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實質蘊涵“如果A那么B”的一些思考(英文)
本文關鍵詞:關于實質蘊涵“如果A那么B”的一些思考(英文)
更多相關文章: 實質蘊涵 主要問題 亞里士多德 思考 經典定義 自然語言 邏輯定義 合理性 隱喻 嘗試
【摘要】:這篇文章嘗試辯解布爾(亞里士多德式)邏輯中關于實質蘊涵的反直觀定義。主要問題是:自然語言和邏輯定義的"蘊涵"的隱喻之間的聯(lián)系是什么?為了更好地理解該定義和避免一些潛在的困惑,本文呈現(xiàn)出不同論點,并論述了"A→B"的經典定義的合理性。
【作者單位】: "盧西安布拉加"錫比烏大學計算機與電氣工程系;
【關鍵詞】: 實質蘊涵 主要問題 亞里士多德 思考 經典定義 自然語言 邏輯定義 合理性 隱喻 嘗試
【分類號】:B81
【正文快照】: The main aim of this short paper is to“understand”why material implication A→B(if A then B)is defined according to Table 1.One question is:why it is defined in this manner and not in another one?This is the most debated Boolean function from the 24pos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萬年;;“實質蘊涵”是“如果,則”的邏輯抽象嗎?[J];思維與智慧;1990年01期
2 李建華;實質蘊涵之我見[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3 李建華;實質蘊涵刻畫推理的思考[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4 李志紅;田燦;;淺析實質蘊涵的優(yōu)越性[J];商品與質量;2011年S4期
5 張小燕;現(xiàn)代邏輯的“實質蘊涵”與日常思維的“如果,則”──邏輯的認知觀念的一種更新[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3期
6 王健平;自然語言中的實際蘊涵推理[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5年02期
7 柯華慶,梁慶寅;論實質蘊涵、形式蘊涵與邏輯蘊涵[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S1期
8 柯華慶,梁慶寅;論實質蘊涵、形式蘊涵與邏輯蘊涵[J];學術研究;2002年06期
9 李娟;試論“實質蘊涵”的真值及其意義[J];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10 孫培福;再議“實質蘊涵怪論”[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袁正校;何向東;;實質蘊涵“怪論"新探[A];1997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7年
2 郭世銘;;空概念、零公式與實質蘊涵——答《邏輯研究中有待澄清的若干問題》[A];1995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5年
3 張留華;;第奧多魯、費羅與皮爾士[A];2003年邏輯研究專輯[C];2003年
4 趙總寬;;三個異于實質蘊涵的條件詞[A];1993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3年
5 林邦瑾;龔啟榮;;充分條件與制約關系[A];貴州省科學技術優(yōu)秀學術論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6 王思敏;;“什么是X?"與“X是什么?”——兩種句式的本質差別[A];2005年邏輯研究專輯[C];2005年
7 陳聲柏;;先秦名學思想的思維特征——與亞里士多德范疇理論的比較[A];邏輯研究文集——中國邏輯學會第六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8 莫紹揆;;傳統(tǒng)邏輯與數(shù)理邏輯[A];邏輯學文集[C];1978年
9 郁慕鏞;;關于三段論的幾個理論問題[A];1996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6年
10 黃華新;;芝諾悖論淺析[A];邏輯研究文集——中國邏輯學會第六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黑龍江大學 寧莉娜;論邏輯方法拐點上的哲學動因[N];光明日報;2007年
2 彭漪漣;邏輯科學需要進行系統(tǒng)反思[N];光明日報;2006年
3 熊明輝 中山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從普遍性追求到個性研究的興起[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上海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 柳延延;講道理是一件挺難的事(上)[N];解放日報;2010年
5 寧莉娜;從非日常思維的價值維度看邏輯方法的走向[N];光明日報;2004年
6 鄧曉芒 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黑格爾辯證法為形式邏輯奠基[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張立娜;個體詞的邏輯語義[D];清華大學;2007年
2 郭建萍;真與意義的融合與分離之爭的邏輯探究[D];山西大學;2012年
3 張力鋒;模態(tài)邏輯和本質主義[D];北京大學;2004年
4 龍小平;可能世界中的名稱和同一性[D];西南大學;2007年
5 王建魯;《名理探》比較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6 余俊偉;弗協(xié)調邏輯應用于道義邏輯的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聶大海;語言指稱的同一性與必然性[D];吉林大學;2011年
8 劉張華;大衛(wèi)·劉易斯模態(tài)哲學思想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9 張文琴;反事實條件句和大衛(wèi)·劉易斯的邏輯哲學[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志芳;蘊涵問題探析[D];河南大學;2002年
2 田燦;蘊涵理論與邏輯學發(fā)展關系研究[D];河北大學;2013年
3 盛作國;蘊涵理論研究[D];貴州大學;2008年
4 李宇寧;同一律及矛盾律的中西比較研究[D];燕山大學;2009年
5 梁瑞春;亞里士多德論辯思想及其邏輯價值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楊軍;弗雷格求真思想的啟迪[D];山西大學;2006年
7 朱力超;邏輯視野內的因果關系探析[D];黑龍江大學;2011年
8 侯占香;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說與語言的淵源關系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9 史t,
本文編號:5850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ljx/585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