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下游地區(qū)元、明墓葬
發(fā)布時間:2023-03-19 20:04
本文考察1276年至1683年之間,即元明兩朝長江下游地區(qū)有明確紀年和可以準確判斷大致時代墓葬的變化情況,以十四世紀六十年代末、十五世紀二十年代初和十五世紀末三個時間界限將墓葬材料分為四期。 每期內(nèi)墓葬的形制和隨葬品進行研究,最后得出結(jié)論:長江下游地區(qū)的元明墓葬存在著兩條不同的變化線索,一條是該地區(qū)所固有的框式墓傳統(tǒng),該類型的墓葬從元至明逐漸發(fā)展出一條獨特的墓外澆漿密封技術(shù),此類墓葬結(jié)構(gòu)簡約,墓內(nèi)空間狹小,其隨葬品以放置在葬具內(nèi)為主,種類多樣,體現(xiàn)出墓主人的個人喜好和意愿。另一條是以明初南京地區(qū)功臣墓為代表的明代統(tǒng)治階級使用的墓葬,其結(jié)構(gòu)采取模仿地上建筑的屋式和類屋式墓葬,大量隨葬品陳放在葬具外墓室中,多隨葬銅錫明器和代表身份的玉帶,這些墓葬的形制和隨葬品整齊劃一,表現(xiàn)出高度的制度化。直到明中后期,制度逐漸松懈,此類墓葬數(shù)量減少,尤其到后期此類墓葬幾乎不見,最終很可能被澆漿密封的框式墓所取代。
【文章頁數(shù)】:12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提要
前言
一、第一期墓葬概貌
(一) 墓葬形制
(二) 各類隨葬品的分布
(三) 隨葬品種類
二、第二期墓葬概貌
(一) 墓葬形制
(二) 各類隨葬品的分布
(三) 隨葬品的種類
三、第三期墓葬概貌
(一) 墓葬形制
(二) 各類隨葬品的分布
(三) 隨葬品的種類
四、第四期墓葬概貌
(一) 墓葬形制
(二) 各類隨葬品的分布
(三) 隨葬品的種類
五、對元明墓葬的幾點認識
(一) 各類墓葬形制的變化
(二) 隨葬品種類和分布的變化
(三) 對于幾種隨葬品的分析
(四) 對幾座時代不明墓葬的斷代分析
結(jié)語
注釋
參考文獻
附圖
附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后記
導師及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765876
【文章頁數(shù)】:12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提要
前言
一、第一期墓葬概貌
(一) 墓葬形制
(二) 各類隨葬品的分布
(三) 隨葬品種類
二、第二期墓葬概貌
(一) 墓葬形制
(二) 各類隨葬品的分布
(三) 隨葬品的種類
三、第三期墓葬概貌
(一) 墓葬形制
(二) 各類隨葬品的分布
(三) 隨葬品的種類
四、第四期墓葬概貌
(一) 墓葬形制
(二) 各類隨葬品的分布
(三) 隨葬品的種類
五、對元明墓葬的幾點認識
(一) 各類墓葬形制的變化
(二) 隨葬品種類和分布的變化
(三) 對于幾種隨葬品的分析
(四) 對幾座時代不明墓葬的斷代分析
結(jié)語
注釋
參考文獻
附圖
附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后記
導師及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7658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376587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