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河墓地出土氈帽中的審美表達
發(fā)布時間:2021-08-15 16:55
新疆羅布泊小河墓地的發(fā)掘是近年來絲路考古的一項重要成就,它奇特的葬俗、葬式和隨葬品向人們展現(xiàn)出了一幅非常豐富生動的原始居民的生活畫卷。從這些出土的隨葬品中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原始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表達出來的審美觀念,可以從更加廣泛的角度去探究整個西域地區(qū)原始審美的發(fā)展。文章對小河墓地中出土的幾件具有代表性的氈帽進行藝術性分析,探究青銅時代原始居民的審美觀念的發(fā)展和其中蘊含的精神文化內涵。
【文章來源】: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20)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M13出土的氈帽
從色彩方面來看,氈帽整體色彩搭配和諧明快,沉穩(wěn)質樸但不死板,表現(xiàn)出當時的原始居民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審美水平。氈帽的基本顏色一般是在原始社會環(huán)境中極易獲得的顏色,如黃色、棕色、紅色等。通過觀察我們可以推論出,制作者在運用不同的顏色時,其目的并不單一。當時的制作者明顯是有目的地使用一些特殊的顏色,如紅色。紅色這一色彩在小河居民的審美觀念中有著很特殊的地位,這一點從墓葬中很多其他方面都有表現(xiàn),如地表的立木、隨葬的冥弓箭等都殘留有紅色涂繪的痕跡。M13女性墓主人的氈帽上縫綴的紅色毛線繩也證明了紅色在小河居民的審美認知中的特殊性。也許是原始居民觀察到自身或者其他動物的血液的顏色,又或者是太陽的紅色,自然聯(lián)想到紅色是與生命相關的色彩,對于紅色的認知也逐漸區(qū)別于其他色彩,所以紅色在原始審美中往往代表著鮮活的生命力,具有特殊的力量。3 審美內涵概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疆羅布泊小河墓地2003年發(fā)掘簡報[J]. 伊弟利斯,李文瑛,胡興軍. 文物. 2007(10)
[2]人類早期審美意識的形成及其特征[J]. 楊明. 固原師專學報. 1995(04)
[3]中外數(shù)字崇拜與禁忌透視[J]. 成良斌. 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5(02)
本文編號:3344933
【文章來源】: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20)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M13出土的氈帽
從色彩方面來看,氈帽整體色彩搭配和諧明快,沉穩(wěn)質樸但不死板,表現(xiàn)出當時的原始居民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審美水平。氈帽的基本顏色一般是在原始社會環(huán)境中極易獲得的顏色,如黃色、棕色、紅色等。通過觀察我們可以推論出,制作者在運用不同的顏色時,其目的并不單一。當時的制作者明顯是有目的地使用一些特殊的顏色,如紅色。紅色這一色彩在小河居民的審美觀念中有著很特殊的地位,這一點從墓葬中很多其他方面都有表現(xiàn),如地表的立木、隨葬的冥弓箭等都殘留有紅色涂繪的痕跡。M13女性墓主人的氈帽上縫綴的紅色毛線繩也證明了紅色在小河居民的審美認知中的特殊性。也許是原始居民觀察到自身或者其他動物的血液的顏色,又或者是太陽的紅色,自然聯(lián)想到紅色是與生命相關的色彩,對于紅色的認知也逐漸區(qū)別于其他色彩,所以紅色在原始審美中往往代表著鮮活的生命力,具有特殊的力量。3 審美內涵概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疆羅布泊小河墓地2003年發(fā)掘簡報[J]. 伊弟利斯,李文瑛,胡興軍. 文物. 2007(10)
[2]人類早期審美意識的形成及其特征[J]. 楊明. 固原師專學報. 1995(04)
[3]中外數(shù)字崇拜與禁忌透視[J]. 成良斌. 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5(02)
本文編號:33449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3344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