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泉臺兩地同祀清水祖師、觀音神像賞析
發(fā)布時間:2022-01-11 00:44
福建泉州先民入臺時,把家鄉(xiāng)所信仰清水祖師、觀音請進臺灣奉祀,歷代相傳。泉臺兩地民眾獨特的清水祖師、觀音信仰及其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有力地弘揚了泉臺文化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密切了海峽兩岸民眾的骨肉親情。
【文章來源】:文物世界. 2020,(02)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木雕清水祖師坐像(清)
觀世音菩薩(梵文:,Avalokite"svara),觀世音來自于竺法護與其弟子譯于長安敦煌寺的《正法華經(jīng)》。竺法護初譯“光世音”,其弟子聶道真改為“觀世音”。玄奘新譯為觀自在,中國每略稱為觀音。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dǎo)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經(jīng)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xiàn)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guān)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是繼承阿彌陀佛位的菩薩,而且還有說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本文編號:3581738
【文章來源】:文物世界. 2020,(02)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木雕清水祖師坐像(清)
觀世音菩薩(梵文:,Avalokite"svara),觀世音來自于竺法護與其弟子譯于長安敦煌寺的《正法華經(jīng)》。竺法護初譯“光世音”,其弟子聶道真改為“觀世音”。玄奘新譯為觀自在,中國每略稱為觀音。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dǎo)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經(jīng)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xiàn)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guān)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是繼承阿彌陀佛位的菩薩,而且還有說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本文編號:35817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358173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