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話語體系:現(xiàn)實邏輯與中國問題
本文選題:哲學話語體系 切入點:現(xiàn)實邏輯 出處:《理論視野》2016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1978年以來,在我國哲學研究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領(lǐng)域,基本上可以概括出三種研究范式。第一種是文本解讀派。相當長一段時間內(nèi),我們哲學研究工作者要搞學問,首先要讀文本,不讀文本,那就不是搞學術(shù)。文本解讀逐漸成為一種熱潮。第二種研究范式是"以西解馬"派。我們中國的專家學者把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說置于他們當年所在的西方的歷史背景和社會條件中來思考,以此來重新解釋馬克思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也引起了大家的關(guān)注。第三
[Abstract]:Since 1978, there have been basically three research paradigms in Chinese philosophical studies,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Marxist philosophy. The first is textual interpretation. For quite a long time, we philosophical researchers have to engage in learning. First of all, we should read the text, not the text, then it is not academic. The text interpretation is gradually becoming a kind of upsurge. The second kind of research paradigm is the "west interpretation horse" school. We Chinese experts and scholars put Marx, Engels' theory was put into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social conditions of the West to reinterpret Marxist philosophy and Marxist philosophy.
【作者單位】: 中央黨校;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
【分類號】:B81-0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方;;哲學話語略論[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2 謝維營;論哲學話語的歷史流變[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3 馬天俊;;哲學話語的“邏輯”——范例分析[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5年06期
4 鄭東;;哲學話語、哲學分類與哲學學術(shù)性——由一篇哲學論文讀出的感覺與問題[J];學術(shù)界;2006年02期
5 張健;;哲學話語的演進及哲學的時代意蘊[J];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9年05期
6 龔群;為著人文精神的重建,重構(gòu)現(xiàn)代哲學話語[J];天津社會科學;1999年06期
7 羅安憲;中國哲學話語系統(tǒng)的現(xiàn)代轉(zhuǎn)換[J];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8 何蔚榮;;哲學話語的失位與復(fù)歸[J];社會科學輯刊;2007年02期
9 豐曉海;一種原創(chuàng)性的探索——讀張一兵《回到馬克思——經(jīng)濟學語境中的哲學話語》[J];江蘇社會科學;2000年03期
10 鄧聯(lián)合;;從史官話語到哲學話語——《老子》文本兩種常見句法的思想釋義[J];江海學刊;2012年06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本報記者 王瑋;主旋律圖書的模樣[N];光明日報;2000年
2 胡大平;回到馬克思是真正理解馬克思的開端[N];中華讀書報;2001年
3 汝信(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找尋通向結(jié)果的道路[N];光明日報;2001年
4 申華平(北京理工大學設(shè)計系);無名者的設(shè)計史[N];中國圖書商報;2003年
5 吳靜;馬克思主義當代性建設(shè)的歷史課題[N];人民日報;2001年
6 張白;《回到馬克思》激起學術(shù)界新浪[N];中國教育報;2001年
7 楚驚鴻;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新研究[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何健;“心”的哲學話語隱喻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5733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ljx/1573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