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專名的涵義與指稱
本文選題:專名 + 涵義; 參考:《自然辯證法通訊》2002年05期
【摘要】:相對于專名的涵義與指稱這一問題 ,作者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討論 :(1)從歷史看 ,圍繞著專名有無涵義這一關鍵問題 ,主要有“摹狀詞說”與“歷史因果命名說”兩種觀點。這兩種觀點并非完全對立的 ,而是互補的。 (2 )所謂專名的涵義 ,就是專名的使用者所理解的該專名所指對象的屬性 ;一般地說 ,專名的任務就是給對象命名 ,但在命名的過程中也不排除描述的成份 ,所以 ,有時專名與摹狀詞之間的區(qū)分也并非絕對的。 (3)關于專名的指稱 ,不應理解為對象本身 ,而應理解為專名的使用者認識中的專名的所指對象
[Abstract]:Relative to the meaning and reference of the proper name, the author discusses it from three aspects: (1) from the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it revolves around the key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proper name has the meaning or no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viewpoints: description theory and historical causality naming theory. These two views are not completely opposite, but complementary. (2) the meaning of the so-called proper name is the attribute of the object to which the proper name refers as understood by the user of the proper name; generally speaking, the task of the proper name is to name the object, but in the process of naming it does not exclude the element of description, So sometime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roper names and descriptions is not absolute. (3) allegations of proper names should not be understood as the object itself, but as the object of the proper name in the knowledge of the user of the proper name.
【作者單位】: 華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邏輯哲學專題研究”(0 1CZX0 0 6 )成果之部分
【分類號】:B8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東;;信念語境下的專名意義機制——以“信念之謎”為例[J];唯實;2011年07期
2 魏燕俠;;論弗雷格的殘篇《論邏輯的普遍性》[J];福建農(nóng)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3 訾其倫;;荀子與墨家正名論之比較[J];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4 譚智奇;;探析邏輯哲學“不是什么”和“是什么”[J];傳承;2011年21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俞穎杰;;達米特論指稱和涵義[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博士卷)[C];2008年
2 張燕京;;論達米特對于弗雷格意義理論的繼承與發(fā)展[A];邏輯與認知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張燕京;;達米特發(fā)展弗雷格意義理論的基本路徑[A];2004年邏輯研究專輯[C];2004年
4 張立英;周北海;;基于主謂項涵義聯(lián)系的概稱句推理的幾個邏輯[A];2004年邏輯研究專輯[C];2004年
5 駱風和;;墨家“殺盜非殺人”的命題是否是偷換了概念[A];中國邏輯思想論文選(1949—1979)[C];1980年
6 田立剛;;關于先秦名辯學中“理”范疇的探討[A];“中國名辯學與方法論研討會、道家與西方研討會、馮友蘭哲學思想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精選[C];1998年
7 劉邦凡;;關于“邏輯”涵義研究之管窺[A];邏輯研究文集——中國邏輯學會第六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8 毛翊;;關于名字涵義的邏輯[A];1996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6年
9 柴生秦;;論弗雷格的同一性難題[A];2000年邏輯研究專輯[C];2000年
10 李文健;;形式化的涵義及其認識論本質(zhì)[A];1993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聶大海;語言指稱的同一性與必然性[D];吉林大學;2011年
2 周允程;第一人稱信念的哲學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3 薄謀;新弗雷格算術的一致性和解釋性[D];復旦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蓉;試論弗雷格的意義理論[D];蘇州大學;2009年
2 李娟;摹狀詞理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顏中軍;弗雷格疑難與認知價值差異[D];湘潭大學;2007年
4 南麗瓊;弗雷格的意義理論探討[D];黑龍江大學;2009年
5 楊興杰;斯特勞森的摹狀詞理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張姣姣;弗雷格涵義理論研究[D];燕山大學;2010年
7 梁義民;試論名稱所指的確定[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8 范貴云;克里普克的專名理論[D];蘇州大學;2010年
9 和寶珍;淺析弗雷格的真值理論[D];西南大學;2007年
10 張佳一;名稱描述理論和歷史因果理論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0515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ljx/2051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