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析取等值式及其相關邏輯問題的學術對話
本文關鍵詞:一個析取等值式及其相關邏輯問題的學術對話
更多相關文章: 動物 有效模式 推理規(guī)則 析取 等值式 真語句 肯定前提 邏輯問題 當且僅當 復合命題
【摘要】:在學術研究中,馬雷通過電子郵件向張建軍、翟玉章和杜國平①三位邏輯學專家請教了一個析取等值式問題,引發(fā)了一場討論。其中涉及的相關邏輯問題非常重要,也十分有趣。在問答之前和問答過程中,問答專家對問答結果的公開發(fā)表并無心理準備,所以在問答中都是率性而寫,并沒有仔細斟酌和修改。只是問答完成到一個階段后,馬雷無意中發(fā)現(xiàn),問答已經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問答鏈,建議整理出來,以"原生態(tài)"形式發(fā)表,作為邏輯學、問題學和語言學研究的一個基礎文本,得到其他參與專家的支持。為保存"原生態(tài)",對于第二輪的意見或評論只在注釋中注明。從這種原初形式的討論中,我們可以看到,專家的一次性思維,即不是經過兩次以上的反復思維,可能在嚴謹中出現(xiàn)不嚴謹,在正確中出現(xiàn)錯誤。對象、邏輯、問題和語言本身的復雜性或歧義以及人的思維本身的復雜性可能導致不同專家對同一問題的理解出現(xiàn)歧義或解答上的差異。本問答的意義并不在于提出一種驚世駭俗的觀點,而是在于表明,通過一種原初問答鏈,我們有可能透視問題提出機制、觀點展示機制、答案糾錯機制和知識增生機制,而通過電子郵件形式進行小范圍學術討論的可行性也因此增加一個典型案例。基于此,我們愿意將問答內容分類展示如下,供方家參考。
【作者單位】: 東南大學人文學院;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社會科學院邏輯研究所;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
【分類號】:B812
【正文快照】: 一、馬雷與張建軍的問答馬雷(以下簡稱“馬”):我們能不能說“A∨B∨C永真,當且僅當A∨B永真或者A∨C永真”?A、B、C代表單一命題和代表復合命題對于這個論斷有區(qū)別嗎?張建軍(以下簡稱“張”):不知這個問題是針對何具體問題提出的。“A∨B∨C永真,當且僅當A∨B永真或者A∨C永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建軍;;從形式蘊涵看“實質蘊涵怪論”——怪論定理之“反例”化解路徑新探[J];學術研究;2012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新良;袁毓林;;面向計算的漢語動詞蘊涵關系研究和型式庫建設[J];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1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田燦;蘊涵理論與邏輯學發(fā)展關系研究[D];河北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張建軍;也談傳統(tǒng)演繹邏輯與經典邏輯演算的關系——兼與杜岫石、林邦瑾等同志商榷[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1期
2 柯華慶,梁慶寅;論實質蘊涵、形式蘊涵與邏輯蘊涵[J];學術研究;2002年06期
3 程仲棠;;關于“蘊涵怪論”及其反例[J];學術研究;2011年08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鳳華;楊群;張慶林;湯永隆;;條件推理中的二元效應初探[J];心理科學;2008年06期
2 歐陽丹彤,劉敘華;關于strong形RUE-NRF歸結的反倒[J];計算機學報;1994年05期
3 林尚垣;;謂詞邏輯推理與機器證明[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4期
4 霍書全;;推理關系形式化產生的問題及哲學思考[J];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5 麻昌貴;;“在愚人節(jié)里”的故事不能說明聯(lián)言判斷原理——與彭漣漪、余式厚先生商榷[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8期
6 于西昌;譚桂梅;張興芳;;連續(xù)值命題邏輯系統(tǒng)中公式的條件概率真度[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9年28期
7 譚桂梅;于西昌;;G銉del命題邏輯中公式概率真度的相似度及偽距離[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0年20期
8 于西昌;譚桂梅;;幾種邏輯系統(tǒng)中的概率真度[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1年12期
9 于西昌;張興芳;;連續(xù)值命題邏輯中公式的概率真度及相似度[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9年24期
10 于西昌;胡凱;張興芳;;命題邏輯中概率真度的相似度及偽距離[J];系統(tǒng)科學與數學;2009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方毅;;牛頓的哲學推理規(guī)則之思考[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博士卷)[C];2008年
2 李喜初;;試論《易經》符號系統(tǒng)的推理規(guī)則[A];邏輯今探——中國邏輯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6年
3 陳旭球;王曉生;;全面管理體系——迎接21世紀挑戰(zhàn)的有效模式[A];全國推行全面質量管理20周年大會論文集[C];1999年
4 李小五;;無窮邏輯簡史[A];1997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7年
5 高欣;;基于條件不確定性的不確定推理研究[A];第三屆中國智能計算大會論文集[C];2009年
6 姚旭晨;馬建強;;幾個漢語典型語言現(xiàn)象的范疇語法分析[A];中國計算機語言學研究前沿進展(2007-2009)[C];2009年
7 于法穩(wěn);張錄德;;“兩聯(lián)一包”:社會扶貧的有效模式——陜西省社會扶貧調查報告[A];社會扶貧中的政府行為調查報告[C];2001年
8 張清宇;;弱條件句邏輯W的自然推理系統(tǒng)[A];1994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4年
9 趙嵐;胡九川;;基于數據表的模糊推理規(guī)則生成法[A];模糊集理論與模糊應用專輯——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模糊數學與模糊系統(tǒng)委員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選集[C];2000年
10 彭展;;一階謂詞系統(tǒng)的獨立性[A];2004年邏輯研究專輯[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榮潤;積極探索食品監(jiān)管有效模式[N];中國質量報;2005年
2 江 東 陳雪梅 李建閩;推廣食品添加劑監(jiān)管有效模式[N];中國質量報;2005年
3 肖紅;國外經營項目的三種有效模式[N];國際商報;2003年
4 逸群;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yè)的有效模式[N];科技日報;2003年
5 記者 楊國民;我國農資監(jiān)管體系不斷完善[N];經濟日報;2006年
6 記者 吳劍;抓好“33111”工程[N];宜春日報;2006年
7 尚 衛(wèi);淺析取得時效制度建立的必要性[N];人民法院報;2003年
8 楊峻;淺議規(guī)避證券投資風險的有效模式[N];期貨日報;2006年
9 記者 宋廣玉;“126”,提升市民幸福感的有效模式[N];南京日報;2007年
10 孫朝旺;促進市場的合理運行[N];期貨日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忠平;基于約束的XML數據庫模式規(guī)范化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2 談子敬;XML的完整性約束[D];復旦大學;2003年
3 車卡佳;高校高新技術企業(yè)的發(fā)展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4 毛明毅;面向對象的廣義空間邏輯運算模型與推理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5 項森;基于邏輯的程序驗證方法在高可信軟件開發(fā)上的應用[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6 華保健;一種用于指針程序安全性證明的指針邏輯[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7 許琪;多巴胺代謝通路上的SNP型組合與偏執(zhí)型精神分裂癥的系統(tǒng)關聯(lián)分析[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4年
8 李兆鵬;匯編指針程序安全性驗證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9 趙華偉;兩種安全協(xié)議形式化理論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10 周平;基于格蘊涵代數的格值邏輯中的近似推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任之;大學生在不確定情景下的析取推理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左麗娟;基于多Agent技術的電子商務模擬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河海大學;2002年
3 張兵;兒童“析取”范疇獲得的內隱學習和成分分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4 孫麗娜;言語交際中的語用推理述評[D];燕山大學;2009年
5 汪彥超;基于OLAP及數據倉庫技術的財務分析系統(tǒng)[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6 蘇召;XML弱函數依賴與單依賴集合的研究[D];燕山大學;2007年
7 李明洋;基于本體的教育資源知識點推理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8 林暉;專利信息檢索實驗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9 榮凌燕;XML多值依賴問題的研究[D];燕山大學;2006年
10 陳莉;基于領域本體的智能搜索系統(tǒng)的研究和應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2976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ljx/1297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