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城古青蓮寺釋迦殿雙面編壁背光保護修復方案
發(fā)布時間:2017-09-04 20:25
本文關鍵詞:山西晉城古青蓮寺釋迦殿雙面編壁背光保護修復方案
更多相關文章: 古青蓮寺 雙面編壁 背光 非官式文物 保護修復
【摘要】:本設計方案中,對山西省晉城市古青蓮寺釋迦殿雙面編壁背光進行了保存現(xiàn)狀研究與文物病害調查,借助內窺鏡、X射線熒光、倒置金相顯微鏡等手段進行了科學分析,認為雙面編壁背光是一個非官式做法的隔墻編道結構,山西晉城并不處于編壁集中的地區(qū),編壁較為少見,古青蓮寺雙面編壁背光,使用了編壁的做法,卻在材料上改用了山西晉城能夠就近獲取的材料,取編壁之神而棄其材,是古代工匠因地制宜的智慧結晶。古青蓮寺雙面編壁背光,在承擔正面壁畫重量的同時,還承擔著背面壁塑的重量,這即使在山西以外的地方也是極為少見的。這樣使用編壁承重的設計,是工匠有意為之,雖然后續(xù)的勘察中發(fā)現(xiàn)其設計上有缺陷,但也不能掩蓋工匠在狹小空間中對建筑形式的追求與探索。 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實地測繪與實驗研究,繪制了雙面編壁背光的結構圖,確定了雙面編壁背光的結構缺陷,設計出以龍骨為核心的修復方案,經(jīng)過此設計的輕鋼龍骨保護修復后的古青蓮寺雙面編壁背光,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有的木骨架、壁畫、壁塑、藤條編道,最大程度留下了雙面編壁背光的歷史信息、建筑信息和藝術信息,未來文物保護技術更為進步時,能對古青蓮寺雙面編壁背光做出進一步的研究;同時,這樣的修復設計,也是對非官式文物保護修復的一次嘗試,能為未來非官式文物保護修復提供一份案例。
【關鍵詞】:古青蓮寺 雙面編壁 背光 非官式文物 保護修復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K879.3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緒論8-13
- 1.1 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8-9
- 1.1.1 選題背景8-9
- 1.1.2 研究意義9
-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分析9-11
- 1.2.1 《山西省晉城市青蓮寺彩繪泥塑及壁畫保護修復方案》中雙面編壁背光相關內容9-10
- 1.2.2 相關修復保護措施研究現(xiàn)狀10-11
- 1.3 研究內容11
- 1.4 技術路線11-13
- 第二章 山西晉城古青蓮寺釋迦殿雙面編壁背光調查13-31
- 2.1 雙面編壁背光概況13-14
- 2.2 雙面編壁歷史資料匯總14-19
- 2.3 雙面編壁背光價值評估19-20
- 2.4 雙面編壁背光保存現(xiàn)狀及病害調查20-31
- 2.4.1 雙面編壁背光保存現(xiàn)狀20-24
- 2.4.2 雙面編壁背光病害調查24-31
- 第三章 雙面編壁背光制作工藝分析31-57
- 3.1 雙面編壁背光制作用料分析33-40
- 3.1.1 雙面編壁背光制作用土分析33-35
- 3.1.2 雙面編壁背光制作用顏料分析35-36
- 3.1.3 雙面編壁背光制作用木材分析36-38
- 3.1.4 雙面編壁背光裝金工藝分析38-40
- 3.2 雙面編壁背光結構及制作流程分析40-52
- 3.2.1 雙面編壁背光佛臺連接方式分析40-41
- 3.2.2 雙面編壁背光珞珈山連接方式分析41-43
- 3.2.3 雙面編壁背光主體骨架結構分析43-50
- 3.2.4 雙面編壁背光制作流程復原50-52
- 3.3 雙面編壁背光木作靜力分析及其固有缺陷52-54
- 3.3.1 雙面編壁背光木作靜力分析52-53
- 3.3.2 雙面編壁背光固有缺陷及其導致的病害模擬53-54
- 3.4 雙面編壁背光制作工藝綜述與總結54-57
- 第四章 雙面編壁背光保護修復方案設計57-80
- 4.1 雙面編壁背光保護修復設計的依據(jù)與原則57
- 4.1.1 雙面編壁背光保護修復設計的依據(jù)57
- 4.1.2 雙面編壁背光保護修復原則57
- 4.2 雙面編壁背光的表面清洗手段選擇57-60
- 4.3 雙面編壁背光壁畫揭取實驗60-63
- 4.4 雙面編壁背光鐵釘?shù)谋Wo修復實驗63
- 4.5 雙面編壁背光木材的防腐實驗63-64
- 4.6 保護修復設計綜述64-65
- 4.7 保護修復流程及具體部位技術線路設計65-80
- 4.7.1 佛臺彩塑的搬離65-66
- 4.7.2 觀音臺(O04)、觀音彩塑(O05)的剝離與修復66-68
- 4.7.3 珞珈山壁塑1-9(O08-O16)的剝離與修復68-69
- 4.7.4 壁畫W1(O01)、壁畫W2(O02)的貼布保護69-70
- 4.7.5 壁塑背景(O06)、壁塑背景(O07)的拆離70
- 4.7.6 壁畫W1(O01)、壁畫W2(O02)的拆離70-71
- 4.7.7 珞珈山壁塑5(O12)的拆離71
- 4.7.8 木骨架的拆離71-73
- 4.7.9 木骨架的構建73
- 4.7.10 水泥地基的構建73-74
- 4.7.11 輕鋼龍骨的構建74-75
- 4.7.12 編道的重新編織75-76
- 4.7.13 壁塑背景(O06)、壁塑背景(O07)的回裝76
- 4.7.14 觀音臺(O04)、觀音彩塑(O05)、珞珈山壁塑1-9(O08-O16)的回裝76
- 4.7.15 壁畫W1(O01)、壁畫W2(O02)的回裝76-78
- 4.7.16 具體部位技術線路設計(修復室參照執(zhí)行)78-80
- 結論與展望80-81
- 結論80
- 方案設計說明80-81
- 參考文獻81-82
- 攻讀碩士研究生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82-83
- 致謝8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韋荃,馬家郁;寺觀壁畫揭取、重裝復原技術探索[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05年03期
2 郝啟德;馬吉寬;;大同華嚴寺大雄寶殿壁畫揭取修復技術與工藝[J];文物季刊;1992年01期
3 楊蕊;;洛陽關林49號、50號唐墓壁畫揭取及思考[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09年02期
,本文編號:7936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793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