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百年誕辰紀念大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側(cè)記
[Abstract]:In commemoration of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the famous philosopher and logic scientist of our country, the philosoph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academic foundation of the Jin-in-lin held a commemorative meeting and an academic seminar from 24 to 26 August this year. At the commemorative meeting, the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Mr. Hu, made a written statement. The central content of the statement is the question of how to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Mr. Kim's philosophy. He sai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Mr. Kim's philosophy has a transformation process. He's making a mark.
【分類號】:B81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長華;;援道入儒 外道內(nèi)儒——汪曾祺品人散文中的立人理想[J];湖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2 何向東;王磊;;中西哲學因果關(guān)系研究的回顧及其啟示[J];哲學研究;2010年02期
3 孟祥海;;大師與個性學生[J];可樂;2010年04期
4 葉輝;;這些泰斗有點迂[J];學習博覽;2010年02期
5 佚名;;簡單有趣金岳霖[J];教師博覽;2010年02期
6 陳嘉明;;從語言現(xiàn)象學看中國傳統(tǒng)哲學現(xiàn)代化問題[J];哲學動態(tài);2010年01期
7 其昌;;建筑家的眼睛 詩人的心靈 多情才女林徽因[J];文史博覽;2010年04期
8 劉東黎;;民國第一美女林徽因[J];文史博覽;2010年04期
9 岳書彩;;林徽因:上帝也有動心時[J];紀實;2010年04期
10 綜合;;你是人間四月天[J];幸福(悅讀);2010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向佐群;;環(huán)境協(xié)同論與老莊哲學的解讀與同構(gòu)[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王樹人;;有關(guān)中西思想文化比較研究的幾個基本問題——以魯迅、胡適、陳寅恪、金岳霖、馮友蘭為例[A];全國外國哲學學術(shù)研討會——紀念“蕪湖會議”暨“兩學會”成立30周年論文集[C];2008年
3 吳曉番;;張東蓀對傳統(tǒng)認識論的批判與擴展[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青年學者文集)[C];2008年
4 閔仕君;;論牟宗三先生的道德形上學建構(gòu)[A];《國學論衡》(第四輯)[C];2007年
5 王向清;;“智慧”說與學術(shù)層面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A];毛澤東研究總第2輯2007年第1輯[C];2007年
6 關(guān)興麗;;試論邏輯學對和諧社會中民主的支撐作用[A];第二屆海峽兩岸邏輯教學學術(shù)會議專輯[C];2006年
7 宛小平;;美學和中國美學——兼與章啟群先生商榷[A];美學在中國與中國美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劉培育;;寫在前面[A];第三次金岳霖學術(shù)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冷溶;;紀念金岳霖先生,努力推動我國哲學研究事業(yè)的發(fā)展——在金岳霖誕生11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A];第三次金岳霖學術(shù)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邢賁思;;學習金岳霖在政治上學術(shù)上不斷追求進步的精神——在金岳霖先生誕生11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A];第三次金岳霖學術(shù)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嘉明 廈門大學哲學系;從語言現(xiàn)象學看中國傳統(tǒng)哲學現(xiàn)代化問題[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復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 俞吾金;“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嗎[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中國社會科學院常務副院長 王偉光;學習艾思奇的科學治學精神[N];人民日報;2010年
4 北京學者 秋風;胡適“回家”與文化和解[N];東方早報;2010年
5 郭沂;重建形上學的中國路徑[N];光明日報;2010年
6 袁躍興;“涉梅”圖書點“情”成“金”?[N];工人日報;2009年
7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 李維武;重建歷史感與中國哲學史研究創(chuàng)新[N];光明日報;2009年
8 鐘華;把一甲子的思想珍珠串起來[N];科學時報;2009年
9 北京大學哲學系 馮國瑞 安徽大學政治學系 沈素珍 安徽大學哲學系 錢耕森 南開大學哲學系 周德豐 杜運輝;張岱年哲學思想研究[N];光明日報;2009年
10 哲學所 李景源;學風是科研的生命[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陳隆升;語文課堂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2 王喜旺;學術(shù)與教育互動[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林孝f,
本文編號:25031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ljx/2503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