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考古論文 >

三國吳簡文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7 02:06

  本文關鍵詞:三國吳簡文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三國吳簡 漢字 結(jié)構類型 部件演變 異寫字 異構字


【摘要】:三國吳簡文字是三國時期漢字的典型代表,正處在漢字發(fā)展史上承前啟后的重要時期。吳簡文字隸書楷化,楷書得以長足發(fā)展,漢字字形大為改變、篆隸草行楷多體兼?zhèn)、字體結(jié)構大大調(diào)整,其中俗體字、異寫字特別突出,代表中古漢字發(fā)展中十分典型的環(huán)節(jié)。 本文以三國吳簡文字為對象,從純文字學的角度對其進行了綜合研究。本文是在完成《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文字編》的基礎上撰寫而成,由正文和附錄兩部分組成。 正文分為八章,第一章綜述了三國吳簡的特質(zhì)及其意義以及學界對三國吳簡所進行的研究,概述了本文研究的內(nèi)容以及相關研究的現(xiàn)狀,提出了本研究的理論基礎,構擬了研究的思路方法,揭示了本研究的現(xiàn)實意義。第二章著重從字量、字頻、常用字、次常用字、通用字與生僻字等方面對三國吳簡文字的用字情況進行了測查。第三章從類型統(tǒng)計、構形方式以及新增字結(jié)構類型例說等三個方面對三國吳簡文字進行了調(diào)查,比較全面的描寫了三國吳簡文字結(jié)構類型的動態(tài)演變。第四章從三國吳簡文字的歷史繼承與流傳兩個方面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梳理了三國吳簡文字對古文形體的歷史繼承,考察了三國吳簡文字的歷史承用字量以及其流傳情況。第五章從簡化、繁化、訛變、訛混、類化、異化、糅合、行草書楷化、移位、替換等十個方面來考察三國吳簡文字的部件演變,較為深入的探析了隸楷階段漢字部件的演變規(guī)律。第六章從微觀的角度對三國吳簡文字的筆畫進行了探究,揭示了三國吳簡文字在筆形、筆畫組合與筆順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及其變異情況;揭示了三國吳簡文字筆畫數(shù)量的變化與其使用頻次及其自身繁簡程度之間的關系,展示了三國吳簡文字在使用過程中的簡化程度。第七章從異寫字、異構字以及異寫與異構的關系等方面來揭示三國吳簡文字異寫與異構的演化規(guī)律。第八章重點考察三國吳簡文字中的未釋字和誤釋字,囿于篇幅,本章選釋了吳簡中的一些古文字和一些俗訛字。 我們以黃德寬老師的“動態(tài)理論”為指導,對所發(fā)布的三國吳簡文獻資料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梳理,編撰了《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文字編》,在此基礎上,新釋了簡文618個,不計重復達381個,按冊制作了新釋字表附于文末。 附錄是正文的有機部分。附錄一是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文字字用情況調(diào)查總表,附錄二是《嘉禾吏民田家儌》新釋字表,附錄三是《竹簡·壹》新釋字表,附錄四是《竹簡·貳》新釋字表,附錄五是《竹簡·叁》新釋字表,附錄六是《竹簡·肆》新釋字表。
【關鍵詞】:三國吳簡 漢字 結(jié)構類型 部件演變 異寫字 異構字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121;K877.5
【目錄】:
  • 上篇1-366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緒論11-49
  • 第一節(jié) 三國吳簡與三國吳簡研究11-42
  • 一、三國吳簡11-17
  • 二、三國吳簡研究17-41
  • 三、三國吳簡研究存在的不足41-42
  • 第二節(jié) 研究的材料、理論基礎、意義與思路方法42-49
  • 一、研究的材料42-43
  • 二、研究的理論基礎43-44
  • 三、研究的意義44-46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46-49
  • 第二章 三國吳簡文字的用字調(diào)查49-64
  • 第一節(jié) 字量49-53
  • 第二節(jié) 字頻53-59
  • 第三節(jié) 常用字、次常用字、通用字與生僻字59-64
  • 第三章 三國吳簡文字結(jié)構研究64-78
  • 第一節(jié) 三國吳簡文字結(jié)構類型統(tǒng)計64-69
  • 第二節(jié) 三國吳簡文字構形方式69-73
  • 第三節(jié) 新增字結(jié)構類型例說73-78
  • 第四章 三國吳簡文字的歷史繼承與流傳78-98
  • 第一節(jié) 三國吳簡文字對古文形體的歷史繼承78-91
  • 一、源于小篆79-89
  • 二、承用古隸書89-91
  • 第二節(jié) 三國吳簡文字的歷史承用字量91-96
  • 第三節(jié) 三國吳簡文字的流傳96-98
  • 第五章 三國吳簡文字的部件演變98-146
  • 第一節(jié) 簡化與繁化98-111
  • 一、簡化98-108
  • 二、繁化108-111
  • 第二節(jié) 訛變與訛混111-129
  • 一、訛變111-115
  • 二、訛混115-129
  • 第三節(jié) 類化與異化129-134
  • 一、類化129-131
  • 二、異化131-134
  • 第四節(jié) 糅合與行草書楷化134-138
  • 一、糅合134-135
  • 二、行草書楷化135-138
  • 第五節(jié) 替換與移位138-146
  • 一、替換138-142
  • 二、移位142-146
  • 第六章 三國吳簡文字的筆畫146-179
  • 第一節(jié) 三國吳簡文字的筆形147-154
  • 一、基本筆形147-151
  • 二、筆形變異151-154
  • 第二節(jié) 筆畫組合154-156
  • 一、筆畫組合的類型154
  • 二、筆畫組合的變異154-156
  • 第三節(jié) 筆順156-163
  • 一、筆向156
  • 二、筆順156-163
  • 第四節(jié) 筆畫數(shù)量163-179
  • 第七章 三國吳簡文字的異寫與異構179-194
  • 第一節(jié) 異寫字179-187
  • 一、改變筆形180-182
  • 二、增加筆畫182-183
  • 三、減少筆畫183
  • 四、改變筆畫間的關系183-184
  • 五、部件變形184-185
  • 六、部件移位185-186
  • 七、部件拆分重組186-187
  • 第二節(jié) 異構字187-190
  • 一、增加部件187-188
  • 二、減省部件188
  • 三、替換義符188
  • 四、替換聲符188
  • 五、構造新字188-189
  • 六、古文隸定189
  • 七、行草書楷定189-190
  • 第三節(jié) 異寫與異構的關系190-194
  • 一、異寫是異構的初始形態(tài)190-191
  • 二、異寫同異構的交織發(fā)展191
  • 三、異寫與異構相互轉(zhuǎn)換191-194
  • 第八章 三國吳簡疑難字考釋194-218
  • 第一節(jié) 釋吳簡中的古文字194-199
  • 第二節(jié) 釋吳簡中的俗訛字199-209
  • 第三節(jié) 釋吳簡中的“(?)”209-218
  • 參考文獻218-246
  • 附錄246-364
  • 附錄一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文字字用情況調(diào)查總表246-314
  • 附錄二 《嘉禾吏民田家儌》新釋字表314-322
  • 附錄三 《竹簡·壹》新釋字表322-331
  • 附錄四 《竹簡·貳》新釋字表331-341
  • 附錄五 《竹簡·叁》新釋字表341-349
  • 附錄六 《竹簡·肆》新釋字表349-364
  • 致謝364-365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目錄365-366
  • 下篇366-1370
  • 凡例369-372
  • 正文372-145
  • 附錄145-137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德寬;漢字構形方式的動態(tài)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2 黃德寬;漢字構形方式:一個歷時態(tài)演進的系統(tǒng)[J];安徽大學學報;1994年03期

3 史吉祥;吉林大學收藏戰(zhàn)國、兩漢銅鏡選介[J];北方文物;1997年03期

4 朱德貴;;長沙走馬樓吳簡商業(yè)稅獻疑[J];商業(yè)研究;2008年12期

5 何山;;漢魏六朝碑刻中的古文字[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6 湛玉書;;三國吳簡“關邸閣”之再認識[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年07期

7 郭庠林;中國古代的貨幣管理[J];財經(jīng)研究;1987年07期

8 何山;;試析魏晉南北朝碑刻文字的系統(tǒng)性[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9 邱東聯(lián);略論長沙走馬樓吳簡中的佃田租稅簡[J];船山學刊;1998年01期

10 于振波;淺析走馬樓吳簡中“刑”的含義[J];船山學刊;2004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呂蒙;漢魏六朝碑刻古文字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劉家軍;晉以前漢字草書體勢嬗變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3 何山;魏晉南北朝碑刻文字構件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68658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68658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ce1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