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通達:用可能世界理論解釋虛構與現(xiàn)實的關系
本文選題:可能世界 切入點:實在世界 出處:《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可能世界理論最早由萊布尼茨提出,在近二十年擴展到其他領域,文藝學界對此反應最為熱烈,希望借此重新解釋虛構與現(xiàn)實的關系。通過詳細定義實在世界、可能世界、不可能世界的存在方式,描述了虛構敘述世界與這三個世界的聯(lián)系:虛構世界的基礎語義域是可能世界,一邊寄生于實在世界,另一邊可以卷入不可能世界。"三界通達"是敘述的基本特征,由此出發(fā)可以解決一系列文藝學的理論難題。
[Abstract]:It is possible that the theory of the world was first put forward by Leibniz and extended to other fields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The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responded most enthusiastically to it, hoping to reinterpr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ction and reality. Through the detailed definition of the real world, the possible world. The way in which the impossible world exists, describ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ctional narrative world and these three worlds: the basic semantic domain of the fictional world is the possible world, while parasitic on the real world. The other side can be involved in the impossible world. "three realms" i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narration, from which a series of theoretical problems of literature and art can be solved.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基金】:四川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重大項目“廣義敘述學的理論基礎及其在各種媒介中的應用”(skqy201301)
【分類號】:B8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劉帥;程夢詩;;“可能世界”理論視野中的武俠世界[J];理論觀察;2009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靜茹;花鳥畫經(jīng)典圖式的傳承與開拓[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2 余軍成;;指示詞理論述評[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3 黃楊;;“商羊舞”探微[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4 溫百秋;;格式塔心理學在圖形設計中的實踐研究[J];包裝世界;2011年03期
5 黃華靜;建筑視覺美模式初探[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年04期
6 張文琴;;從歷史因果的名稱理論看先秦儒家名學思想[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9期
7 劉亞祿;設計信息的闡釋與擴充[J];常熟高專學報;2004年05期
8 李明慧;;也談專有名詞的翻譯[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12期
9 白易梅;王誠浩;;閃耀的視覺語言——淺談光在繪畫中的運用及藝術效果[J];大家;2010年24期
10 劉冬巖;賀成立;;基于視覺思維的視角解讀兒童畫[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東;論自覺誤讀[D];中央美術學院;2010年
2 聶大海;語言指稱的同一性與必然性[D];吉林大學;2011年
3 卓立;歷史相對主義的脈絡[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孫振濤;3D動畫電影研究:本體理論與文化[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何松旭;為什么需要道德?[D];浙江大學;2011年
6 栗永清;學科·教育·學術:學科史視野中的中國文學學科[D];復旦大學;2010年
7 劉張華;大衛(wèi)·劉易斯模態(tài)哲學思想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8 周旭;“崩壞與重建”[D];中國美術學院;2011年
9 曾四凱;塞蒂尼亞諾的智者[D];中國美術學院;2011年
10 鄒明灼;歸納在知識建構中的認知作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東梅;高等師范美術教育現(xiàn)狀研究與對策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俊元;視知覺理論下的精神專科醫(yī)院VI設計研究[D];東華大學;2009年
3 趙丹燕;塑造與突圍[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薛貴清;不似之似[D];河南大學;2011年
5 楊曉楠;超現(xiàn)實主義攝影的視覺探析[D];河南大學;2011年
6 扶聃;巴楚圖韻 歷久彌新[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7 顧夢如;“目識心記”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8 武嵐;論線條在現(xiàn)代陶瓷雕塑中的價值體現(xiàn)[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1年
9 劉祥;論柴燒的過程美[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1年
10 何雄就;“偶然”邏輯特性的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馮棉;“可能世界”概念的基本涵義[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6期
2 陳偉,劉曉紅;論可能世界語義學的主要哲學問題[J];社會科學輯刊;1998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建軍;;邏輯行動主義方法論構圖[J];學術月刊;2008年08期
2 徐敏;;虛構、指稱與非存在——為真難題及其解決方案[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7年12期
3 鄭惟厚;;你這是什么邏輯[J];中國統(tǒng)計;2008年06期
4 湯銘鈞;;論佛教邏輯中推論前提的真實性問題[J];邏輯學研究;2009年01期
5 柴生秦;;對虛概念的新認識[J];思維與智慧;1988年05期
6 王軍風;;古德曼的新歸納之謎不能成立[J];哲學動態(tài);1989年12期
7 劉葉濤;;論“道德悖論”作為一種悖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8 黃根生;;維特根斯坦《邏輯哲學論》要旨述評[J];現(xiàn)代交際;2011年03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王啟義;;從形式語意論到二維模態(tài)語意論[A];第三次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本文編號:16044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ljx/1604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