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邏輯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本文關鍵詞: 辯證矛盾 形式邏輯 辯證邏輯 具體概念 邏輯矛盾 邏輯研究 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內(nèi)涵 語詞表達 對立統(tǒng)一 出處:《文史哲》1995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1.辯證邏輯也必須承認具有種屬關系的概念,其內(nèi)涵與外延之間是“反變律”而不是“正變律”;2.把范疇分為一些是流動的,另一些是固定的,這種劃分是不科學的。辯證邏輯應用的也是相對確定的范疇,是用相對確定的范疇建立起來的科學體系;3.辯證矛盾與邏輯矛盾是兩類不同性質(zhì)的矛盾,因而表述它們的公式是不一樣的,不能把“P并且非P”作為辯證矛盾的公式;4.不能僅從語形上識別一個語詞表達的是抽象概念還是具體概念,應當結合語義和語用來識別。為此,必須通過充分揭示概念內(nèi)容的一系列判斷,才能給我們提供識別某一語詞表達的是何種概念的可靠依據(jù)。
[Abstract]:1. Dialectical logic must also recognize the concept of a generic relationship, in which there is a "reverse law of variation" rather than a "positive law" between its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2. The categorization of categories is fluid, while others are fixed, This kind of division is unscientific. Dialectical logic applies the category of relative certainty, and it is a scientific system established from the category of relative certainty. 3. Dialectical contradiction and logical contradiction are two kinds of contradictions of different nature. Therefore, the formulas used to express them are different, and "P and non-P" cannot be regarded as a dialectical contradiction formula. (4) A word can not be identified only from its form as an abstract concept or a concrete concept, but should be recognized by combining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nly by fully revealing a series of judgments of the conceptual content can we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for us to identify what concept is expressed in a given word.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哲學系
【分類號】:B8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顯元;不應滿足于“客觀實在”這一抽象的規(guī)定——談談有關物質(zhì)概念的幾個問題[J];江淮論壇;1980年05期
2 杜汝楫;辯證矛盾不是“A并且非A”[J];哲學研究;1980年01期
3 謝洪欣;是區(qū)分兩類不同的矛盾還是區(qū)分兩種不同的邏輯?[J];哲學研究;1980年01期
4 朱志凱;略論邏輯矛盾[J];哲學研究;1980年01期
5 韓鐵穩(wěn);關于邏輯矛盾的幾個問題[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6 林邦瑾;“矛盾”命題的無矛盾形式[J];哲學研究;1981年01期
7 張桂岳,張世珊;試論抽象概念向具體概念轉化的根據(jù)[J];哲學研究;1981年08期
8 朱志凱;邏輯矛盾與辯證矛盾[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06期
9 金順福;;邏輯矛盾和辯證矛盾[J];江漢論壇;1981年04期
10 徐元瑛;論辯證思維的概念(下)[J];河北學刊;198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總寬;;略論邏輯矛盾和辯證矛盾問題[A];邏輯學文集[C];1978年
2 趙總寬;;略論辯證邏輯的范疇體系[A];全國邏輯討論會論文選集[C];1979年
3 楊學淵;;辯證命題的語形、語義和語用分析[A];1993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3年
4 桂起權;;開放 客觀 求真——喜讀張建軍、黃展驥合著《矛盾與悖論研究》[A];1993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3年
5 趙總寬;;一部有獨到見解的邏輯專著——評曹祖明著《辯證矛盾與邏輯矛盾》[A];1993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3年
6 賀善侃;;論思維具體原則[A];1994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4年
7 陳自立;桂起權;;辯證邏輯公理系統(tǒng)DLA及DLB[A];1995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5年
8 傅殿英;;“具體概念”辨析——兼評辯證邏輯研究中對概念的劃分[A];1995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5年
9 沈躍春;;論悖論與詭辯——兼評邏輯界部分學者的悖論觀[A];1995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5年
10 張金成;;變換經(jīng)典邏輯的時空——《數(shù)理辯證邏輯導論》讀后[A];1996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星子;誰來占領農(nóng)村住房大市場[N];青海日報;2000年
2 張壽越;騰龍洞探秘[N];中國礦業(yè)報;2001年
3 黃楠森;樹立中華民族實體概念的力作[N];中華讀書報;2001年
4 張敬革;轉動循環(huán)經(jīng)濟“魔方” 走出資源枯竭困境[N];中國環(huán)境報;2002年
5 金忠明;換一種眼光看世界[N];中國教育報;2002年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審查決定選登[N];中國知識產(chǎn)權報;2002年
7 龔汝富;古代的“法”與“情”[N];人民法院報;2003年
8 葉秀山;哲學何所“思”[N];人民日報;2003年
9 岳紅記 高廣元;正確理解發(fā)展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chǎn)業(yè)的內(nèi)涵[N];陜西日報;2003年
10 ;關注身邊的“潛馬加爵”問題[N];四川日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徐陽春;關于虛詞“的”及其相關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2 張靜;視頻信息檢索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迪;我國教師教育技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2 金光虎;論行政指導的法律控制[D];延邊大學;2003年
3 唐其敏;英語經(jīng)濟語篇中的隱喻[D];重慶大學;2003年
4 顏偉明;如何運用多媒體優(yōu)化初中物理概念教學[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5 郝旭東;次協(xié)調(diào)邏輯初探[D];河南大學;2004年
6 楊如月;寓新思想于舊形式:比較視野中的《神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7 梁綢;論中國傳統(tǒng)年畫在二十世紀的演變[D];中央美術學院;2004年
8 胡娟;馮契具體真理觀探析[D];湘潭大學;2004年
9 王新建;“三個代表”概念闡義[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10 葉偉龍;聯(lián)合辦學中國有資產(chǎn)監(jiān)管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5540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ljx/1554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