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蓮花手觀音造像的圖像學判斷
本文關鍵詞:中印蓮花手觀音造像的圖像學判斷
【摘要】:除了"天冠化佛"等細節(jié)外,佛經(jīng)提及觀音菩薩的形象特征相當有限,這與遍及半個亞洲的觀音信仰相比較是很不相稱的。印度蓮花手菩薩以左手握持長莖蓮花為標志。這朵蓮花從腳下的大地中生長出來,全敷盛開的花朵多位于菩薩的左肩側。蓮花手菩薩通常被判定為觀世音菩薩,稱之為蓮花手觀音。印度的觀音菩薩造像可能初興于法顯旅印前后,至玄奘時已經(jīng)相當普通,現(xiàn)存年代較早的造像出土于鹿野苑,發(fā)髻冠前飾化佛,手持長莖蓮花。犍陀羅地區(qū)的類似造像多手持折枝蓮花。在中國,最初的一系列由銘文確定的觀音造像均為蓮花手觀音,造作于皇興四年(公元470年)以后三四十年期間,時值笈多盛期,多持折枝蓮花,多有天冠寶繒,與犍陀羅等中亞地區(qū)關聯(lián)密切。這些中國佛像支持蓮花手菩薩被判定為觀音的判斷。由此又可以推斷蓮花手觀音是印度觀音的最古老形象,中國現(xiàn)存年代更早的觀音圖像或其雛形見于江蘇盱眙所出西晉畫像磚,同時,晚出漢譯密教佛典以蓮花為持物的觀音諸像應該是早期蓮花手觀音的演進,成為各式觀音造型的基準形象。
【作者單位】: 江南大學數(shù)字媒體學院;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
【關鍵詞】: 蓮花手菩薩 觀世音菩薩 佛教造像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舍衛(wèi)城大神變與中印佛像蓮花座源流研究”(15BF078)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佛教莊嚴圖像的中外源流與傳播”(2015BWY003)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K86;B948
【正文快照】: 張同標(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上海,200062)一、觀音形象的佛經(jīng)典據(jù)觀音菩薩造像在中國極為流行,而印度卻不甚流行。在佛經(jīng)中,觀音菩薩大體上有三種類型。一是佛法類型,作為精通佛法的善知識出現(xiàn)在《華嚴經(jīng)入法界品》,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第27位,觀音菩薩為其解說慈悲救度,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勇力;;觀世音菩薩像之二[J];東方藝術;2011年22期
2 楊炎德;王澤慶;;隋仁壽三年觀世音菩薩石雕[J];文物;1981年04期
3 張果;;觀世音菩薩[J];詞刊;2007年04期
4 黃年紅;;淺析觀世音菩薩女性化的依據(jù)[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07年01期
5 齊默爾·海因里希,李建雄,張亞莎;蓮花手(觀世音菩薩造像)——《蓮飾的象征》(三)[J];西藏藝術研究;1995年01期
6 陳星橋;觀世音菩薩在中國[J];法音;1996年12期
7 楊順儀;;“觀世音菩薩”與“快短命”[J];雨花;2012年07期
8 謝生保;郵票上的觀世音菩薩[J];絲綢之路;1999年03期
9 星云;;做一位“施無畏者”[J];晚晴;2014年06期
10 ;佛言祖姙[J];法音;1991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劉書民;觀世音菩薩張猛形成于安陽清涼山探秘[N];安陽日報;2010年
2 西藏民族學院 索南才讓;藏傳佛教觀世音菩薩造像[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3 韓楓;臺灣企業(yè)信風水[N];市場報;2004年
4 孫慨;經(jīng)驗與表象[N];中國攝影報;2014年
5 賀一鳴;仙鹿下凡圖[N];中國商報;2004年
6 王惕;寺院舞蹈——跳欠[N];中國民族報;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植屹;觀世音菩薩服飾漢化個案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08年
2 王建;兩晉南北朝時期觀世音靈驗故事探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7025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702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