顓頊遺都帝丘初探
本文關鍵詞:顓頊遺都帝丘初探
更多相關文章: 顓頊遺都 帝丘 高城遺址 歷史文獻 考古資料
【摘要】:史載,帝丘為五帝之一顓頊的都城。關于帝丘的地望,歷來爭議較大,目前主要有四川某地說、內黃土山說、濮陽西水坡遺址說和濮陽高城遺址說。本文在對前三種說法進行榷疑剖析的基礎上,認為它們都與帝丘無關。在采用歷史文獻與考古資料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深入分析后,本文認為真正的顓頊遺都帝丘應為濮陽縣高城遺址。
【作者單位】: 濮陽市文物保護管理所;
【關鍵詞】: 顓頊遺都 帝丘 高城遺址 歷史文獻 考古資料
【分類號】:K878
【正文快照】: 2014 年10 月28—29 日,在河南濮陽召開了“濮陽與華夏文明”全國學術研討會,40余位專家學者與會。會議一致認為,濮陽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源地,文明探源工程應重點關注濮陽地區(qū)。顓頊為我國上古五帝之一,他通過改革宗教,制定歷法,設立五正,制禮作樂,匯合八風,誅共平黎,一統(tǒng)天下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袁廣闊;;古河濟地區(qū)與早期國家形成[J];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05期
2 馮廣宏;;顓頊出自安寧河谷考[J];文史雜志;2013年01期
3 彭邦本;;禹羌族群對長江上游早期文明的貢獻[J];中華文化論壇;2011年05期
4 龍顯昭;;顓頊出生地及相關史跡考論[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5 袁廣闊;南海森;;試論濮陽高城東周城址的性質[J];中原文物;2009年01期
6 張開焱;;顓頊的雙性同體特征及其文化意義——屈詩釋讀與夏人神話還原性重構研究[J];江淮論壇;2008年01期
7 馮廣宏;;古蜀考古發(fā)現(xiàn)與古史傳說的擬合[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8 沈長云;;夏族興起于古河濟之間的考古學考察[J];歷史研究;2007年06期
9 周書燦;;從五帝傳說看中原和古蜀地區(qū)文明化進程中的碰撞與交流[J];四川文物;2007年01期
10 馬世之;;顓頊活動地域地理新證[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河南濮陽戚城遺址文物調查取得重要收獲[N];中國文物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崔宗亮;二里頭文化與周邊地區(qū)考古學文化交流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龍;;大禹故里再探討[J];中州學刊;2016年03期
2 王景蓮;;顓頊遺都帝丘初探[J];中原文物;2016年01期
3 魏繼印;;河濟地區(qū)史前文化的發(fā)展及相關問題[J];中原文物;2016年01期
4 周宏偉;;從湖泊名稱到聚落名稱——“成都”的由來與含義探索[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5年04期
5 沈長云;;關于夏代國家產(chǎn)生的若干理論與實證問題[J];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01期
6 李健勝;;夷夏羌東中西說[J];青藏高原論壇;2014年04期
7 沈長云;;從不同文明產(chǎn)生的路徑看中國早期國家的社會形態(tài)[J];文史哲;2014年05期
8 劉森W,
本文編號:7900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790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