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時期閩江流域出土瓷器研究 ——以墓葬和遺址為中心
發(fā)布時間:2021-12-19 07:58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人們借助季風與洋流,利用傳統(tǒng)航海技術開展東、西方交流的海上通道,是東、西方文明板塊之間經(jīng)濟、文化、科技、宗教和思想相互傳輸?shù)募~帶。一般認為,海上絲綢之路形成于秦漢時期,成熟于隋唐、五代,興盛于宋元明時期,衰落于清代中晚期1。在海絲的發(fā)展史上,福建一直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其以福州港、泉州港、廈門港、漳州港為代表的港口碼頭遺跡,以懷安窯、磁灶窯、閩清義窯為代表的外銷瓷窯址,以福州海域平潭沉船、莆田海域南日島沉船、泉州海域沉船、漳州海域沉船2為代表的沉船遺址以及城市中保留至今的與外銷有關的航標塔、祭祀設施、渠運設施、海防設施等均是為考古學者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提供依據(jù)的重要遺存。閩江是福建省內最大的一條入海河流,流域面積廣闊,幾乎覆蓋了福建一半的面積。在閩江流域發(fā)現(xiàn)了豐富的宋元時期的窯址、墓葬和城市遺址,出土了大量宋元時期的遺物。相對于窯址所產(chǎn)產(chǎn)品而言,作為消費終端的墓葬和遺址中所出土的遺物能夠更直觀、更貼切地體現(xiàn)人們的審美情趣及選擇傾向,因此本文以宋元時期閩江流域墓葬及遺址出土瓷器為研究對象,運用考古地層學、類型學與統(tǒng)計學的方法對...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圖文】:
閩江流域墓葬、遺址分布圖
南平以下為下游,稱為閩江,本文所指的閩江為包括上游、下游在內的廣義的閩江流域(圖1.2)。圖 1.2 閩江流域干流支流分布示意圖1吳春明.定海灣沉船考古的新收獲與宋元明福州港的對日貿易[J].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1997,(1).2森達也.宋元外銷瓷的窯口與輸出港口[J].考古與文物,2016,(6).
3圖 1.3 福建行政區(qū)劃圖1.宋代22.元代33.現(xiàn)代1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福建省志·文物志[M]. 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2.2海のシルクロードの出発點"福建"展開催実行委員會.東アジアの海とシルクロードの拠點[M].瀨戶:
本文編號:3544055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圖文】:
閩江流域墓葬、遺址分布圖
南平以下為下游,稱為閩江,本文所指的閩江為包括上游、下游在內的廣義的閩江流域(圖1.2)。圖 1.2 閩江流域干流支流分布示意圖1吳春明.定海灣沉船考古的新收獲與宋元明福州港的對日貿易[J].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1997,(1).2森達也.宋元外銷瓷的窯口與輸出港口[J].考古與文物,2016,(6).
3圖 1.3 福建行政區(qū)劃圖1.宋代22.元代33.現(xiàn)代1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福建省志·文物志[M]. 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2.2海のシルクロードの出発點"福建"展開催実行委員會.東アジアの海とシルクロードの拠點[M].瀨戶:
本文編號:35440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3544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