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館藏漢代五銖錢銅范模
發(fā)布時間:2024-05-11 16:32
<正>天津博物館收藏有一件漢代五銖錢范模,范模系1954年天津市文化局撥交入藏。該范模此前未見報道,現(xiàn)介紹如下。范模為銅質(zhì),保存完整。平面近正方形,圓角,縱長10.6、橫長10厘米(圖一~三)。邊框為寬折沿,高2.2、內(nèi)深1.6厘米。范模腔內(nèi)設(shè)計有陽文的澆道和錢模,上部正中為喇叭形澆口,下連主澆道,主澆道左側(cè)豎排2枚背面錢模,直徑2.5厘米,穿徑上模1.15、下模1.05厘米;右側(cè)豎排2枚正面錢模,直徑2.5、穿徑1.05厘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70119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圖三銅范模背面
圖二銅范模正面
圖二銅范模正面
圖一銅范模圖三銅范模背面
圖一銅范模
關(guān)于這件銅范模的年代,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推斷。首先,這件銅范模所代表的鑄幣工藝和生產(chǎn)效率,與上林三官所用的大體量豎式銅鑄范及后來的疊鑄錢范均有明顯不同。雖然可以大量模制鑄范,但一次澆鑄僅能得到4枚錢幣,效率并不高。其次,《史記·平準(zhǔn)書》記載:“(元狩五年,前118年)有司言三銖....
本文編號:39701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3970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