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墨經》的故、理、類對推論的作用
本文關鍵詞:論《墨經》的故、理、類對推論的作用
【摘要】:《墨經》提出了故、理、類三個基本邏輯概念,這是推理或論證的三個基本成分,有了三者就必然推出新的命題。"故"的含義是原因和根據,又是《墨經》邏輯學中"立辭"的前提和依據。"理"是規(guī)律、道理、法則。"理"、"道"、"法"和"效"在墨家著作中可以互相解釋。"三表"和"止"是"效"式推論的明晰規(guī)范的論式之一。本文重點分析了"類同"和"類異"與侔式推論的內在規(guī)律。并認為"是而不然"應屬于非形式邏輯范疇,是世界觀的邏輯。
【作者單位】: 燕山大學 燕山大學
【關鍵詞】: 故 理 類 《墨經》 推論
【分類號】:B812
【正文快照】: 故、理、類是《墨經》中三個最基本的概念,它們對《墨經》邏輯推論模式的形成和推理有效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用故、理、類去分析《墨經》的推論思想和推論模式,是探究墨家邏輯學一個有意義的嘗試。一、《墨經》的“故”早在先秦時期,“故”已經作為中國古代先秦名辯學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汪希;;《墨經小取》“是而然”“是而不然”新解[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沈躍春;悖論與20世紀邏輯學的發(fā)展[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6期
2 程向陽;淺析反證法的邏輯基礎[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年01期
3 王健平;;實質蘊涵與自然語言中的相關蘊涵命題分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4 王健平;;從邏輯看歧義的產生及其解決途徑[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5 孫中原;墨家邏輯研究的歷史轉型[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6 劉利民;;純語言性反思與分析理性思想的端倪——先秦哲學的語言關涉與名家思想取向[J];外語學刊;2007年01期
7 王延源,殷啟正,沈厚豐;數學的構造性方法[J];曲阜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年02期
8 李春泰;論萊布尼茲的可能世界[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9 許錦云;墨家“推”、“效”與亞氏歸謬法、演繹法的比較[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10 孫中原;墨家邏輯產生與作用機理探析[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馬彪;漢語狀態(tài)詞綴及其類型學特征[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2 李志強;公元前6-前3世紀中西方語言學的萌芽[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賈春華;基于命題邏輯的《傷寒論》方證理論體系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4 劉利民;在語言中盤旋[D];四川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莉敏;悖論與數理邏輯的發(fā)展探析[D];河南大學;2003年
2 馮彥波;金岳霖邏輯思想研究[D];河南大學;2004年
3 閆浮;離散數學體系結構[D];北京化工大學;2001年
4 鄧小亞;從邏輯律看漢英篇章翻譯[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5 李之文;墨家的語義論[D];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6 楊紅玉;胡適邏輯思想初探[D];河南大學;2006年
7 李牡瓊;兩漢邏輯思想探析[D];西南大學;2007年
8 陳可吟;《鬼谷子》中蘊含的邏輯思想[D];河南大學;2007年
9 侯曉杰;論新修辭學視角下的法律論證[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10 宋著立;政治視野下荀子的名辯思想[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何洋;什么是“侔”與“侔”是什么──論邏輯學界所談之“侔”與《墨辯》之“侔”[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7年04期
2 程仲棠;“墨辯邏輯學”解構(上)——從《小取》的邏輯矛盾看墨辯與邏輯學的根本區(qū)別[J];學術研究;2002年06期
3 許錦云;墨家邏輯的謬誤論[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孔祥敏;論《墨經》的故、理、類對推論的作用[D];燕山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0995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ljx/1099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