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至五代時期黃堡窯青瓷燒造及裝飾工藝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30 00:00
本文關鍵詞:唐至五代時期黃堡窯青瓷燒造及裝飾工藝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黃堡窯 青瓷 胎釉料配方 燒造工藝 裝飾工藝
【摘要】:黃堡窯是唐至五代時期中國北方重要的窯場,位于今陜西省西安市以北的銅川市黃堡鎮(zhèn)。黃堡窯燒造瓷器產品種類繁多,從釉色看有白釉、黑釉、黃釉、青釉瓷器等,器型既有食具、酒具、茶具,也有文房用品、化妝用品等。 據(jù)考古發(fā)掘資料,黃堡窯在中晚唐始燒青瓷,此時青瓷產品從胎質致密程度到釉色均勻與否都處在摸索和模仿的層次,器物種類也相對較少,紋樣比較簡單。五代開始,黃堡窯青瓷燒造量大增,胎質細密,釉色瑩潤,對紋樣與造型既有創(chuàng)新也有借鑒學習,精品大量出現(xiàn),為宋代耀州窯盛燒及貢瓷地位的確立,青瓷產品的大量外銷,耀州窯系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對于五代黃堡窯青瓷出現(xiàn)這樣一個重大的發(fā)展,必然是由很多外在內在原因促進的。本文就從胎釉料配方、裝燒工藝、成型和裝飾工藝這幾個方面結合當時的社會大背景來討論。唐代黃堡窯青瓷在創(chuàng)燒階段,從釉料組成成分看,很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了當時青瓷燒造技術發(fā)達的越窯的釉料配比方法,但是南北方使用的窯爐結構、胎料等都有不同,為了達到越窯的水準,五代時期黃堡窯結合本地特點,提升了胎土的洗練陳腐工藝,同時在窯具的使用方面也有了進一步的學習、改革和創(chuàng)新,從而使得黃堡窯青瓷的工藝水平大大提高。此外,黃堡窯窯場一直處于這一時期的政治中心區(qū)域,除去個別動亂時期,其社會穩(wěn)定程度較高,與東西的文化交流頻繁,受社會上層的影響也比較大,使得窯場間先進技術的交流傳播必然存在。在市場、政治等因素的推動影響下,五代時期黃堡窯青瓷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得以形成。
【關鍵詞】:黃堡窯 青瓷 胎釉料配方 燒造工藝 裝飾工藝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K876.3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錄6-8
- 第一章 緒論8-14
- 1.1 引言8
- 1.2 黃堡窯概況8-10
- 1.3 研究現(xiàn)狀10-12
- 1.4 研究目的及意義12-13
- 1.5 研究方法與手段13-14
- 第二章 唐至五代黃堡窯青瓷胎釉料配方的分析14-29
- 2.1 唐至五代黃堡窯青瓷胎料配方14-15
- 2.2 唐至五代黃堡窯青瓷釉料配方15-29
- 2.2.1 唐至五代黃堡窯青瓷釉料化學成分分析19-25
- 2.2.2 黃堡窯與越窯青瓷釉料化學成分的對比25-29
- 第三章 黃堡窯青瓷的裝燒工藝29-50
- 3.1 窯具29-48
- 3.2 窯爐48-50
- 第四章 成型和裝飾工藝50-64
- 4.1 唐至五代黃堡窯的成型技術與裝飾手法50-51
- 4.1.1 唐至五代黃堡窯的成型技術50
- 4.1.2 唐至五代黃堡窯的裝飾手法50-51
- 4.2 黃堡窯青瓷造型及紋樣藝術風格51-64
- 4.2.1 金銀器對青瓷造型、紋飾的影響51-55
- 4.2.2 繪畫藝術對青瓷紋樣的影響55-64
- 第五章 黃堡窯青瓷發(fā)展演變的人文背景64-68
- 5.1 社會動因64-65
- 5.1.1 貢瓷越窯的影響64-65
- 5.1.2 飲茶風氣的推動65
- 5.2 政治動因——五代黃堡窯“官”字款問題65-66
- 5.3 技術人員的交流66-68
- 結語68-70
- 參考文獻70-74
- 附錄74-82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82-83
- 致謝8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演儀,王壽英,陳堯成;中國歷代南北方青瓷的研究[J];硅酸鹽學報;1980年03期
2 吳雋,李家治,郭景坤,徐鍇,陳寶林;各地出土越窯青瓷胎釉微量元素的研究[J];中國科學E輯:技術科學;1999年02期
3 杜鋒;蘇寶茹;;兩種不同的進口鈷料:“蘇麻離青”與“蘇渤泥青”[J];中國科學(E輯:技術科學);2007年05期
4 劉禮堂;從《唐代墓志匯編》窺探唐代安史之亂后北人的南遷[J];江漢考古;2001年04期
5 韓釗;試論唐黃堡窯裝飾藝術中的伊斯蘭風格[J];考古與文物;2002年02期
6 李國霞,趙維娟,謝建忠,高正耀,李融武,馮松林,范東宇,張穎,柴之芳,禚振西;古耀州瓷胎起源的模糊聚類分析[J];科學通報;2002年23期
7 龍昭陽;;“黃家富貴,徐熙野逸”花鳥畫范式的建立與發(fā)展[J];美術向導;2009年02期
8 梁觀登;;對耀州窯發(fā)展史的幾點看法——與楊東晨同志商榷[J];河北陶瓷;1986年01期
9 王小蒙;;五代黃堡窯青瓷與柴窯[J];收藏家;2001年07期
10 禚振西;;柴窯探微[J];收藏家;2001年08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銳;耀州瓷藝術圖像比較研究[D];西安美術學院;2011年
,本文編號:7561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756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