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考古論文 >

多穆壺考略

發(fā)布時間:2017-09-24 01:33

  本文關鍵詞:多穆壺考略


  更多相關文章: 民族與民族文物 多穆壺 藏傳佛教 收藏鑒定


【摘要】:我國各民族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文化,共同構成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民族文物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精神內涵。多穆壺作為元代以來蒙、藏、滿、漢等民族共用的文物,在工藝審美、文化交流、歷史發(fā)展、現世收藏等方面蘊含著豐富的價值,對于了解民族文化的發(fā)展、傳播、交流、融合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國內外對于多穆壺的研究基礎十分薄弱,特別是在多穆壺的定義、起源、流變、鑒定等問題上存在的諸多誤解和盲區(qū),對于全面認識多穆壺并準確把握其豐富內涵產生了很多不利因素,亟待解決。本文以一定的文獻資料和實物資料為基礎,綜合運用歷史學、考古學、文物學、藝術學等研究方法,首先依據學術界的相關研究觀點,在分類對比分析其中具有代表性觀點的基礎之上,厘清了民族與民族文物的概念范疇,解決了多穆壺研究的背景問題。其次針對目前在多穆壺研究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口述史調查、比對分析、演繹推理,從定義辨析、起源探究、功能演變、傳播路徑四個方面,對多穆壺的起源流變和發(fā)展脈絡進行了考證,重新界定了多穆壺的有關要素,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例如在多穆壺的定義方面,提出“多穆壺最早是由蒙族用蒙語定義的,而后由藏族、滿族、漢族等結合本民族的語言、生活等文化因素,對多穆壺進行了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定義”的觀點。在多穆壺的起源方面,提出“多穆壺并非完全的‘舶來品’,無論在形制還是裝飾方面,都既蘊含了外來文化,同時也體現著本土特色,是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產物”的觀點。在多穆壺的功能演變方面,提出“實用功能——實用功能為主、兼具禮制功能——禮制功能為主、實用功能削弱”的變化過程。在多穆壺的傳播路徑方面,提出“蒙古地區(qū)——西藏地區(qū)——蒙古地區(qū)和東北地區(qū)——內地”的觀點。之后選取藏傳佛教的角度,通過對藏傳佛教在元、明、清時期的發(fā)展以及僧帽壺、賁巴壺等典型藏傳佛教文物與多穆壺之間存在異同的探討,從文化因素方面對多穆壺的出現、發(fā)展以及傳播進行了解讀。最后在上述基礎上,通過對比分析不同時期多穆壺在形制、裝飾、材質等方面所表現的不同特征,歸納總結了多穆壺的時代特點,進而依此梳理出多穆壺收藏與鑒定的相關要點,例如元代多穆壺器型一般都較為短矮,裝飾較為樸素,目前可見以瓷質為主,明代多穆壺多裝飾簡單、“S”型長流的實用多穆壺,而清代多穆壺則呈現為長筒狀,裝飾較為華麗,材質種類也明顯增多,此外不同時期多穆壺在流、擋、柄等方面也具有不同的特點,這些鑒定要點的提出為多穆壺在現世的繼承、流傳與發(fā)展提供了一定條件。
【關鍵詞】:民族與民族文物 多穆壺 藏傳佛教 收藏鑒定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K876.3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2
  • 前言12-14
  • 第一章 研究導論14-20
  • 第一節(jié) 研究現狀及意義14-16
  • 第二節(jié) 研究方法16-17
  • 第三節(jié) 研究創(chuàng)新與不足17-20
  • 第二章 民族與民族文物20-26
  • 第一節(jié) 民族的概念與范疇20-22
  • 第二節(jié) 民族文物的概念與范疇22-26
  • 第三章 多穆壺的相關問題探討26-47
  • 第一節(jié) 中國壺的歷史26-30
  • 第二節(jié) 多穆壺的定義辨析30-37
  • 第三節(jié) 多穆壺的起源探究37-43
  • 第四節(jié) 多穆壺的功能演變43-44
  • 第五節(jié) 多穆壺的傳播路徑44-47
  • 第四章 藏傳佛教與多穆壺47-56
  • 第一節(jié) 藏傳佛教及其在元、明、清時期的發(fā)展概述47-51
  • 第二節(jié) 僧帽壺與多穆壺51-53
  • 第三節(jié) 賁巴壺與多穆壺53-56
  • 第五章 多穆壺的收藏與鑒定56-65
  • 第一節(jié) 多穆壺的收藏概述56-57
  • 第二節(jié) 多穆壺的鑒定57-65
  • 元明清時期多穆壺對照表65-66
  • 參考文獻66-70
  • 后記70-7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張璐;;吉林省博物院藏清代漆器賞析[J];博物館研究;2011年04期

2 邸永君;“民族”一詞見于《南齊書》[J];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3 于穎;李理;;多穆壺文化說略[J];北京民俗論叢;2013年00期

4 何鴻;;從僧帽壺瓷器看漢藏文化交流[J];榮寶齋;2011年05期

5 吳澤霖;;關于少數民族文物的一點認識[J];文物參考資料;1957年04期

6 丁鵬勃;夏德美;;軍持源流考[J];中國歷史文物;2007年01期

7 韓榮;;唐宋時期執(zhí)壺藝術比較研究[J];裝飾;2008年08期

8 張菁;劉嶸;;從賁巴壺看清漢藏文化對景德鎮(zhèn)陶瓷的影響[J];中國陶瓷;2013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本報特約記者 文杰;[N];中華工商時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德全英;民族區(qū)域自治權[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高紀洋;中國古代器皿造型樣式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3 丁雨迪;民族文物:歷史、實踐與話語分析[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陶婧;藏傳佛教對清代陶瓷文化影響的研究[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90860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90860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fa5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