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鹽配合物溶膠對出土脆弱陶質文物的加固保護研究
本文關鍵詞:丙烯酸鹽配合物溶膠對出土脆弱陶質文物的加固保護研究
【摘要】:為提高出土脆弱陶質文物的強度及抗風化能力,采用丙烯酸鹽配合物溶膠(AMC)為加固材料,對考古遺址出土的脆弱陶質文物進行了加固試驗。采用掃描電鏡-能譜、X射線衍射儀、同步熱分析、萬能材料試驗機對加固前后陶質文物的成分、結構及力學性能進行了表征。結果表明:采用AMC加固后的陶質試樣其彎曲載荷提高了106.5%,耐鹽蝕循環(huán)、抗凍融能力循環(huán)次數(shù)均提高約1倍,且具有較好的熱穩(wěn)定性能,是一種性能優(yōu)異的脆弱陶質文物保護新材料。
【作者單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科技保護中心;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河南博物院;
【關鍵詞】: 丙烯酸鹽配合物 水溶膠 脆弱陶瓦 加固
【基金】:河南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072102360010)
【分類號】:K876.3
【正文快照】: 陶質器具的發(fā)明制作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一大創(chuàng)舉,考古資料證明,早在新時期后期人類已經(jīng)較為熟練地掌握了陶器的制作工藝,從考古發(fā)現(xiàn),看出土的陶質文物從日常器具到建筑材料,種類繁多數(shù)量龐大。在中國制陶史上也素有“秦磚漢瓦”之稱[1,2]。由于黏土燒制而成的陶質文物存在著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秀僖;陶質錢器[J];西安金融;2002年02期
2 容波;周鐵;;陶質文物科技保護研究現(xiàn)狀[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11年02期
3 郭繼艷;試論巴蜀文化的陶質炊器[J];四川文物;2001年01期
4 賈中敏,賈成惠;內丘縣出土的陶質“內丘縣印”[J];文物春秋;2003年05期
5 更堆;;試析西藏陶質飾件的特點及其發(fā)展演變[J];西藏大學學報(漢文版);2006年04期
6 張翔宇;;西安地區(qū)西漢陶質明器制作工藝淺析[J];考古與文物;2007年03期
7 余玉龍;;青海地區(qū)陶質文物的分類與保護[J];絲綢之路;2010年06期
8 趙靜;王麗琴;羅宏杰;李偉東;李曉溪;;無機一有機原位復合材料加固保護脆弱陶質文物的研究[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13年02期
9 ;陶質文物的損壞原因和保護方法[J];東南文化;1997年01期
10 唐俊杰;;宋陶質祭器論稿[J];杭州文博;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容波;;科學分析法在秦俑彩繪保護研究中的應用[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蘇州博物館 程義;唐代陶質官印相關問題探討[N];中國文物報;2013年
2 容波 蘭德省 高濤 喬建軍;榆林地區(qū)館藏陶質文物保存狀況調研報告[N];中國文物報;2012年
3 陶質彩繪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 容波 周鐵 趙昆 王亮;陜西陶質彩繪文物調查項目初步報告[N];中國文物報;2006年
4 劉剛 劉廉 趙天;首次發(fā)現(xiàn)宋代陶質碾槽[N];揚州日報;2010年
5 李斌;陶質彩繪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跨省建站[N];中國文物報;2014年
6 陶質彩繪文物保護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 朱振宇 王春燕 李斌 黃建華;隴縣店子秦墓出土的陶質彩繪文物保護初探[N];中國文物報;2007年
7 田建友;人面形器:五千年前的“灶王奶奶”[N];中國文化報;2014年
8 記者 張長笙 通訊員 李改花;?h出土彩陶鎮(zhèn)墓俑[N];河南日報;2006年
9 曉利;彩陶污物巧去除[N];中國商報;2000年
10 李進興;阿拉伯文陶香爐[N];中國文物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邢惠萍;起甲、脫落、酥粉陶質文物膠料彩繪的回位修復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6077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607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