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曲陽漢白玉石雕的歷史考察
本文關鍵詞:河北曲陽漢白玉石雕的歷史考察
【摘要】:河北曲陽是我國最大的石材、石雕生產基地,其雕刻歷史源遠流長,自西漢初期開始,曲陽石匠就用黃山白石營構陵墓,建造寺院,修筑宮殿,雕刻佛像、俑像和動物像等。從目前各地出土與留存的曲陽漢白玉石雕來看,時間跨度大,雕刻品種多,傳播分布廣。由于受社會需求與時尚的影響,其雕刻內容在不同歷史階段呈現出不同的時代特點,大致由最初單一的漢代陵墓雕刻發(fā)展為北朝大規(guī)模的佛教造像,再由唐代佛教造像為主體,走向后代造像類石雕與宮殿寺觀石雕、陵園石雕、建筑裝飾石雕共同繁榮的多樣化時代。其中,以佛教造像為雕刻主體的北朝和隋唐時期是曲陽漢白玉石雕的興盛階段,這一時期的曲陽白石佛教造像在全國各地均有規(guī)模不等的發(fā)現與出土,主要集中在河北易縣到臨漳這一區(qū)域,而山西、山東、陜西等地也均有白石造像的傳世與出土,傳播分布范圍廣泛,影響深遠。因此,北朝和隋唐時期,曲陽作為我國北方白石佛像的制造中心,集中了大量的能工巧匠,其雕刻技藝、造像風格和藝術特征成為這一時期中華佛教藝術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代表了當時北方佛教藝術雕塑的最高水平,在中國古代佛教雕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曲陽石雕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曲陽工匠用白石建造房屋,營構陵墓,建寺造像,修建宮殿、陵園等,多次參與了北方重要工程的修建營造和雕刻活動,雕造出大量精美的石雕藝術品,對于我國雕塑藝術史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漢白玉 曲陽石雕 佛教造像 石刻中心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K879.3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8
- 緒論8-11
- (一)選題意義8
- (二)學術研究回望8-11
- 第一章 中國漢白玉產地分布及其特點11-14
- 第二章 曲陽漢白玉礦藏及當前生產情況14-17
- 第三章 曲陽漢白玉石雕的歷史回顧17-32
- (一)曲陽漢白玉石雕的初始發(fā)展階段17-18
- (二)曲陽漢白玉石雕的繁榮發(fā)展時期18-22
- (三)曲陽漢白玉石雕的鼎盛時期22-26
- (四)曲陽漢白玉石雕的平緩發(fā)展時期26-31
- (五)曲陽漢白玉石雕歷史遺物表31-32
- 第四章 北朝隋唐時期的曲陽白石佛教造像32-42
- (一)曲陽白石造像在各地的分布概況34-40
- (二)曲陽白石佛造像的基本特征40-42
- 結語42-43
- 參考文獻43-48
- (一)著作類43-44
- (二)論文類44-48
- 附錄48-55
- 后記55-5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文會;河北曲陽石雕技藝與風格淺析[J];雕塑;1996年01期
2 楊伯達;曲陽白石雕刻史料拾零[J];雕塑;1997年01期
3 李偉;;曲陽石雕傳統(tǒng)題材綜述[J];雕塑;2005年06期
4 楊伯達;曲陽修德寺出土紀年造象的藝術風格與特征[J];故宮博物院院刊;1960年00期
5 李靜杰 ,田軍;定州系白石佛像研究[J];故宮博物院院刊;1999年03期
6 胡國強 ,馮賀軍;“楊天仁等二百人造白石彌勒像”銘文小考[J];故宮博物院院刊;2001年04期
7 武貞;;神采奕奕 璀璨千年——五代王處直墓出土彩繪浮雕賞析[J];東方收藏;2013年02期
8 張正興;;高檔建材礦產中的佼佼者——大理石[J];地球;1986年06期
9 楊文會;曲陽石雕藝術風格探源[J];雕塑;2003年01期
10 程紀中;;河北藁城縣發(fā)現一批北齊石造像[J];考古;1980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林章芹;[N];中國文物報;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張迪;房山區(qū)大石窩鎮(zhèn)漢白玉資源市場環(huán)境與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2 楊榮彬;地區(qū)性視野下大理白族地區(qū)當代建筑創(chuàng)作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3 閆峰;近代河北曲陽石雕業(yè)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4 駱峰;曲陽石雕工藝與民俗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6907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690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