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墓志碑銘撰寫中的政治因素——以北宋孔道輔為例
本文關鍵詞:宋代墓志碑銘撰寫中的政治因素——以北宋孔道輔為例
【摘要】:北宋仁宗嘉yP七年(1062)和宋神宗統治期間,王安石與張宗益分別撰寫了孔道輔的墓志銘和后碑。因二人撰寫時間和所屬政治派別不同,導致對同一人物生平的書寫差異頗多。作為熙豐變法反對者的張宗益,在撰寫孔道輔后碑時,詳王安石之所略,略王安石之所詳,且對王安石所撰孔道輔墓志銘大加否定,把相關文字當作發(fā)泄對王安石變法不滿的手段,顯示了墓志碑銘作為具有較強時代意義的"歷史書寫"內容,受政治環(huán)境、政治立場的影響較大。通過孔道輔的個案研究,不僅有助于深入了解墓志碑銘的撰寫方式和特色,對客觀認識作為文獻資料的墓志碑銘也大有裨益。
【作者單位】: 河南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
【關鍵詞】: 孔道輔 王安石 張宗益 墓志碑銘 歷史書寫
【基金】:河南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團隊“宋代歷史文化”支持計劃(2014-CXTD-05)階段性成果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宋代民間力量與地方建設研究”(2224F03589)階段性成果 河南省教育廳青年項目“出土北宋墓志與傳世文獻比較研究”(2015-QN-237)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K244;K877.45
【正文快照】: 學術界對宋代墓志銘的研究,基本遵循兩條路徑:一方面,從“隱惡揚善”的角度,對墓志銘的史料價值進行宏觀論述;1另一方面,對具體人物的墓志銘進行深入考釋,研究墓主的祖系家世、生平履歷、家族發(fā)展等相關問題。然而,在墓志碑銘的書寫過程中,哪些事情需要隱而不彰,哪些事件值得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熊傳新;;湖南常德北宋張槞墓[J];考古;1981年03期
2 劉成國;;北宋黨爭與碑志初探[J];文學評論;2008年03期
3 羅家祥;;試論北宋仁、英兩朝的臺諫[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9年01期
4 柳立言;;蘇軾乳母任采蓮墓志銘所反映的歷史變化[J];中國史研究;2007年01期
5 王瑞來;蘇頌論[J];浙江學刊;1988年04期
6 張堯均;韓琦三次“還鄉(xiāng)”判相州及其與當時的政治權力關系[J];中州學刊;2000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志安;王娟;;北宋水碾xY業(yè)中的官私博弈[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02期
2 王曾瑜;遼宋西夏金的避諱、稱謂和排行[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3 尉利工;;《孟子》由子學到經學的變遷[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4 何利華;;石介“氣”思想之淺論[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0期
5 黃弋;;北宋初期至中期的士風與文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2期
6 任曉麗;;石延年傳奇人生的悲劇色彩[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2期
7 王東峰;;柳永的悲劇性人生原因新探[J];安康師專學報;2006年06期
8 謝琰;;歐陽修排抑“太學體”發(fā)覆[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10期
9 黃海;;從歐陽修對石介的批評看他的文學思想[J];安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綜合版);2006年01期
10 褚殷超;;“空城計”考略[J];安順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鄧小南;;《寶訓》《圣政》與宋人的本朝史觀——以宋代士大夫的“祖宗”觀為例[A];北京論壇(2005)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全球化視野中亞洲的機遇與發(fā)展:“歷史變化:實際的、被表現的和想象的”歷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續(xù))[C];2005年
2 鄭大華;;論嘉道經世思潮對晚清社會轉型的影響[A];傳統思想的近代轉換[C];2007年
3 景海峰;;“理一分殊”釋義[A];國際儒學研究【第十九輯】(下冊)[C];2012年
4 王心竹;;論宋明理學的形成及佛學的助緣作用[A];國際儒學研究【第十九輯】(下冊)[C];2012年
5 何京;;北京地區(qū)遼金墓葬壁畫反映的社會生活[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年度(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蘭州油氣中心及其他部門[C];201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丁建軍;宋朝地方官員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陳玉忠;宋代刑事審判權制約機制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3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周燕來;南宋兩淮地區(qū)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5 房芳;1930-1937:新文學中民族主義話語的建構[D];南開大學;2010年
6 劉迪;清乾隆朝內府書畫收藏[D];南開大學;2010年
7 尹佳濤;歷史與現實之間的政治思考[D];南開大學;2010年
8 梅國宏;都市文化視域中的宋詞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9 李樂;宋代書籍編輯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10 杜芝明;宋朝邊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滕亞秋;契丹帶飾研究:以蹀躞帶為中心[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黃艷春;胡宿及其詩歌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3 李成學;呂夷簡評傳[D];湘潭大學;2010年
4 趙鋼;淺談中國歷代山水畫中的意境美[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潘曉凡;唐宋福建佛教發(fā)展演變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歐陽秀敏;宋代占卜風氣中的士人行為與心態(tài)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衍春;中國傳統建筑造型和結構對中國古典家具的影響的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8年
8 譚景芳;元代山東宗族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玉;韓琦詩歌中人與詩的互闡[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任朋利;宋祁與仁宗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柳立言;;蘇軾乳母任采蓮墓志銘所反映的歷史變化[J];中國史研究;2007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劉培桂;孔道輔與祭祀孟子之始[J];孔子研究;1994年01期
2 ;[J];;年期
,本文編號:7223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722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