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保護與利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保護與利用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地震遺址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 價值評估 保護與利用
【摘要】:北川縣是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受災最為嚴重,遇難人數(shù)最多,地震破壞類型最為全面,次生災害最為典型,受到此次地震毀滅性破壞,而需要整體搬遷異地重建的縣級城市。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完整得保留了地震發(fā)生后的景象,災害類型十分豐富,并保留有泥石流、滑坡、堰塞湖、斷層等次生災害類型,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科研價值和教育價值。在地震發(fā)生后,黨和政府迅速派出搜救人員,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參與到抗震中來,震區(qū)人民更是表現(xiàn)了大愛無疆、勇于與自然災害作斗爭的精神,具有極高的精神價值。北川縣同時還是是我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傳說中的大禹故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及文化內(nèi)涵。 2012年7月,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已經(jīng)通過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審批,成為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經(jīng)過六年的艱辛努力,如今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已成為留存災難記憶、傳承抗精神展現(xiàn)人類愛心力量以及對自然再認識的平臺,也是開展預防特大自然災害科研和教育基地具有“紀念、展示教育、宣傳科研”等功能。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區(qū)是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余兩部分為地震博物館及綜合服務區(qū),與唐家山堰塞湖(次生災害展示與自然恢復區(qū))。如何保護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使其科學利用與展示,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 本研究作為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剛剛編制完成的《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保護規(guī)劃》重要的子項課題,對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及其保護與利用經(jīng)驗、方法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首先,在研究國內(nèi)外地震遺址保護理論和實踐經(jīng)驗的基礎之上,選取合理的價值評估標準對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進行價值評估。通過實地調(diào)研、現(xiàn)狀資料整合分析,對地震遺址保護與利用現(xiàn)狀進行綜合評估后,歸納出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問題提出了保護的基本對策。最后,結(jié)合現(xiàn)狀評估及保護對策,提出保護框架,對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進行保護區(qū)劃、保護方法、保護措施、保護管理,以及利用強度控制、展示、利用管理的研究,,最終提出保護時序的建議。
【關鍵詞】:地震遺址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 價值評估 保護與利用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K878;TU984.114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1 緒論11-23
- 1.1 課題的提出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3
- 1.1.2 研究范圍13
-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13-14
- 1.2.1 研究目的13-14
- 1.2.2 研究意義14
- 1.3 研究內(nèi)容與研究方法14-15
- 1.3.1 研究內(nèi)容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4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概況15-21
- 1.4.1 北川老縣城震前環(huán)境概況16-18
- 1.4.2 北川老縣城震后概況18-21
- 1.5 論文研究框架21-23
- 2 國內(nèi)外相關理論與實踐經(jīng)驗借鑒23-35
- 2.1 地震遺址保護與利用研究概述23-28
- 2.1.1 國外地震遺址保護與利用研究23-24
- 2.1.2 國內(nèi)地震遺址保護與利用研究24-28
- 2.2 國內(nèi)外相關實例28-32
- 2.2.1 日本北淡震災紀念公園29-30
- 2.2.2 臺灣 9·21 地震博物館30-31
- 2.2.3 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31-32
- 2.3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已有的研究綜述32-34
- 2.3.1 北川地震遺址編制概況32-33
- 2.3.2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研究文獻梳理33-34
- 2.4 小結(jié)34-35
- 3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現(xiàn)狀評估35-67
- 3.1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價值評估研究35-40
- 3.1.1 遺產(chǎn)價值評價理論依據(jù)35-37
- 3.1.2 地震遺址價值評估體系37
- 3.1.3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總體價值評估37-40
- 3.2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本體現(xiàn)狀評估40-52
- 3.2.1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本體構(gòu)成40
- 3.2.2 城市空間現(xiàn)狀評估40-42
- 3.2.3 建(構(gòu))筑物震害遺址評估42-45
- 3.2.4 場地遺跡評估45-47
- 3.2.5 地震地質(zhì)遺跡評估47-51
- 3.2.6 評估結(jié)論51-52
- 3.3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衍生體現(xiàn)狀評估52-57
- 3.3.1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衍生體構(gòu)成52
- 3.3.2 歷史環(huán)境評估52-53
- 3.3.3 社會環(huán)境評估53-56
- 3.3.4 遺址周邊環(huán)境評估56
- 3.3.5 評估結(jié)論56-57
- 3.4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綜合利用潛力評估57-61
- 3.4.1 利用現(xiàn)狀評估57-58
- 3.4.2 安全性評估58-60
- 3.4.3 管理評估60-61
- 3.5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存在問題和基本對策61-64
- 3.5.1 存在問題61-63
- 3.5.2 基本對策63-64
- 3.6 小結(jié)64-67
- 4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保護研究67-87
- 4.1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的保護框架67-68
- 4.1.1 保護原則67
- 4.1.2 保護目標67-68
- 4.2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保護區(qū)劃研究68-72
- 4.2.1 保護區(qū)劃的劃定依據(jù)68-69
- 4.2.2 保護區(qū)劃范圍研究69-71
- 4.2.3 保護區(qū)劃管理要求71-72
- 4.3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保護方法研究72-79
- 4.3.1 遺址本體的保護方法72-78
- 4.3.2 遺址衍生體的保護方法78-79
- 4.4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保護措施研究79-83
- 4.4.1 保護程序79-80
- 4.4.2 保護策略80
- 4.4.3 建筑保護措施80-82
- 4.4.4 其他保護措施82-83
- 4.5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保護管理研究83-86
- 4.5.1 保護管理措施83-84
- 4.5.2 災害防護84-86
- 4.5.3 定期檢測86
- 4.5.4 排危處理86
- 4.6 小結(jié)86-87
- 5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利用研究87-101
- 5.1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利用的基本原則及策略87
- 5.1.1 基本原則87
- 5.1.2 基本策略87
- 5.2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利用強度控制87-89
- 5.2.1 控制目標87-88
- 5.2.2 容量測算88-89
- 5.3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展示研究89-95
- 5.3.1 展示定位89-91
- 5.3.2 展示分區(qū)91
- 5.3.3 展示方式91-93
- 5.3.4 各分區(qū)展示方案93-95
- 5.4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利用管理研究95-97
- 5.4.1 服務設施95-96
- 5.4.2 管理對策96-97
- 5.5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保護與展示實施時序建議97-101
- 5.5.1 近期保護與展示實施建議97-98
- 5.5.2 中期保護與展示實施建議98
- 5.5.3 遠期保護與展示實施建議98-101
- 6 結(jié)語101-103
- 致謝103-105
- 參考文獻105-109
- 圖錄109-111
- 表錄111-113
- 附錄113-135
- 附錄一113-119
- 附錄二119-129
- 附錄三129-135
- 發(fā)表論文135
- 實踐經(jīng)歷13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同濱;王力軍;;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規(guī)劃十年[J];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04年03期
2 李曉江;張兵;束晨陽;張健;;回望生命的光輝——北川地震遺址博物館及震災紀念地規(guī)劃的思考[J];城市規(guī)劃;2008年07期
3 李玉寶;羅家望;安靜;;北川地震遺址測量中的問題與處理方法[J];城市勘測;2011年01期
4 吳長福;張尚武;盧永毅;吳承照;湯朔寧;;永恒北川——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項目概念設計[J];城市規(guī)劃學刊;2009年03期
5 呂維濤;許東亮;;地震遺址實物檔案的保護與利用[J];檔案天地;2006年04期
6 諶文武;張景科;向忠陽;和法國;孫冠平;;都江堰深溪溝地震遺跡現(xiàn)狀及初步保護方案[J];敦煌研究;2010年06期
7 黃興根;焦振興;張英禮;;北京宣武門古地震遺跡的發(fā)現(xiàn)及其意義[J];地質(zhì)論評;1981年03期
8 黃靜宜;關會梅;宋洋;;汶川地震北川縣城地表斷層破裂特征[J];防災科技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9 殷躍平;;汶川八級地震地質(zhì)災害研究[J];工程地質(zhì)學報;2008年04期
10 周慶華;李岳巖;陳靜;吳左賓;;四川漢旺地震遺址保護地概念規(guī)劃探討[J];規(guī)劃師;2010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余慧;汶川地震災區(qū)歷史文化名城災后價值分析與保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7015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701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