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縮肛門的好處_《山西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本文關鍵詞:真之收縮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山西大學》 2015年
金岳霖真之思想探析
王瀾蒙
【摘要】:金岳霖是中國對邏輯哲學進行系統(tǒng)深入探討的第一人,對“真”的思想的研究是金岳霖邏輯哲學思想非常重要的內容,他的真的思想都囊括在他的三本主要著作中,分別是《邏輯》、《知識論》、《論道》。其中,《邏輯》這本書主要側重于研究必然的理,與他的先天知識理論相對應;《知識論》這本書主要側重于研究理如何可能,與后驗知識相對應;而《論道》這本書主要側重于研究固然的理,與先驗知識相對應。在此基礎上,本文具體闡述了金岳霖先生三種關于真的思想,即必然的真、符合的真、道。一、關于金岳霖真即必然的思想。金先生認為,邏輯的實質是必然,邏輯系統(tǒng)的實質是必然,邏輯真也是必然。二、關于金岳霖真即符合的思想。金先生明確提出,真即符合,進一步提出了符合說、符合的標準、所謂、時空性與超時空性。三、關于金岳霖真即道的思想。金先生認為,真即道,而道是式——能,進而分析道、式——能。金岳霖先生通過歸納、類比的方法對邏輯真進行研究,他對于邏輯真的研究并不是片面的,他站在在不同的角度,對邏輯真給出了三種不同的定義,體現(xiàn)了他對于邏輯真的追求是無盡的。我們不僅要學習他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學習他的研究方法,并把這些方法應用到以后的研究當中。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B81-0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楊生照;;邏輯·境界·知識——試論馮友蘭與金岳霖哲學思想的異同[J];齊魯學刊;2011年03期
2 黃敏;;《邏輯哲學論》中的真理概念[J];世界哲學;2008年06期
3 朱曉佳;;金岳霖“窮盡可能”的“必然”觀——與維特根斯坦“重言式”的比較[J];哲學動態(tài);2012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紅;;歐美20世紀語言哲學與當代語言學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2 王列生;知識增長的四種方式[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3 喻敏;;證據(jù)學問題的語言哲學初步思考[J];北大法律評論;2001年02期
4 朱曉喆;;自然人的隱喻——對我國民法中“自然人”一詞的語言研究[J];北大法律評論;2001年02期
5 帥國文;論金岳霖歸納思想的發(fā)展過程[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6 趙承壽;;裁判事實的概念和幾個相關的認識論問題[J];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2002年00期
7 童慶平;洪民富;;基于政治認同的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J];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8 肖福平;;洛克的語言定義及其有限性特征探究[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9 蔣正峰;;塔爾斯基(T)型等值式成立嗎?[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4年10期
10 劉甲庫;楊雪晶;;學人錢稻孫的圖書館履痕述略[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于化民;;“一二一”運動中的西南聯(lián)大教授會與教授們[A];知識分子與近現(xiàn)代中國社會[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芳;跨語際文學實踐中的多元文化認同[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卓立;歷史相對主義的脈絡[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郭燕;思想與語言的自然化[D];復旦大學;2011年
4 王棟;戴維森意義理論之鏡中的語言與實在[D];吉林大學;2012年
5 杜國平;“真”的歷程[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趙承壽;論司法裁判中的事實問題[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彭文釗;俄語語言世界圖景的文化釋義性研究:理論與方法[D];黑龍江大學;2002年
8 王艷秋;戴震重知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安道玉;論意識與意義[D];復旦大學;2004年
10 徐積平;實用主義與實踐唯物主義[D];蘇州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婷;論政府治理創(chuàng)新中的公民網(wǎng)絡參與[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林康廷;論奎因自然主義認識論[D];吉林大學;2011年
3 張文斐;動態(tài)意義觀下中國古典詩詞的翻譯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毛家驥;論胡塞爾的邏輯現(xiàn)象學[D];西南民族大學;2011年
5 徐彬;奎因邏輯真理思想探析[D];山西大學;2011年
6 曹樹真;論教育的不確定性[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7 宋榮;反常與理論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8 貢巧麗;藝術中的技術之思[D];河北師范大學;2002年
9 張紹友;迷霧中的“意義”[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10 施群麗;真之收縮論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第四屆金岳霖學術獎開始申報[J];哲學動態(tài);2005年04期
2 貢華南;;徘徊于意義與意味之間——金岳霖哲學的張力與境界[J];學術月刊;2007年08期
3 周建國;;金岳霖軼事[J];鐘山風雨;2009年01期
4 宛小平;;金岳霖《知識論》中的“美”論思想[J];哲學動態(tài);2009年12期
5 ;第五屆“金岳霖學術獎”評選結果揭曉[J];哲學研究;2010年11期
6 熊建文;;金岳霖 寧在水果攤上唱歌 不在政府部門拍馬[J];國學;2013年08期
7 周禮全;《論“所以”》中的幾個主要問題[J];哲學研究;1961年05期
8 劉培育;金岳霖學術思想討論會將于十月舉行[J];哲學研究;1985年06期
9 章紹武;金岳霖學術思想討論會綜述[J];哲學研究;1986年01期
10 ;來函照登[J];哲學研究;1987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繩;;紀念金岳霖 學習金岳霖——在金岳霖學術思想討論會開幕式上的講話[A];金岳霖學術思想研究——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1985年
2 張建軍;;論金岳霖哲學思想發(fā)展歷程中的四次重大轉折[A];第三次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樂逸鷗;天空;;1995-2005年金岳霖思想研究論著索引[A];第三次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趙訪熊;;金岳霖同志學于斯教于斯——在金岳霖學術思想討論會開幕式上的講話[A];金岳霖學術思想研究——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1985年
5 周禮全;;金岳霖同志的哲學體系——在金岳霖學術思想討論會開幕式上的講話[A];金岳霖學術思想研究——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1985年
6 張岱年;;憶金岳霖先生[A];金岳霖學術思想研究——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1985年
7 劉邦富;;對金岳霖哲學體系的初步認識[A];金岳霖學術思想研究——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1985年
8 袁偉時;;金岳霖哲學思想性質辨析[A];金岳霖學術思想研究——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1985年
9 胡偉希;;金岳霖認識論的若干問題[A];金岳霖學術思想研究——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1985年
10 倪鼎夫;;金岳霖教授的治學態(tài)度和治學方法[A];金岳霖學術思想研究——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198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筠泉;[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2 楊建民;[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
3 早報特約記者 河西;[N];東方早報;2005年
4 盧蓮 (書評人);[N];中國圖書商報;2011年
5 記者 李瑞英;[N];光明日報;2005年
6 高山杉;[N];東方早報;2012年
7 記者 王宏宇;[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8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師 唐小兵;[N];東方早報;2012年
9 林可濟;[N];中華讀書報;2010年
10 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 馮棉;[N];社會科學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杜國平;“真”的歷程[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鋒;金岳霖的“自然”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鞏遐;金岳霖思維三律思想述評[D];西南大學;2007年
3 王瀾蒙;金岳霖真之思想探析[D];山西大學;2015年
4 鄧偉;金岳霖歸納思想述評[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方海珍;金岳霖知識論探析[D];南昌大學;2005年
6 王欣;金岳霖演繹邏輯思想探析[D];黑龍江大學;2011年
7 陳悅鈴;金岳霖“能—動”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8 董方潔;金岳霖天人關系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9 張峻;金岳霖邏輯哲學思想探析[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馮彥波;金岳霖邏輯思想研究[D];河南大學;2004年
本文關鍵詞:真之收縮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543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ljx/154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