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考古論文 >

館藏天長漢墓出土漆樽典型工藝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08 08:03
  以安徽天長紀莊漢墓出土的漆樽為研究對象,并從胎骨制作、金屬附件連接工藝等方面分析該漆樽的制作特點,研究發(fā)現(xiàn)其胎骨采用西漢廣陵國成熟的薄木(順紋)卷制而成,金屬附件穿過樽壁,在內(nèi)壁處用木釘連接固定,凸顯了西漢時期揚州漆器高超的制作工藝。 

【文章來源】:中國生漆. 2020,39(01)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館藏天長漢墓出土漆樽典型工藝研究


出土時的漆器(身)

漆器


圖1 出土時的漆器(身)該漆器口徑14cm、通高13.4cm,由器身和器蓋兩部分組成,為子母口套合。器身為圓筒狀,直壁,平底,底部有3個獸蹄足,造型似牛蹄足,其上繪有牛的彩繪圖案。器身外壁髹褐色漆,上、下各朱繪一周草葉紋,中間飾云氣紋,以雙線弦紋相隔,內(nèi)髹紅褐色漆,底部中間以褐色為地,朱繪云氣紋。器蓋微隆起,髹褐色漆,中央繪柿蒂紋,外為云氣紋、點狀紋和草葉紋,紋飾以雙線弦紋相隔。蓋背面(內(nèi))中間以褐色為地,朱繪云氣紋。腹部鑲嵌有一金屬附件,外壁金屬構(gòu)件已缺失,內(nèi)壁處可見附件固定結(jié)構(gòu)。

墓葬,漆器


首先有必要確認該器物的命名及用途。對于類似造型的漆器的名稱及用途,很多學者對此開展了諸多研究。最初把這種直壁、圓筒狀的漆器命名為“奩”,始于宋代呂大臨編著的《考古圖》。經(jīng)過俞偉超[2]、王振鐸[3]、馬承源[4]等人研究論證,將這類器物定名為樽。2010年在河南輝縣出土了一件漢代直口圓筒狀、平底、三足泥質(zhì)灰陶器物,在腹部用白色顏料隸書“酒樽”二字[5]。雖然此件器物為陶器,材質(zhì)區(qū)別于漆器,但形制非常相似,可以確認在漢代時此類圓筒、直壁、有三足的器物為樽。冒言[6]、劉芳芳[7]等從結(jié)構(gòu)和用途兩方面區(qū)分“奩”和“樽”,即樽為盛酒器,而奩為盛妝器,樽有三足,而奩無足。當然,有些考古簡報、文獻將漆樽命名為“卮”。從造型上看,卮和樽兩者類似,均為筒形,直口,直壁,平底,蓋隆起。陳麗華[8]認為漆樽是戰(zhàn)國時期開始出現(xiàn)的飲酒器,其形制與“卮”相同,唯一不同的“樽”是底上安有三足,即樽和卮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是否有足,有足者為樽,無足者為卮。圖4 墓葬出土耳杯(M19:16)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輝縣市出土“酒樽”銘文陶樽[J]. 勾鮮瑞,賀惠陸.  中原文物. 2015(06)
[2]樽奩考辨[J]. 劉芳芳.  東南文化. 2011(04)
[3]安徽天長三角圩27號西漢墓發(fā)掘簡報[J]. 紀春華,吳群,呂訓,楊以平,施慶.  文物. 2010(12)
[4]中國古代漆器制胎技術[J]. 張飛龍.  中國生漆. 2008(01)
[5]樽奩辨析[J]. 冒言.  文博. 2008(01)
[6]安徽天長西漢墓發(fā)掘簡報[J]. 紀春華,喬國榮,王震,楊以平.  文物. 2006(11)
[7]中國古代漆器款識風格的演變及其對漆器辨?zhèn)蔚闹匾饬x[J]. 陳麗華.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04(06)
[8]張衡候風地動儀的復原研究[J]. 王振鐸.  文物. 1963(02)
[9]西安白鹿原墓葬發(fā)掘報告[J]. 俞偉超.  考古學報. 1956(03)

博士論文
[1]戰(zhàn)國秦漢漆器研究[D]. 洪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2



本文編號:332956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332956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05a3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