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至唐初硯的鑒定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3 18:39
本文關鍵詞:漢代至唐初硯的鑒定與研究
【摘要】:硯,是我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文房四寶”中頗具觀賞和收藏價值的重要載體,在材質、形制、紋飾、制作工藝等方面更是傳統(tǒng)技藝發(fā)展的良好體現(xiàn)。本文主要研究對象為國內出土的早期硯臺,時代范圍從漢代始至唐初期,側重于文物本身的微觀分析,通過分析其特征的共性和個性,實現(xiàn)對硯臺的鑒定之研究。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為緒論,主要闡述本選題的意義及其研究方法與研究目的,并對早期硯臺的出土情況和研究現(xiàn)狀,以及時代與地域分布作了梳理。第二章為全文的主體內容,重在對各時期硯臺的材質、形制、成型工藝、裝飾技法和燒制工藝進行探討,并區(qū)分不同地域辨析其共性和特性。第三章則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礎上對早期硯臺的綜合性研究,包括硯臺的功能,及其作為隨葬品而與墓主人的內在關系諸內容。最后一部分即對全文的總結,進一步強調了本文的主要觀點。
【關鍵詞】:硯 漢代至唐初 鑒定 區(qū)域性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K875.4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緒論7-11
- 1.1 選題意義7
- 1.2 漢代至唐初硯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現(xiàn)狀7-9
- 1.3 主要研究的問題及學術價值9-10
- 1.4 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10-11
- 第二章 漢代至唐初硯的鑒定11-30
- 2.1 漢代硯的鑒定11-17
- 2.1.1 漢代硯的材質及形制11-13
- 2.1.2 漢代硯的成型工藝13-14
- 2.1.3 漢代硯的裝飾技法14-16
- 2.1.4 小結16-17
- 2.2 魏晉南北朝時期硯的鑒定17-24
- 2.2.1 魏晉南北朝時期硯的時代特征及發(fā)展脈絡17-18
- 2.2.2 魏晉時期硯的材質及形制18-22
- 2.2.3 魏晉時期硯的裝飾技法22-23
- 2.2.4 魏晉時期硯的成型及燒制工藝23
- 2.2.5 小結23-24
- 2.3 隋唐硯的鑒定24-30
- 2.3.1 隋唐硯的材質及形制24-27
- 2.3.2 隋唐硯的裝飾技法27-28
- 2.3.3 隋唐硯的成型及燒制工藝28-29
- 2.3.4 小結29-30
- 第三章 漢代至唐初硯相關研究30-36
- 3.1 漢代至唐初硯的區(qū)域性研究30-31
- 3.1.1 北方地區(qū)30
- 3.1.2 南方地區(qū)30-31
- 3.2 漢代至唐初硯的綜合研究31-36
- 3.2.1 漢代至唐初硯的功能辨析31-33
- 3.2.2 漢代至唐初隨葬硯臺與墓主人身份等級關系33-36
- 第四章 結論36-38
- 參考文獻38-39
- 致謝3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曉筱;張居中;方曉陽;;從“研”到“硯”——論硯臺形制的最初演變[J];東南文化;2011年03期
2 齊香鈞;;辟雍硯的初步研究[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4期
3 李梅田;長江中游地區(qū)六朝隋唐青瓷分期研究[J];華夏考古;2000年04期
4 ;安徽壽縣茶庵馬家古堆東漢墓[J];考古;1966年03期
5 李家治;;我國古代陶器和瓷器工藝發(fā)展過程的研究[J];考古;1978年03期
6 解華英;王登倫;;山東兗州發(fā)現(xiàn)一件隋代瓷硯[J];考古;1995年09期
7 俞偉超;;西安白鹿原墓葬發(fā)掘報告[J];考古學報;1956年03期
8 蔣若是;郭文軒;;洛陽晉墓的發(fā)掘[J];考古學報;1957年01期
9 張小舟;;北方地區(qū)魏晉十六國墓葬的分區(qū)與分期[J];考古學報;1987年01期
10 吳藝娟;;福建泉州市河市鎮(zhèn)貞觀廿二年唐墓[J];四川文物;2007年01期
,本文編號:6687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668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