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馬鑄銅遺址出土陶模分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18 16:09
本文關鍵詞:侯馬鑄銅遺址出土陶模分型研究
【摘要】:本文是對侯馬鑄銅遺址出土陶模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文章。文章結合侯馬鑄銅遺址兩次大的發(fā)掘成果,通過對出土的五百多件陶模進行分析和分型的梳理,總結侯馬鑄銅遺址在鑄造器物的過程中,對不同類型的器物分型制模規(guī)律。進而得到對當時這一地區(qū)鑄銅工藝的一些新的認識。文章中除了把陶模與相應的陶范進行比對,也側重于把陶模與各類晉式青銅器一起對比分析。全書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緒論。闡述目前青銅器研究方向為青銅器文化的研究和青銅鑄造研究兩個方面,但對鑄銅遺址出土陶模、陶范的研究相對要較少。在這些為數(shù)不多的鑄造研究中,研究者們更加側重陶范的研究,對于陶模的研究則更少,故而本文選擇了這個方向作為選題。本章還列舉了商代、西周和東周主要鑄銅遺址出土陶模,通過在器類和數(shù)量上的對比,闡明了選取侯馬陶模行進分型研究的必要性:陶模的分型研究對于陶范和范芯的研究以及對于整個鑄銅遺址的認識都是有積極意義的。在得出各個器類陶模的分型規(guī)律后,對于范芯的制作會有一個新的認識;其次,在統(tǒng)計出陶模與陶范的數(shù)量比之后,也可以對當時的制模工藝方法有新的認識。在研究方法上,將陶模被分為三大類:容器模和樂器模、小型器物陶模和獨立模塊。并對各類的陶模分別做出判斷,再總結它的分型規(guī)律。本文采取類型學與統(tǒng)計學相結合的研究手段。第二部分為容器模和樂器模研究部分。通過對出土容器樣模和分體模塊的分析,得出了容器制模的分型規(guī)律,對于鼎足部和蓋部的分型得到了新的認識,再根據(jù)大量的容器模結合典型的晉式青銅器做出了鼎模的分型圖。對于以鐘模為主的樂器模,利用有限的陶模做出了鐘舞部、鼓部的復原圖并區(qū)分出了镩鐘模和鈕鐘模,在樂器模部分也完成了鐘的分型圖?偨Y出了容器模與樂器模的分型規(guī)律,即:全部的容器和樂器都是分體制模。第三部分為小型銅器陶模。小型銅器的陶模包括兵器、車馬器和一些小型的日用器物的陶模。在詳細的分析研究后,得出了不同類陶模的分型規(guī)律。兵器以整體制模為主,偶見一件陶模上多個鑄件的情況。日用器和車馬器大多為整體制模。第四部分為獨立模塊。獨立模塊中包含人物模、動物模、文字模與紋飾模。這些模塊的應用范圍比較廣,尤其是一些紋飾模例如絢索紋、云紋等都不局限于某一類器物或部位,既可獨立成紋,也可以作為主體紋飾或者邊角紋飾,互相配合出現(xiàn)。本章詳細分析了這些陶模,結合典型的晉式青銅器,列舉了每種陶模的應用器類和部位。最后得出了獨立應用模塊的分型規(guī)律。第五部分為本文的結論章節(jié)。首先總結了陶模是整體制模還是分體制模的判斷標準。在此基礎上,對侯馬陶模分型規(guī)律進行了縱向的總結分析,得出了四種分型規(guī)律:分別是多模一型、一模一型、一模多型以及紋飾模的拼,F(xiàn)象,并詳細的總結了這四種分模方法所應用的器類和數(shù)目。本章還提出了一模多用的陶模使用方法,工匠把陶;蛘咛辗哆M行適當?shù)亩位蚨啻渭庸ぶ匦率褂谩Mㄟ^以上規(guī)律的總結得到了對于侯馬制模工藝的三點新的認識。即:1、陶模尺寸與當時社會生產(chǎn)方式的關系;2、陶模的分型與紋飾的關系;3、通過陶模數(shù)量與陶范數(shù)量的差異,提出小型銅器以實物制模的假設。本章還提到了陶模的分型方式與當時的鑄銅工藝的關系,由于新的焊接技術的產(chǎn)生才有了青銅器鑄造中的分型制模,陶模不僅是鑄造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當時鑄造技術的一個載體,直接反映出了當時鑄造工藝的水平。在文章的最后還提出了陶模未來的研究方向,對于陶模的材質、制作方法、燒成溫度和表面涂抹物的研究。
【關鍵詞】:侯馬 鑄銅遺址 陶模 分型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K876.3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緒論9-17
- 1.1 引子9-10
- 1.2 商周鑄銅遺址出土陶模概況10-13
- 1.3 侯馬鑄銅遺址出土陶模研究現(xiàn)狀13-15
- 1.4 本文選題意義15
- 1.5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15-16
- 1.6 本文主要創(chuàng)新點16-17
- 2 容器類與樂器類陶模分型研究17-53
- 2.1 容器類模17-41
- 2.1.1 鼎模17-27
- 2.1.2 | 模27
- 2.1.3 豆模27-28
- 2.1.4 壺模28-32
- 2.1.5 S模32-33
- 2.1.6 鑒盤類模33-36
- 2.1.7 舟模36-37
- 2.1.8 其余容器模37-41
- 2.2 樂器類41-47
- 2.3 本章結論47-53
- 2.3.1 容器類陶模分型總結47-50
- 2.3.2 樂器類陶模分型總結50-53
- 3 小型銅器陶模分型研究53-65
- 3.1 工具類53-54
- 3.2 兵器類54-57
- 3.3 車馬器模57-59
- 3.4 生活用具模59-64
- 3.5 小型器物類陶模分型總結64-65
- 4 獨立模塊研究65-101
- 4.1 人物模65-66
- 4.2 動物模66-72
- 4.3 文字模72-73
- 4.4 紋飾模73-99
- 4.4.1 蟠螭紋模73-76
- 4.4.2 獸面紋76-78
- 4.4.3 龍紋78-81
- 4.4.4 蟠虺紋模81-83
- 4.4.5 鳳紋83-85
- 4.4.6 云紋85-89
- 4.6.7 花朵、葉形紋飾模89-93
- 4.4.8 其它紋飾模93-99
- 4.5 獨立制作模塊總結99-101
- 5 陶模分型規(guī)律的研究101-109
- 5.1 陶模整體與分體劃分標準的提出與論證101
- 5.2 陶模分型規(guī)律的總結101-106
- 5.3 對當時制模工藝的一些認識106-107
- 5.4 陶模分型與當時鑄銅工藝的關系107-108
- 5.5 關于陶模還需進一步研究的幾個問題108-109
- 參考文獻109-115
- 附錄115-187
- 致謝187-189
- 攻讀碩士期間的研究成果18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劉煜;;殷墟青銅禮器鑄造工藝研究綜論[J];華夏考古;2009年01期
2 ;Manufacture technique of bronze-iron bimetallic objects found in M27 of Liangdaicun Site, Hancheng, Shaanxi[J];Science in China(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2009年10期
3 王學榮;何毓靈;;安陽殷墟孝民屯遺址的考古新發(fā)現(xiàn)及相關認識[J];考古;2007年01期
4 譚德睿;;侯馬陶范——配置科學、制作精良的鑄型——《中國古代藝術鑄造系列圖說》之三十三[J];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2009年09期
5 戢家齊;;中國古代及現(xiàn)代泥型鑄造[J];成都科技大學學報;1988年06期
6 張萬鐘;東周時期泥型鑄造的新成就──從侯馬出土的陶范試探分塊模的造型工藝[J];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96年01期
,本文編號:5585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558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