濕段落”(apassage of almost impenetrable obscurity,[4],第102頁)。幾十年來語言哲學界特別是維特根斯坦研宄者們就這段相關于維特根斯坦的判斷理論、命題態(tài)度學說和真值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宜明;《邏輯哲學論》中的“世界”[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4期
2 王文朋;;試論《邏輯哲學論》中的對象理論[J];青春歲月;2013年22期
3 戚金霞;張學立;;邏輯的世界與世界的邏輯——《邏輯哲學論》中的世界建構[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11期
4 穆南珂;主體的消解與復歸──論《邏輯哲學論》的主體問題[J];哲學研究;1997年02期
5 江怡;《邏輯哲學論》中的實在論與本體論[J];哲學研究;1998年06期
6 杜漢生;“我”是誰——《邏輯哲學論》5.6譯句淺析[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5期
7 李菁;;《邏輯哲學論》思想結構之謎——從“語言的球(囚)籠”到“諸對象的邏輯建筑學”[J];哲學研究;2012年01期
8 晏玉榮;;《邏輯哲學論》的主旨是倫理的[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3期
9 王策;;“因果”與“邏輯”——對《邏輯哲學論》中“因果律”命題的解析[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10 張志平;;論《邏輯哲學論》的節(jié)奏性、簡單性與隱喻性:一種修辭學的解釋[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魏國方;論《邏輯哲學論》中不可言說之物的顯示[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5年
2 潘文全;論《邏輯哲學論》的邏輯空間[D];蘭州大學;2015年
3 孔慶旭;《邏輯哲學論》中的邏輯真問題探究[D];山西大學;2013年
4 李楠;語言之外:論維特根斯坦《邏輯哲學論》的形而上學[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5941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ljx/594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